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360篇 |
免费 | 21386篇 |
国内免费 | 201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93篇 |
儿科学 | 3745篇 |
妇产科学 | 3158篇 |
基础医学 | 30091篇 |
口腔科学 | 5949篇 |
临床医学 | 38474篇 |
内科学 | 32790篇 |
皮肤病学 | 4813篇 |
神经病学 | 5857篇 |
特种医学 | 83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14篇 |
外科学 | 18568篇 |
综合类 | 89028篇 |
预防医学 | 14549篇 |
眼科学 | 3787篇 |
药学 | 32613篇 |
578篇 | |
中国医学 | 19763篇 |
肿瘤学 | 303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4462篇 |
2023年 | 7896篇 |
2022年 | 9460篇 |
2021年 | 12014篇 |
2020年 | 10178篇 |
2019年 | 8258篇 |
2018年 | 4624篇 |
2017年 | 7110篇 |
2016年 | 8144篇 |
2015年 | 8890篇 |
2014年 | 12941篇 |
2013年 | 13297篇 |
2012年 | 18198篇 |
2011年 | 20169篇 |
2010年 | 18528篇 |
2009年 | 19169篇 |
2008年 | 21263篇 |
2007年 | 18876篇 |
2006年 | 18074篇 |
2005年 | 18399篇 |
2004年 | 14928篇 |
2003年 | 12426篇 |
2002年 | 10170篇 |
2001年 | 9072篇 |
2000年 | 7309篇 |
1999年 | 5931篇 |
1998年 | 4758篇 |
1997年 | 4098篇 |
1996年 | 3503篇 |
1995年 | 2969篇 |
1994年 | 2562篇 |
1993年 | 1636篇 |
1992年 | 1576篇 |
1991年 | 1428篇 |
1990年 | 1167篇 |
1989年 | 1226篇 |
1988年 | 363篇 |
1987年 | 251篇 |
1986年 | 225篇 |
1985年 | 138篇 |
1984年 | 66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药房》2019,(6):789-795
目的:探讨鸦胆子素D(BD)联合紫杉醇(Taxol)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Capan-2细胞为对象,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不同剂量BD(5、10、15、20μmol/L)、Taxol(10、20、30、40 nmol/L)、BD+Taxol(5μmol/L+10nmol/L、10μmol/L+20 nmol/L、15μmol/L+30 nmol/L、20μmol/L+40 nmol/L)作用48 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药物合用指数(CI)。采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BD(20μmol/L,下同)、Taxol(40 nmol/L,下同)、BD+Taxol(20μmol/L+40 nmol/L,下同)作用24 h后的细胞克隆集落形成情况,并计算克隆形成率;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BD、Taxol、BD+Taxol作用24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的BD、Taxol、BD+Taxol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药物作用48 h]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药物作用4、6、12 h)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0、15、20μmol/L BD,20、30、40 nmol/L Taxol以及两药上述剂量联合作用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降低,且联用组显著低于BD、Taxol同剂量单药组(P<0.05),各联用组(BD 5μmol/L+Taxol10 nmol/L、BD 10μmol/L+Taxol 20 nmol/L、BD 15μmol/L+Taxol 30 nmol/L、BD 20μmol/L+Taxol 40 nmol/L)的CI值分别为0.63±0.04、0.68±0.08、0.89±0.12、0.84±0.05。经20μmol/L BD、40 nmol/L Taxol以及两药上述剂量联合作用后,细胞的克隆集落形成有所减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染色质浓聚和细胞核皱缩,细胞的克隆形成率(24 h)以及Bcl-2(48 h)、RAPR(48 h)、Caspase-3(48h)、JNK(4、6 h,Taxol单药组除外)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48 h)、p-JNK(4、6、12 h)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BD+Taxol联用组均显著优于同时间点BD、Taxol同剂量单药组[JNK(4、6、12 h)、p-JNK(4 h)除外](P<0.05或P<0.01)。结论:BD、Taxol均可抑制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两者联合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效果优于任一药物单用。上述作用可能与激活Caspase通路以及JNK磷酸化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2.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7)
目的构建含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CNE1-RAC1-Luc2稳转细胞模型,探讨其在转录水平筛选靶向调控RAC1抗肿瘤活性的大黄酸衍生物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AC1启动子序列,设计合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慢病毒重组载体,感染鼻咽癌CNE1细胞,获得稳定表达萤光素酶的细胞;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RAC1激活剂PMA和抑制剂NSC23766刺激该细胞后的萤光素酶发光值,并观察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对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细胞RAC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双酶切实验显示,含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嘌呤霉素筛选,获稳定表达萤光素酶的CNE1-RAC1-Luc2细胞,转染效率达90%以上; RAC1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RAC1激活剂和抑制剂反应灵敏,萤光素酶活性与Western blot实验中RAC1蛋白表达结果一致;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对CNE1-RAC1-Luc2细胞萤光素酶活性的调控作用与Western blot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RAC1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细胞模型,为高通量进行靶向RAC1药物的筛选提供一个实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23.
背景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免疫系统紊乱可能是腹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然而免疫因子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外周血、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在腹型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了解肠道菌群失调与腹型HSP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6例急性期腹型HSP患儿为观察组, 1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儿童外周血、粪便标本;选取2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急性期腹型HSP患儿为病例组,8例胃镜检查无明显黏膜病变的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毒性T细胞-17(Tc17)细胞比例; ELISA检测血浆IL-17、IL-6、IL-23、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含量; HE染色观察十二指肠黏膜活检组织病理改变;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黏膜IL-17、IL-6、IL-23、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细菌16S rDNA法检测肠道粪便中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的数量.结果观察组Th17与Tc17细胞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血浆IL-17、IL-6、IL-23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病例组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部分可见血管炎性病变.病例组十二指肠黏膜IL-17、IL-6、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5).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了腹型HSP患儿全身及肠黏膜局部的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促进IL-17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与腹型HSP的发病及肠黏膜屏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4.
26.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4)
目的比较超Ⅴ星虫草和Ⅰ星虫草子实体菌粉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超Ⅴ星虫草(1 g·kg~(-1))组、Ⅰ星虫草(1 g·kg~(-1))组和虫草胶囊(阳性药,1 g·kg~(-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d 22、23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0 mg·kg~(-1)。末次给药后24 h解剖,测血常规,计算脏器指数,分析NK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地塞米松会导致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脏器指数降低以及免疫细胞功能降低等免疫低下状态。超Ⅴ星虫草和Ⅰ星虫草均可明显拮抗地塞米松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在提高脾脏指数,增强NK细胞杀伤能力,提高巨噬细胞分泌TNF-α水平方面,超Ⅴ星虫草作用明显优于Ⅰ星虫草。结论超Ⅴ星虫草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各个环节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Ⅰ星虫草。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应用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膜在促进术腔上皮化及抑制术腔肉芽增生的作用。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因慢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由同一术者进行手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膜组) 40例,共45耳,其中乳突腔伴自体组织填塞(A1)组21耳,不伴自体组织填塞(A2)组24耳;对照组(B组,颞肌筋膜组) 37例,共40耳,其中乳突腔伴自体组织填塞(B1)组21耳,不伴自体组织填塞(B2)组19耳。逐一记录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干耳时间,术腔肉芽增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以上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于术后4周及6个月时分别以生理盐水术腔注射法测量术腔容积,计算容积差值(术后4周术腔容积值与6个月术腔容积值差值)。两组患者在术前耳流脓时间、眩晕发作、术后4周术腔容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之间数值分别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 A、B两组术后干耳时间分别为[(21.36±5.54) d,(43.93±12.15) d,P &... 更多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