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3篇
  免费   2698篇
  国内免费   165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618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5544篇
预防医学   4397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4142篇
  4篇
中国医学   9216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715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746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776篇
  2016年   799篇
  2015年   1020篇
  2014年   1375篇
  2013年   1709篇
  2012年   2122篇
  2011年   2298篇
  2010年   1968篇
  2009年   1807篇
  2008年   2436篇
  2007年   2077篇
  2006年   1791篇
  2005年   1636篇
  2004年   1211篇
  2003年   915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730篇
  2000年   697篇
  1999年   652篇
  1998年   536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484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391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77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81.
目的:建立了β-司他夫定原料有关物质的RP-HPLC测定方法和水解破坏制备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UPELCOSIL LC-18-DB(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01 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96.5∶3.5)和0.01 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75∶2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β-司他夫定和4种已知杂质及其他未知杂质均能达到有效分离;经水解破坏产生的α-司他夫定与β-司他夫定的分离度均达2.8;β-司他夫定、胸腺嘧啶、β-胸苷与5-O’-苯甲酰-司他夫定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6μg·m L-1(r=1.000)、0.13~27μg·m L-1(r=1.000)、0.50~25μg·m L-1(r=1.000)、1.7~6.3μg·m L-1(r=1.000),已知杂质胸腺嘧啶、β-胸苷与5-O’-苯甲酰-司他夫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2.8%(RSD=1.5%)、100.6%(RSD=0.9%)、101.9%(RSD=2.1%);β-司他夫定与3种已知杂质的最小检出量均在2.5 ng以下;经水解破坏制备的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4℃下的30 h内基本稳定。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β-司他夫定原料的有关物质测定。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究中国药典和世界卫生组织双氰胺熔点对照品熔点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差热同步分析(TGA/SDTA)研究双氰胺熔点对照品的熔融过程,DSC升温速率10℃·min-1,干燥气N2流速50 m L·min-1,TGA/SDTA升温速率20℃·min-1,干燥气N2流速25 m L·min-1;并进一步通过HPLC法分析熔融前、中、后的样品。结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差热同步分析发现3个对照品的热力学行为基本一致,提示熔融后期可能已经热降解;HPLC法进一步证实双氰胺的熔融过程伴有部分降解。结论:热稳定性可能是造成中国药典和世界卫生组织双氰胺熔点对照品熔点差异的原因,双氰胺继续作为熔点对照品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83.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胆碱依赖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的测定方法,并研究其精密度和稳定性。方法以d9-TMAO为内标,血清经乙腈除蛋白后,采用Si O2柱(2.1 mm×100 mm,5μm)、乙腈-甲酸铵(10 mmol/L,p H 3.0)等度洗脱,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本研究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3和0.063μmol/L,线性范围为0.16~20.00μmol/L(r2=0.999 9),不同浓度点的日内变异系数为2.03%~2.64%,日间变异系数为6.00%~9.94%,回收率为89.5%~103.0%;血清在4℃保存时,24 h内TMAO浓度变化在10%以内,72 h后TMAO浓度升高明显,浓度变化为15.85%;血清保存于-80℃时,72 h后TMAO浓度变化范围均在10%以内;反复冻融4个冻融循环内浓度变化仍在15%的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TMAO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且灵敏的特点,可以满足大样本人群血样检测要求。血液样本保存时应注意保存温度、时间对TMAO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2×2交叉试验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中分别有32例受试者口服厄贝沙坦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15 g。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厄贝沙坦的血药浓度,并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242.4±631.5),(2327.3±821.0)ng·mL^(-1),AUC_(0-t)分别为(9953.2±3339.6),(10218.5±2985.3)h·ng·mL^(-1),AUC_(0-∞)分别为(10201.7±3377.9),(10516.5±2995.6)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3±5.8),(15.1±10.3)h。餐后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691.8±663.7),(2598.8±877.1)ng·mL^(-1),AUC_(0-t)分别为(10129.8±3783.9),(9538.6±3151.8)h·ng·mL^(-1),AUC_(0-∞)分别为(10353.1±3792.3),(9720.1±3162.0)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5±7.6),(10.3±5.2)h。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完全落在80.00%~125.00%。结论2种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8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米中9种有机磷和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通过比较丙酮、乙腈、石油醚三种溶剂的提取效果,选择丙酮作为提取溶剂;以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通过不同比例的丙酮和二氯甲烷淋洗,发现体积比为1∶1的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溶液洗脱效果最好;使用VF-1701Pesticides农药残留专用色谱柱,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方式测定,以保留时间、选择离子及其相对丰度定性,以外标法定量。结果 17种农药在28min内完全流出,平均回收率为67.3%~105.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相关系数r在0.993以上,检出限为0.5~9.6μ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86.
目的建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鲜湿米粉中脱氢乙酸的方法。方法样品加二氯甲烷后涡旋、超声提取并经高速离心,取有机相浓缩,浓缩液经DB-5MS(内涂5%苯基-甲基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EI源电离方式的气-质联用法检测鲜湿米粉中的脱氢乙酸。结果方法的检出限(S/N=3)10μg/kg,定量限(S/N=10)33μg/kg,在1.00~50.00μg/m 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加标回收率87.6%~113%,RSD(n=6)3.54%~6.15%。结论本方法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方便、灵敏度较高的特点,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可用于鲜湿米粉中脱氢乙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87.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海洋新型纤溶化合物FGFC1(fungi fibrinolytic compound 1)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成药性的初步评价。方法分析柱HPC18柱(4.6 mm×250 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水(0.1%三氟乙酸)45∶55(V/V)和85∶15(V/V),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65 nm。前肢静脉给予比格犬3种剂量(7.5、5.0、2.5 mg·kg-1)的FGFC1,于不同的时间点取血,用HPLC测定血浆和组织中FGFC1的浓度并计算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和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FGFC1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9.035±2.171)、(48.422±2.113)及(48.811±2.372)min;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56.48±6.23)、(48.63±5.53)、(13.64±2.76)mg·L-1;机体总消除率(CL)分别为(0.006 2±0.000 4)、(0.007 1±0.000 8)、(0.009 2±0.000 6)L·min-1·kg-1;平均保留时间(MRT)分别为(28.17±1.16)、(26.23±0.35)、(28.66±0.84)min。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FGFC1在静脉给药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处,最高药物浓度水平在肝脏中检出。结论FGFC1在比格犬体内呈现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组织分布特点,表现出较高的成药性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8.
《中国药房》2015,(30):4299-4301
目的:建立测定风湿关节炎片中松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HPLC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82∶18,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MS/MS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80∶20,V/V),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0.5μl,离子化模式为ESI+,雾化气压力为25 psi,气体流量为8.0 L/min,毛细管电压为4 000 V,毛细管出口电压为120 V,母离子为303 m/z,扫描范围为50~500 m/z,干燥气温度为350℃。结果:松香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5~100.0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回收率为96.75%~98.11%,RSD为0.53%(n=6)。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风湿关节炎片中松香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89.
《中国药房》2015,(18):2562-2564
目的:建立芪术痹湿颗粒中黄芪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V/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ELSD参数中,漂移管温度为108℃,氮气流速为2.8 ml/min。结果:黄芪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02 4~4.02μg范围内的自然对数值与其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为1.29%(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芪术痹湿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0.
《中国药房》2015,(21):2996-2998
目的:建立大腹皮石油醚部位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大腹皮石油醚部位的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大腹皮的GC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建立了大腹皮的G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各产地药材均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结论:GC指纹图谱分析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可作为大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