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7篇
  3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究洛伐他汀在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中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均=8):模型对照组(C);洛伐他汀(Lovastatin)组(L),胃管直接灌注洛伐他汀15mg·kg-1·d-12周;洛伐他汀复合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N),洛伐他汀15mg·kg-1·d-1直接灌胃2周同时腹腔注射L-NAME30mg·kg-1·d-1;2周后建立在体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监测缺血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同时观察各组血脂水平及其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情况。结果:L组和N组较C组心率明显减慢(P<0·01),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消失和再灌注时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下降程度减轻(P<0·05);洛伐他汀明显减少再灌注时血浆中MDA生成和LDH及CK的释放(P<0·01),并且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P<0·05),各项血脂指标不变。结论:洛伐他汀对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时具有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除与其增加一氧化氮(NO)合成相关外,还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稳定心肌细胞膜表面的离子通道,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具体机制需待进一步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所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与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共孵育90min诱导血管内皮损伤,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及血管组织生物化学指标,观察洛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血管环与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孵育90min后,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降低,而硝普钠引起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明显改变;血管组织中丙二醛浓度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一氧化氮含量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给予洛伐他汀10、20和40μmol/L可明显减轻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对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损伤。使Emax从39.72%&#177;1.91%分别升至54、84%&#177;1.89%、66.25%&#177;1.93%和80.12%&#177;1.32%,半数有效浓度从230.45&#177;13.42nmol/L分别降至145.34&#177;13.19nmol/L、126.93&#177;12.91nmol/L和109.16&#177;14.20nmol/L,一氧化氮水平从0.26&#177;0.04mmol/g分别升至0.51&#177;0.05、0.67&#177;0.03和0.88&#177;0.04mmol/g,同时血管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与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N-乙酰半胱氨酸、左旋精氨酸也有和洛伐他汀相类似的抗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损伤作用,而L-N-硝基精氨酸甲酯可拮抗洛伐他汀的抗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的损伤作用。结论洛伐他汀能拮抗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的一氧化氮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脉心康胶囊及洛伐他汀干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源性泡沫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变化,以探讨脉心康对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化细胞形成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VSMC,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使其泡沫化,并以脉心康、洛伐他汀含药血清分别干预。各组分别于0 h,24 h,48 h,72 h取50μl组织培养上清液,用ELISA检测TNF-α与IL-1β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TNF-α和IL-1β作为重要的炎性介质可反映AS病变中的炎症状况。脉心康与洛伐他汀均能降低TNF-α与IL-1β浓度,与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心康具有与洛伐他汀相似的降低TNF-α与IL-1β浓度的作用,并且优于洛伐他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清脂联素(APN)、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按照类型不同再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 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法检测血清中 APN 和 hs-CRP 含量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左心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含量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SAP、UAP、AMI 三组患者的 LVEDV、LVESV减小,LVEF增大,血清中 APN含量增加、hs-CRP含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UAP组的LVEDV、hs-CRP减少值优于SAP组,AMI组的LVESV、hs-CRP减少值和APN增加值优于SAP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改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 APN和 hs-CR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5.
王野  高向军 《四川医学》2006,27(5):451-452
目的 建立脂必妥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和HPLC。结果 TLC鉴别脂必妥胶囊中的红曲;HPLC测定洛伐他汀的含量,洛伐他汀在0.14~2.28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76%。结论 薄层鉴别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专属、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10vastatin,LOV)对HL-60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测定、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以及RT-PCR等技术方法,观察LOV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分布及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L-60细胞经LOV处理后,生长减慢,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LOV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增殖抑制作用越明显;LOV处理HL-60细胞1~3 d,低剂量组(4 lμmol/L)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上调;而中剂量组(8μnol/L)和高剂量组(16μmol/L)第1天有增加趋势,第2~3天明显降低.结论LOV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使细胞受阻于G0/G1期,该作用有明显剂量-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随洛伐他汀处理剂量和时间的不同,HL-60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表现为上调或下调变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lovastatin, LOV)对BRCA1基因高表达MCF-7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RCA1基因进行扩增、鉴定后,运用脂质体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D3、CDK2、CDK4的mRNA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OV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cyclinD1、 cyclinD3、CDK2、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中,以BRCA1基因高表达MCF-7乳腺癌细胞株经LOV处理后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BRCA1基因在LOV诱导的细胞周期蛋白抑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增强了MCF-7乳腺癌细胞对LOV的敏感性和LOV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琦红丸中洛伐他汀(酸式及内酯)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琦红丸中的洛伐他汀的含量,色谱柱: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2%磷酸溶液(77∶23),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柱温:24℃。结果:洛伐他汀(内酯)在8.44~253.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琦红丸中洛伐他汀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9.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大鼠系膜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吖啶橙荧光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印迹法及细胞免疫结合图文分析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并能明显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致使两者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洛伐他汀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对凋亡抑制或促进基因的调控,改变Bcl-2/Bax比值而诱导MC的凋亡。  相似文献   
50.
利用薄层层析法和HPLC法对 30 0株放线菌进行筛选 ,结果发现一株菌ST4 8对洛伐他汀有转化作用 .研究其菌龄、菌体干重、分批加入底物及底物诱导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表明 ,菌株ST4 8在预培养基中培养 4 8h后接入转化培养基 ( 5 %接种量 ) ,此时菌体量最高 ,加入 0 .3mL底物后 ,继续培养 4 8h转化率最高 ( 2 0 .78% ) .一次性加入底物和分批加入底物的转化率分别为2 0 .0 2 %和 2 0 .0 8% ,并且这种转化作用不需要底物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