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378篇 |
免费 | 10025篇 |
国内免费 | 81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04篇 |
儿科学 | 1589篇 |
妇产科学 | 1275篇 |
基础医学 | 8985篇 |
口腔科学 | 1544篇 |
临床医学 | 32767篇 |
内科学 | 24888篇 |
皮肤病学 | 997篇 |
神经病学 | 5705篇 |
特种医学 | 118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84篇 |
外科学 | 17807篇 |
综合类 | 59000篇 |
预防医学 | 9546篇 |
眼科学 | 5196篇 |
药学 | 22539篇 |
439篇 | |
中国医学 | 10887篇 |
肿瘤学 | 63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057篇 |
2023年 | 4102篇 |
2022年 | 4967篇 |
2021年 | 6775篇 |
2020年 | 5695篇 |
2019年 | 4189篇 |
2018年 | 2222篇 |
2017年 | 3785篇 |
2016年 | 4412篇 |
2015年 | 5364篇 |
2014年 | 8885篇 |
2013年 | 9006篇 |
2012年 | 12582篇 |
2011年 | 13851篇 |
2010年 | 12943篇 |
2009年 | 13532篇 |
2008年 | 14376篇 |
2007年 | 13085篇 |
2006年 | 12737篇 |
2005年 | 12720篇 |
2004年 | 10104篇 |
2003年 | 8844篇 |
2002年 | 7057篇 |
2001年 | 6019篇 |
2000年 | 4378篇 |
1999年 | 3590篇 |
1998年 | 3023篇 |
1997年 | 2573篇 |
1996年 | 2288篇 |
1995年 | 2006篇 |
1994年 | 1648篇 |
1993年 | 1189篇 |
1992年 | 886篇 |
1991年 | 782篇 |
1990年 | 586篇 |
1989年 | 657篇 |
1988年 | 177篇 |
1987年 | 174篇 |
1986年 | 125篇 |
1985年 | 92篇 |
1984年 | 44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7)及对照组(n=47),2组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后1 d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逐渐加量至8 mg/d,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血钾、心率(H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 I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变化;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EPCs数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浆hs-CRP水平及观察组SBP、DBP、Ang II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培哚普利可显著降低AMI患者血压、炎性因子水平,动员EPCs细胞,进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影响患者血钾及HR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是导致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并发症。目前RVO黄斑水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或者植入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二者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对于抗VEGF药物或其他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地塞米松缓释植入剂同样有效。RVO黄斑水肿的临床预后与治疗时机有关,早期治疗的患者视力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抗VEGF治疗对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9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n=65例)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n=64例)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抗VEGF治疗,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不良反应情况。根据治疗后CMT情况对抗VEGF治疗患者进行分组,分为<300μm组以及>300μm组,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基线CMT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预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的BCVA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CMT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眼压降低(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BCVA高于常规组,CMT小于常规组,眼压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24周后研究组总... 更多 相似文献
15.
16.
毕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7):60-61
目的:探讨加味红龙夏海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气管切开术(surgica tracheostomy,ST)在床旁实施有诸多不便(如手术照明、器械准备、电烧使用、其他手术人员配合不一等),而近年来一种简单、快捷的气管切开技术,即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CT)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自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对27例患者行PCT,现就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肌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伴晕厥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57岁,因突发晕厥2次,胸闷、胸痛1d于2006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周前站起时突然摔倒在地,伴恶心,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入院当日晨5时,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胸闷、胸痛,排尿后晕厥,胸痛不能缓解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年.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少量.查体:血压125/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V2-6 ST-T改变,肌酸激酶(CK)482 U/L、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37U/L;肌钙蛋白T 0.80ng/ml.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血管迷走性晕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中段可见2处肌桥(图1).造影过程中出现晕厥,心率60次/min,血压40/20mmHg,经用多巴胺后3min血压恢复至100/60mmHg. 相似文献
19.
黄元发杜红刘峰邹南安胡含明王敬朋王爱华 《医疗装备》2018,(11):3-4
目的分析研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接受3D-ASL和MRA检查,观察患者MRA下血管形态,并检测相对脑流量(r CBF),分析对比3D-ASL和MRI的诊断结果。结果 3D-ASL联合MRA的血管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MRA及3D-ASL(P<0.05);健侧r CBF明显高于患侧(P<0.05);17例TIA患者3D-ASL与MRA诊断一致率为64.71%;大面积梗死患者3D-ASL灌注异常与MR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小面积梗死患者3D-ASL灌注异常与MRA的一致率为27.78%。结论 3D-ASL在TIA中的诊断价值高于MRA,且前者能够定量分析TIA患者早组织血流灌注程度,两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TIA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