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4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75篇
预防医学   74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53篇
  4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舟山群岛市级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全市的各类产品监督、委托检验检测,中心于1995年通过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全市权威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完成1万件样品的检验检测,有已通过市级批准的毒理学重点学科和正在进行的病毒学重点学科.随着卫生监测任务的不断深入,社会化、经济化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实验室全面向社会开放,成为为全市人民群众社区机关单位服务的开放型实验室.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为对蟑螂细小病毒杀虫剂 (简称ssDNA)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 进行大鼠急性经口LD50 、经皮LD50 、5周致病性试验 ,豚鼠皮肤致敏、小鼠骨髓微核以及兔眼刺激试验。结果 ssDNA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40 0 0mg/kg ,均属低毒。经 5周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 -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3 0h给药法经腹腔注射的小鼠骨髓微核为阴性。对豚鼠致敏率为 0。对兔眼无刺激性。结论 ssDNA不失为无毒性、无致病性、无诱变性、无致敏反应的安全天然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保健食品毒理学及功能学检测工作,常用大白鼠做动物试验,在评价标准中,生化检测指标较多,又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此,对血清需要量大,同时动物的脏器必须做病理学检查,处死动物和取血的方法对结果评价影响很大,在以往的毒理实验中,处死动物的方法很多,如脊椎脱臼法、断头法、击打法、麻醉  相似文献   
84.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肝毒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它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蛋白磷酸酶2A的活性,使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失衡。微囊藻毒素能够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如肝毒性、肾毒性、肠毒性和促癌作用等。  相似文献   
85.
污水生物处理中重金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污水处理中重金属的毒理学研究现状,包括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理、重金属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的具体影响和决定因素、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其驯化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6.
毒理学机制研究是环境与职业卫生相关疾病控制领域的重要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毒理学机制研究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组学”在毒理学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引起界内学者的普遍关注。“组学”,如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mteomics),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具有以“通量化”的优势,但同时具有局限性,不仅在检测成本、定量、标准化等方面尚需完善,在能否回答基因间精细关系等科学问题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某些情况下“组学”概念及技术被不恰当使用的问题,Pognan曾尖锐地指出:基因组学,蛋白质学,毒理代谢组学,希望不是“时髦组学”。  相似文献   
87.
小鼠溴苯腈中毒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溴苯腈经口急性中毒小鼠毒性、病理组织学结构及兔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 观察灌胃不同浓度溴苯腈后小鼠行为变化并测定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灌胃溴苯腈后取小鼠肺脏、肝脏、心肌、骨骼肌,观察其光镜及电镜超微结构改变;测定兔灌胃溴苯腈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结果 溴苯腈中毒小鼠LD50为245.6 mg/kg;光镜下可见肺充血、水肿,肝脏充血,骨骼肌萎缩与断裂并存,电镜下可见骨骼肌肌丝溶解,结构模糊不清.兔经灌胃溴苯腈后血清CK活力逐渐增高,12 h后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 h后血清CK活力恢复正常,中毒前后肝功能、全血胆碱酯酶(TCHE)、血浆胆碱酯酶(PCHE)、血清LDH活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苯腈属中等毒性除草剂,急性中毒可对肺脏、肝脏、骨骼肌等造成损伤.但肝功能无明显改变.溴苯腈急性中毒引起骨骼肌溶解、断裂并导致血清CK增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人用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拟取代目前我国人用皮上划痕布氏菌活疫苗。方法对菌种进行了全面检定合格后,进行菌苗制备及实验室动物毒理、药效学方面的系列研究包括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全身过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用细胞免疫诊断制剂布氏菌素对皮内免疫12周的豚鼠做背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小鼠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的最大耐受量为10亿个菌,用布氏菌素注射足底,可引起明显迟发型变态反应。局部刺激试验只有注射10亿菌的部位会在48h后化脓,但在1-2周内可自愈。全身过敏试验,皮内免疫布氏菌疫苗组及阴性对照组对豚鼠进行攻击后,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而阳性对照组豚鼠全部死亡。毒性试验,布氏活疫苗皮内免疫组与盐水对照组经6周和12周后各项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亦未见病理改变,免疫12周后对豚鼠骨髓造血细胞亦无影响,对皮内免疫12周的豚鼠做背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24-48h结果为阳性。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布氏菌活疫苗用皮内注射的途径进行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毒理学研究表明,氯丙醇对人体的肝、肾、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有一定损害,且有潜在的致癌性。目前调味品中氯丙醇(3-MCPD、1,3-DCP)严格控制限量,规定3-MCPD〈1mg/L、1,3-DCP〈50μg/L。本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快速测定1,3-DCP和2,3-DCP。该方法前处理通过蒸馏、萃取、氮气吹扫,有效对样品提取和净化,方法干扰少,线性范围1,3-DCP和2,3-DCP均为0.05~25.0μg/ml;最低检出限为0.025μg/ml;回收率为93.1%~111%;重复性RSD〈10%;显示出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0.
全国部分毒理学实验室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理学实验作为一种生物学实验,具有独特的专业特点,对实验室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从事毒理学检验的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卫生、进出口检验检疫、药检、农业、高等院校等多个行业,实验室管理模式圾人力资源相差较为悬殊,这使得不同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检验质量相差较大,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可比性较差。因此,为了解国内毒理学实验室管理及人力资源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对策。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