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36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926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9篇
  3篇
中国医学   145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柴胡龙牡汤加减改善气机阻滞型肺癌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目的]分析运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改善气机阻滞型肺癌症状的临床资料。[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案室,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气机阻滞型肺癌住院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病理诊断为肺癌,或未经病理诊断,但经过临床,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癌;辨证分型为气机阻滞型;均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中药连续使用≥2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③评价指标:KPS评分,症候评分。共35例住院气机阻滞型肺癌患者原始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咳血、胸痛、胸闷、气急、乏力、便秘、恶心呕吐);临证加减(柴胡、龙骨、牡蛎、黄芩、太子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炙甘草、半夏、桔梗、杏仁、陈皮、浙贝母、莪术、胆南星、瓜蒌、山慈菇、夏枯草、黄芪)。采用Microsoft Exce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以证候出现、临证加减频次排列。生活质量评分参照卡氏评分,症状评分参照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以咳嗽、咳痰等症状、体征为观察评价指标,依其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依次定为1、2、3分,根据症候改善积分判定疗效。[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气机阻滞型肺癌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咳嗽、胸痛、咳痰、胸闷、气急、乏力、咳血、便秘、恶心呕吐。临证加减依次为使用柴胡、龙骨、牡蛎、黄芩30次,太子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27次,炙甘草、半夏、茯苓24次,炙甘草、半夏、茯苓24次,桔梗、杏仁、陈皮20次,浙贝母17次,莪术14次,胆南星、瓜蒌13次,山慈菇11次,夏枯草10次,黄芪9次。KPS改善率31.00%。证候积分变化总有效率82.80%。用药规律,在柴胡龙骨牡蛎汤基础上,随证添加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抗肿瘤药物、化痰止咳平喘入肺经的药物、以及扶正益气药物。[未来展望]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及方法,进行更客观、可靠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更加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42.
“中气”在中医里指的是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因其居于中焦,便有了这个称谓。令人遗憾的是,不少现代人都存在中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3.
“民以食为天”,食欲作为人生三大本能欲望之一,是五脏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志。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常都可导致食欲不正常。因此可以说,食欲是健康的一面镜子。正常进食本来是一种享受,但当进食成为一种负担时,就成为了厌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没胃口”、“不想吃”等话。  相似文献   
244.
情志,是中医学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时归纳的一个概念,概括来讲,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已经注意到情志与疾病预防的关系,将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志,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内经》明确指出“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这说明消极的精神状态会消耗人体正气和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45.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在救治淡水近乎淹溺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的应用方法 和价值.方法 总结淡水近乎淹溺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经常规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采用PEEP+PSV模式)治疗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在3-4 d成功撤机,3例l周时成功撤机,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PEEP+PSV模式机械通气救治淡水近乎淹溺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46.
正癃闭是中医病名,临床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癃和闭是病情轻重的不同状态和表现,前者较缓,后者较急,通常合称为癃闭。《素问·宣明五气》:"膀胱不利为癃";《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明确提出了膀胱气化失常是其主要病机,而清代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就是从气化、癃闭的根源出发,侧重于五脏的气机升降,通过调理脏腑气机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7.
正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在临床上他十分强调脾胃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内经》"人以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对于内伤虚损性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强调以调治脾胃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因此他也被称作"补土派"。其代表作《脾胃论》中,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提出了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为主要  相似文献   
248.
王洁  王正  黄香妹  余维微  周裳  黄盈 《新中医》2023,55(11):202-20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呃逆症状评分;比较2组起效时间和呃逆消失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共完成研究58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5.86%(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饮食、睡眠、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呃逆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起效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49.
徐帅  赵玉清  陈恂  卞昊宇  杨一点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2023,(10):1411-1414+1419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及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较好改善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医“痰瘀浊毒”的积聚。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0.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温热论》,其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其主旨的提出上至秦汉,其后历延诸家,最终由明清温病医家明确提出并发扬延伸。立足于《温热论》《温热条辨》等温病专著,结合《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等相关文献,追本溯源,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出处原文进行多层次解读,探讨湿温病中“利小便”作为利湿大法的体现,以就近驱邪、分消湿热,从而恢复气机正常运行,达到通阳的目的,并解读四逆散、当归四逆散、茵陈蒿汤、三仁汤等经典方剂,探讨“通阳利小便”的应用演变,归纳总结出“分消走泄”“因势利导”“调畅三焦”等治则,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