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9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895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33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具有破坏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会出现心肺代偿的呼吸衰竭进而并发肺性脑病,同时由于出现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滞留堵塞呼吸道从而引起各种神经病症,也是该病最常见的死因[1]。在临床上我们一般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措置,但是由于该种方法容易诱发并发症,同时患者也不太愿意接受该种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方法逐渐在临床中应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对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40例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时机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41例,氧合指数(PaO_2/FiO_2)达到200~250 mmHg后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41例,持续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对82例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预后情况、通气时间评估。结果呼吸及循环指标:24 h、48 h呼吸及循环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PaO_2/FiO_2达到200~250 mmHg后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既可缩短通气时间,还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需求满足式护理对提高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及舒适度的价值。方法将纳入本院胸外科机械通气使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唱歌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了需求满足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日吸痰次数与日湿化液滴入量分别为6.67%、(2.68±1.27)次/d、(185.73±56.89)mL/d,均优于对照组的17.14%、(5.41±2.17)次/d、(113.56±43.75)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73±0.25)分、(8.86±0.3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42±0.27)分、(8.45±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需求满足式护理可优化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舒适度与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陈士铎在《外经微言》《辨证录》《本草新编》中的气机升降理论。方法:从理、法、方、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论:陈氏重视气机升降理论,在治疗气机升降失常时,强调气不足这一病因,提出补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
李斌 《大家健康》2014,(9):196-197
目的:研究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51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研究。结果:51例新生儿心率市场中没有诱因的有21例,其余都有原发病,有22例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经过心电图检查后,有窦性心动过缓21例,期前收缩13例,传导阻滞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复合心率失常1例;经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先天心脏病5例,室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房间隔缺损2例。结论:新生儿心率失常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可以没有任何诱因,在治疗的过程中,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96.
老年病体质特点包括脏腑失养、精血亏虚;心肝血虚、神气不足;肺脾气弱、正气内虚等。"天人相应,整体相关;因人施治,因地制宜;内外相顾,动静结合;重视情志,强调气机"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对老年病的多学科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对放射性药物分装过程中造成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对策.方法 由同一操作者在4种组合条件下进行放射性分装:条件一组(A+C)、条件二组(A+D)、条件三组(B+C)、条件四组(B+D)(A:药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等;B:药瓶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C:抽吸药液后最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内;D:抽吸药液后最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每组各50次,记录每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结果 4种条件下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5,P<0.05).其中条件一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最高,条件四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最低,条件二组与条件三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9,P>0.05).结论 在进行放射性药液的分装时,保证药瓶内压力在抽取药液后拔针前是负压,并且在抽取药液后最后拔针前注射器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可有效减少周围环境发生放射性污染次数.  相似文献   
98.
徐丽  殷东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50+147-150,147
目的:研究殷东风教授运用中药饮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对34例肺癌合并胸水患者所用中药进行分析,探索殷东风教授在治疗肺癌合并胸水中的用药规律。结果:对于伴有胸闷胸痛,PS〉60分患者采用调肝化气行水法治疗胸水,PS≤60分采用益气健脾利水法治疗胸水,同时根据胸水量不同加减利水药用药味数。结论:殷东风教授在健脾利水理论基础上,提出调畅气机法在治疗肺癌合并胸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
历代医家从阴阳、脏腑、六经、十二经脉等方面辨证论治汗证,中医治疗汗证有独特的优势。梁君昭教授认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是汗证的发病基础,气滞、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是汗证致病因素。临证时梁君昭教授从“阴阳-脏腑-经络-气机-体质”等多角度辨治汗证,认为虚实夹杂、营卫不和、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是疾病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汗证的中医治疗应注重健脾养心、调和气血、行气解郁、活血降浊,心肝同治、调补脾肾,并注重生活作息的调整,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根据时节合理调整用药,理法方药精准施治。  相似文献   
100.
百病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精辟而凝练的阐明了气机失调是诸多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诸多疾病发生于气机失调,肝主疏泄重在调节气机。"从肝论治"则是针对"气机失调"这一基本病机的纲领性治法,本文以气为切入点,阐述了"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