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唐艳  殷丽莉 《中国针灸》2007,27(12):927-928
武连仲教授不仅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善于探微知著、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介绍了笔者运用武教授总结归纳的"五心穴"配伍组合治疗各种顽固性失眠症,屡用屡效,简便易行,颇有独到之处,并举验案5例。  相似文献   
72.
动眼神经麻痹是以眼睑下垂、眼球斜视、复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球外突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常见病.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除少数为单纯眼部疾病外,多数均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复方参仲口服液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影响。[方法]复方参仲口服液以43.0,21.5和8.6g生药/kg(为临床日剂量的50,25和10倍)给大鼠连续灌服13周,停药2周,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复方参仲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复方参仲口服液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表明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4.
仲景学说是中医理论之精华,而《金匮要略》又是仲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发展的源流中居于根基地位。其理论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治疗杂病的典范,辨证施治的源泉,临床各科的纲领。因此,如何上好金匮要略课,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此进行探讨,希冀对中医临床教学改革有所裨益。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积极性《金匮要略》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专著,是对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升华。如果脱离实际教学,因文释义,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厌学,甚至怀疑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此教学时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75.
周忠  徐红梅 《中国校医》2002,16(1):56-57
耳廓假囊肿是耳科常见疾病 ,其临床症状不明显 ,有多种保守治疗方法 ,但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1996~ 2 0 0 0年我科使用激光开窗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 40例 ,男 35例 ,女 5例 ,年龄 18~ 6 6岁 ,假囊肿位于耳甲艇 16例 ,耳甲腔 10例 ,三角窝 10例 ,耳甲腔及三角窝 4例 ,发病均无明显诱因 ,耳廓局部除轻微胀感外 ,无明显不适。1.2 治疗方法 耳廓局部常规消毒 ,于耳后沟、耳轮脚及耳屏前注射 2 %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用 30WCO2 激光器 ,对准囊肿最隆起部位打孔直达腔内 ,每隔 3~ 5mm包打一孔。此时 …  相似文献   
76.
王清任以《内经》、仲景学说为立论之本,敢于凝古创新,在长期解剖学研究和“亲治”、“屡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系统的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的经验。[方法]以《程原仲医案》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内经》、丹溪、河间等名家论著,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归纳、总结其辨治思路及特色。[结果]程氏认为,凡人身之滞而不通,皆为之郁。诊法上,程氏四诊合参,重视脉诊,擅于凭脉辨证。辨证论治方面,程氏认为,诸因皆可生郁,当各求其属,随证治之。虚可致郁,郁久易虚,解郁补虚须审察标本,谨守病机,同时重视脾胃中土的枢机作用。治疗时,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治以开郁养心;若误用寒凉、血郁邪伏,治以开郁逐邪;若误用温补、气血郁滞,治以行气开郁。程氏临证善用古法而不泥古,常有独创之见,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则夺之,有硝黄下之,有桂附温之,亦有平胃散燥之,皆为“土郁夺之”之发挥。对于儿科患者的辨治,程氏重视气的生理作用,提出“幼无七情,惟气滞则诸病生焉”,治疗则重在调畅气机。[结论]程氏临床诊治郁证,善从脉证入手,治疗上注重调和脾胃中土和全身气机。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及其辨治特色,可为现代临床中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张琪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琪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临床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奠基人、学术带头人.张琪教授精于仲景学说,对金元四大学家、明清各家学派及叶氏温病学术理论有较高造诣.临床擅长内科疑难病的诊治,尤以肾病见长,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9.
乌梅丸加味治疗顽固性腹泻验案3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0.
先师王伯岳(1912 ̄1987),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出生于三世医家。先师自幼聪明敦敏,受家庭熏陶,六岁时被送到四川高等师范学校(现四川大学前身)刘洙源处读私塾,攻习文史,奠定了经史文哲学等古文基础。二八时,立志学医,先到成都“两益合”药店当徒学药,全面掌握中药识别、炮制和配制膏、丹、丸、散的方法,并接触很多成都名医之处方,遍读《本草备要》、《药性赋》、《汤头歌括》、《医学三字经》等入门之著,还手抄《膏、丹、丸、散配方》等秘本。三年出师,又拜成都名医廖阶先生门下,尽得瘳先生研究仲景学说和治疗温热病之经验。此间,其父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