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6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8篇 |
临床医学 | 162篇 |
内科学 | 220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504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223篇 |
中国医学 | 10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经常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措施效果仍较差,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存在的情况。对洋地黄效果不佳或不适宜使用洋地黄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应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酊胺可起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本中心行近视FS-LASIK手术的2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符合及能定期复查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视疲劳的评分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AC/A的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1wk和1m视疲劳的评分明显改善,而BUT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调节幅度、正/负相对性调节、AC/A比率指标检查发现,治疗组在术后1周,术后1月调节幅度以及正相对调节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负相对调节、AC/A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LASIK术后早期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有明显改善作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早期视疲劳有效.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采用H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地高辛片中羟基洋地黄毒苷和洋地黄毒苷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电喷雾离子化源(ESI),在负离子条件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扫描定量。结果 羟基洋地黄毒苷浓度在0.025 65-2.565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3; 洋地黄毒苷浓度在0.025 95-2.596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8;羟基洋地黄毒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2.2%;洋地黄毒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2.3%。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地高辛片中羟基洋地黄毒苷和洋地黄毒苷两个主要有关物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65.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由于患者内环境紊乱及心肌本身病变,致使应用洋地黄制剂往往不能奏效,且易出现中毒反应。近半年来我们应用非洋地黄制剂——黄连素(即盐酸小蘖碱)治疗2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1例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37~71岁,平均57.2岁。21例中冠心病8例(其中急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多次静点对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点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血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生脉注射液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5葡萄糖液100mL 胰岛素1单位(R-I1U) KCL0.25g/iv.dripqd×7;治疗组分别予5葡萄糖液100mL R-I1U KCL0.25g 生脉注射液20、40、60mL,iv.dripqd×7。采用放免法测定第1天给药前和第1天给药后1h、12h、第2天给药前、第2天给药后12h、第4天给药前、第4天给药后1h、第7天给药前、第7天给药后1h共9个时点的EDLS血浓度,比较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静点后4组患者不同时点EDLS血浓度是否存在差别。结果:(1)连续多次给予生脉注射液后,EDLS血浓度基线升高;(2)随着生脉注射液剂量的增加,EDLS血浓度的升高更明显。结论:生脉注射液有提高EDLS血浓度的作用,多次给药后,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呈现一定的累积效应,同时使EDLS血浓度升高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多次给药后,这种作用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7.
<正>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急症之一,发生率约占8%~35%,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以前临床一般采用停药,补钾及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但效果不佳,病死率约占3%~21%。近年来笔者采用钾镁盐治疗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1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8.
多巴酚丁胺(DB)为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直接兴奋β1-受体作用,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非洋地黄类正性心肌收缩能药,广泛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主要不良反应为心率加快,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为少见,本研究对近年(1992年以来)所收集的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后出现的心律失常1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洋地黄类药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常用的洋地黄类药物中,最先使用的洋地黄(叶)片已较少用,代之以洋地黄毒甙片和地高辛片。后二者的作用都较前者更强。洋地黄类药物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地高辛两种不同维持量治疗窦性心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B组31例采用持续维持量地高辛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分别为(0.35±0.12),(0.45±0.11),(0.44±0.10);B组分别为(0.35±0.13),(0.45±0.10),(0.45±0.12)。心率(HR)A组分别为(96±15)次/min,(76±14)次/min,(75±14)次/min;B组分别为(100±12)次/min,(75±13)次/min,(74±15)次/min,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高辛过量或中毒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疗效相似,但A组洋地黄过量或中毒的发生率少,是一种安伞有效的临床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