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48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89篇
中国医学   1208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段秀俊  王科  刘培  王鹏飞  张莉丹  郭宇航  王伊楠 《中草药》2019,50(20):5054-5059
目的建立委陵菜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委陵菜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0 nm;建立10批委陵菜的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版)进行评价,聚类分析将10批药材分为2类;建立同时测定委陵菜药材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及山柰酚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建立了委陵菜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没食子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4%、97.64%、99.19%。结论建立的委陵菜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委陵菜的内在质量,为提高委陵菜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磊  李晓宇  黄娜娜  吴成胜  齐晓甜  刘闰平  孙蓉 《中草药》2019,50(21):5154-5161
目的探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多个数据库联合分析四逆散和焦虑症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筛选靶点并对其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Bio GPS数据库对所得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芍药苷等成分作用于SRC、EGFR、PIK3R1等靶点,通过ERBB2信号通路、EGFRv III信号通路、VEGFA-VEGFR2信号通路等共同发挥作用,器官定位结果表明作用的核心病位为肝。结论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熊燕  杜彩霞  段玉书  苑春茂  黄烈军  顾玮  郝小江 《中草药》2019,50(22):5404-5410
目的对黔产景天三七Sedumaizoon的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EI-MS、ESI-MS、1H-和13C-NMR等波谱数据并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利用DPPH法筛选所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用PNPG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检测。结果从景天三七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酚酮(1)、山柰酚(2)、槲皮素(3)、杨梅素(4)、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5)、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6)、myricitrime(7)、杨梅素-3-O-α-L-阿拉伯糖苷(8)、鸢尾酚酮-2-O-β-D-吡喃葡萄糖(9)、2-O-(trans-caffeoyl)-malic acid 1-methyl ester(10)、2-O-(trans-caffeoyl)-malic acid 1,4-dimethyl ester(11)、2-O-(trans-caffeoyl) malic acid(12)、对香豆酸(13)、没食子酸乙酯(14)、丁二酸(15)、油酸酰胺(16)、百脉根苷(17)。结论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景天三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2、16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7、8、10、12、14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8有微弱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化合物3有较强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4.
海藻羊栖菜全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思玉  向俊  汪玉梅  韦霞  冯婵  范倩  张翠仙 《中草药》2019,50(23):5670-5676
目的研究海洋中药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和ODS及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波谱技术(NMR、MS、ORD等)并与文献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羊栖菜全草的5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依次为羽扇豆酮(1)、鲍尔山油柑烯酮(2)、β-香树脂酮(3)、α-香树脂酮(4)、黑麦草内酯(5)、异黑麦草内酯(6)、(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大柱香波龙烯-9-酮(7)、(R)-去氢催吐萝芙醇(8)、24-乙基-4,24(28)-胆甾二烯-3-酮(9)、岩藻甾醇(10)、29-氢过氧基豆甾-5,24(28)-二烯-3β-醇(11)、24-氢过氧基-24-乙烯基胆甾醇(12)、马尾藻甾醇(13)、(24R)-豆甾-5,28-二烯-3β,24-二醇-7-酮(14)、二氢槲皮素(15)、金色酰胺醇乙酸酯(1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单棕榈酸甘油酯(18)、棕榈酸甲酯(19)。结论从羊栖菜全草中分离并确定的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三萜及倍半萜类、高度氧化甾醇和生物碱等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4、7、8、14~19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周期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人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0.1%二甲基亚砜、200μg/mL槲皮素处理24 h、48 h、72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周期,运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kt、磷酸化Akt(p-Akt)、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后48 h,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减少,且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TOR通路阻滞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从而发挥抗骨肉瘤效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地稔药材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ERVO PT-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8min,31% A;28~28.1min,31%A~44% A;28.1~45min,44% A;检测波长255nm,流速1.0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芦丁在10.35~82.80μg·mL-1(r=0.9998),槲皮素在4.05~32.40μg·mL-1(r=0.9997)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09%(RSD=0.87%),槲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97%(RSD=1.00%),3批样品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857~0.933mg·g-1,0.306~0.333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稔药材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7.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多发病和常见病,然而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机制还未明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失衡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关键机制。目前免疫疗法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仍然属于探索阶段,本文就5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其可能机制进行阐述,主要体现在:1抑制免疫反应,抑制T细胞活性与增殖,调节Th1/Th2细胞的比例。2上调Treg细胞的表达,从而增强患者耐受能力。3抑制NK-κB因子并进一步抑制i NOS,减少NO、IL-2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抑制免疫反应作用。4抑制趋化因子的产生如MCP-1、MIP-1α,以此来减轻诱导炎症反应。研究中草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免疫机制对开发新药、发扬传统医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槲皮素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OD480值,反映色氨酸代谢及犬尿氨酸的生成情况;qPCR法检测IDO1的mRNA表达;表达、纯化IDO1蛋白并进行体外酶活性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氨酸和犬尿氨酸的含量变化。结果槲皮素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引起G0/G1细胞周期阻滞;槲皮素抑制色氨酸的代谢;槲皮素能够明显抑制IDO1的体外酶催化活性,但不影响IDO1的表达;外源性添加色氨酸的代谢产物犬尿氨酸可以逆转槲皮素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IDO1的酶催化活性,影响细胞色氨酸的代谢,这可能是槲皮素发挥其抗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槲皮素虽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提高槲皮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许多学者开展了槲皮素的纳米制剂研究,如纳米结晶混悬剂、聚合物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类脂纳米囊等。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研究中,槲皮素纳米制剂均表现出抑制肿瘤生长和侵袭的作用。近年来,利用槲皮素联合化疗药物的纳米制剂也体现了更强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对槲皮素纳米制剂及其抗肿瘤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宫颈癌细胞C33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槲皮素(空白对照、20、40、80 μmol/L),顺铂(空白对照、5、10、15、20 μg/mL)以及两者联合(槲皮素40 μmol/L+顺铂 10 μg/mL)分别作用于C33A细胞24 h和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C33A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33A细胞Cyclin D1、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经过槲皮素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86.92±3.953)%(20 μmol/L组)、(66.54±3.932)%(40 μmol/L组)和 (52.21±2.970)%(8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8.35±1.230)% ;经过槲皮素处理48 h后,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65.19±7.071)%(20 μmol/L组)、(47.04±8.881)%(40 μmol/L组)和 (29.71±6.505)%(8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6.97±1.788)%。;此外,槲皮素40 μmol/L+顺铂 10 μg/mL联合作用于C33A细胞24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31.12±2.835)%; 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17.86±3.182)%,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31.12±2.835)%; 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17.86±3.182)%(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可增加C33A细胞G0/G1期数量,减少S期数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下调C33A细胞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还可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通过下调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C33A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槲皮素通过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可以诱导C33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