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目的 观察泡状棘球蚴感染对纯系大鼠异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并探讨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Brwon norway(BN)大鼠到Lewis (LEW)大鼠的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n=12)以健康的LEW大鼠为受者;实验组(n=12)以感染泡状棘球蚴的LEW大鼠为受者.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内白细胞介素-4(IL-4)和y-干扰素(IFN-γ)水平.FACS 流式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脾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6.17±3.19)d及(7.92±1.9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心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平均分级为3.38级)与对照组(平均分级为3.79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排斥反应后,实验组血清内IL-4水平为(152.21 ±45.62) ng/L高于对照组(50.85±22.15) ng/L,而实验组血清内IFN-γ水平为(12.35±1.02)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42.63±4.15) 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ACS流式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大鼠脾内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为10.8%,高于对照组的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泡状棘球蚴感染造成Th1/Th2向Th2类细胞因子偏移,通过介导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增加而导致大鼠异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延长,它可能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12.
目的探讨大鼠早期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的超声特征。方法对接种肝泡状棘球蚴9周且健康存活的157只大鼠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大鼠早期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超声筛查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效能。结果超声筛查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敏感度(130/139,93.53%)和特异度(15/18,83.33%)均较高。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超声主要表现为高回声(114/142,80.28%),19.72%(28/142)的病灶表现为混合性回声。病灶大体病理表现为米黄色或乳白色囊泡样结构,呈针尖样或多囊泡状,内含囊液;HE染色呈中央红染纤维结构,周边环以微小血管及炎性细胞。结论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的超声主要表现为高回声伴或不伴无回声及低回声囊泡样结构,超声筛查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具有很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13.
914.
目的 了解河南省消除试点地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小学生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估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2017-2019年在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博望镇和杨集乡各选择一所小学,在每所小学4~6年级中随机整群抽取2~3个班级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年开展1次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防治知识进课堂"专题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15.
目的 了解MAPK特异性抑制剂干预后亚洲带绦虫感染乳猪肝细胞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采集亚洲带绦虫成虫标本并收集虫卵制作悬液。将乳猪随机分为感染组、三种抑制剂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感染组和抑制剂干预组均以定量虫卵15万个/头灌胃感染,灌胃后将抑制剂干预组乳猪分别腹腔注射U0126、SB203580和SP600125 1 mg/kg,隔天1次,连续7次。感染后第15 d麻醉处死各组乳猪获取肝脏。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肝细胞生长抑制率和肝细胞凋亡率,并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细胞ERK1、p38和JNK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感染组和U0126、SB203580、SP600125干预组肝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1±1.26)%、(12.59±1.2)%、(16.48±0.7)%、(18.3±0.75)%,U0126组与感染组相比(t=9.223,P<0.05)、SB203580组与感染组相比为(t=11.532,P<0.05)、SP600125组与感染组相比(t=6.775,P<0.05),各干预组均较感染组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与感染组相比,U0126干预组的肝细胞凋亡率与感染组相比增高 (t=-5.934,P<0.001),SB203580干预组与感染组相比则降低 (t=3.821,P<0.01),SP600125干预组与感染组相比(t=-1.545,P>0.05)无显著性差异。与感染组相比,U0126干预组(t=3.462,P<0.05)ERK1 mRNA表达量下调;SB203580干预组(t=3.267,P<0.05) p38 mRNA表达量下调;SP600125干预组(t=3.363,P<0.001) JNK1 mRNA的表达量下调。结论 亚洲带绦虫感染乳猪后,MAPK特异性抑制剂可以通过影响乳猪肝细胞MAPK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减轻肝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  相似文献   
916.
福建省绦、囊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建省猪带绦虫病、囊虫病流行现状。方法 随机选择5个县(市、区)16个村(点)。检测受检者血清猪带绦、囊虫抗体,阳性者询问病史。结果共查16371人,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28%(89/3899);人体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02%(3/16371)。结论 福建省流行猪带绦、囊虫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17.
目的 观察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改变. 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放射测量仪对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病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EA),血清酶学指标r-谷氨酰转移酶(r-GT)、碱性磷酸酶(ALP)及肝纤维化指标(HA)、Ⅳ型胶原(Ⅳ-C)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 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r-GT、ALP、HA、Ⅳ-C显著升高(P<0.05),ALB、PA显著下降(P<0.05). 结论 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病患者肝功能、血清酶学、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18.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南非、拉丁美洲、东亚和南亚等地区。我国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吉林、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和广西等31个省市自治区。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60kDa的重组抗原、酸性核糖体磷蛋白、Ts11蛋白、T24蛋白、小热休克蛋白、Ts8B1/Ts8B2蛋白、M13h蛋白、Ts1蛋白、Cy1蛋白、TSO10/CE10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腺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TSO31蛋白和钙网蛋白等抗原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19.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南非、拉丁美洲、东亚和南亚等地区。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45W蛋白的起源、编码基因和45W蛋白疫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20.
目的:分析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980年—2009年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23例的病理大体及镜下观察。结果:23例均为居住青海高原寒冷地区的藏族农牧民,与犬、牛、羊有密切接触史。泡球蚴对肝组织破坏性强,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结论:肝泡状棘球蚴病是具有致死性的寄生虫病,加强病畜管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治疗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