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38篇
  免费   1077篇
  国内免费   945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453篇
口腔科学   4922篇
临床医学   3096篇
内科学   560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572篇
特种医学   920篇
外科学   4886篇
综合类   9761篇
预防医学   1394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4027篇
  79篇
中国医学   2864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96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867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968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969篇
  2015年   1097篇
  2014年   1740篇
  2013年   1839篇
  2012年   2187篇
  2011年   2281篇
  2010年   2040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1930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643篇
  2005年   1689篇
  2004年   1365篇
  2003年   1336篇
  2002年   1010篇
  2001年   791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449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61.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因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对我科发生的留置针拔针后出现皮下淤青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以小见大,目前护患沟通、护士的危险预判能力和输液相关事件在护理不良事件中占有重要比例,成为护理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隐患,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及危险预判意识和技巧,严格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根因分析能有效的找出问题,并对先前的不良情况进行改善,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2.
王立 《开卷有益》2015,(3):37-38
<正>保健强身多吃香蕉XIANGJIAO虽然香蕉有某些食用方面的限制,但其丰富的营养,在食物治疗方面亦有重要的价值,以下是香蕉食疗偏方,提供参考:1、增强免疫:饭前吃一根香蕉,一日一次即可,持续食用,会有增强免疫的功效。2、防治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用泡好的茶,掺入捣烂的蕉泥,加入少许冰糖,每日三餐后饮用一杯,须经常饮用。3、防治消化道癌症:每天食用一至四根香蕉,可配合药物起辅助治疗法。  相似文献   
963.
膝关节后外侧角(PLC)是维持膝关节后外侧稳定的复合结构,其损伤通常合并膝关节其它结构的损伤。本文回顾了PLC的解剖、生物力学、受伤机制、合并损伤、损伤分级、临床特征、影像和治疗等方面的文献,并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4.
【目的】研究以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根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方法】选择白木香2种来源的根,考察不同灭菌条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实生苗根以0.01 mg/mL的HgCl2溶液灭菌3 min最佳,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0.1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无菌苗根在添加1.0 mg/L萘乙酸(NAA)和0.8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可达到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结论】获得了2种来源白木香根的愈伤组织;单独使用生长素2,4-D时诱导率较低,添加6-BA后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区根管外细菌的分布范围和活性。方法:临床采集10例需拔除的伴有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牙(实验组)和5例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单根牙(对照组)。所有样本首先经LIVE/DEAD禄R Bac LightTM死活菌染色试剂盒染色,各样本包埋后由根尖向冠方切取5张1 mm厚的切片。每张切片上随机选择3个视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每张切片上根管外细菌的分布情况和细菌的活性。结果:对照组中,牙骨质有较弱的荧光信号,通过设定观察条件,以对照组切片上无荧光信号为基线进行观察。实验组10例样本中,8例样本的根尖区切片的牙根外表面可观察到由显示绿色荧光信号的活菌和显示红色荧光信号的死菌共同构成的根管外生物膜。根管外细菌主要分布于距根尖2~3 mm范围内的根面牙骨质上。在68%的被观察视野中,活菌的绿色荧光的强度强于死菌的红色荧光。结论:根管外生物膜由活菌和死菌共同构成,分布于部分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区牙骨质外表面上。  相似文献   
966.
朱广海 《大家健康》2015,(3):100-101
目的:探讨注射式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技术治疗根尖周病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6例(248颗牙)根尖牙髓周病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Ⅰ组82例(113颗牙)采取热牙胶垂直加压治疗,Ⅱ组84例(135颗牙)采取注射式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技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166例患者展开随访,Ⅰ组成功率达92.92%,ⅠI组成功率高达99.26%。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与注射式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对治疗牙髓根尖周病具有显著效果。相对来说,注射式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技术效果更加,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探讨全口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牙周病伴咬(牙合)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口SRP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口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牙周指标和咬(牙合)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指标及咬(牙合)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全口SRP联合咬(牙合)创伤牙位咬(牙合)调整治疗牙周炎伴咬(牙合)创伤可显著改善牙周炎症和咬(牙合)状况,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比较常规椎弓根螺钉(CPS)与新型可灌注椎弓根螺钉(NPPS)固定术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我院收治的85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NPPS+PMMA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CPS+PMM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单椎体骨水泥用量及术前、术后12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固定节段Cobb角度、椎间隙髙度、椎体变形指数、固定节段的上终板凹陷角度、固定节段上位相邻椎体的下终板凹陷角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单椎体骨水泥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椎间隙髙度、椎体变形指数、下终板凹陷角度均显著下降,固定节段Cobb角度、上终板凹陷角度均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ODI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NPPS+PMMA在改善患者ODI评分上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症患者采用丘脑底核背外侧部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50例帕金森症患者进行丘脑底核背外侧部电刺激手术,分别观察术后30 d和180 d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0 d,运动能力0级恢复18例(36.00%),日常生活能力100%恢复20例(40.00%);术后180 d,运动能力0级恢复24例(48.00%),日常生活能力100%恢复26例(52.00%)。结论给予帕金森症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0.
杨利斌  杨素敏  侯文根  路坦 《重庆医学》2015,(35):4972-4974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髂骨)。术后卧床休息6~12周,持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18个月。结果随访12~43个月,有1例形成窦道,双侧形成脓肿,经再次手术切除窦道、清脓后愈合,植骨块无移位,结核病灶均愈合;13例有神经症状者基本恢复;31例术后随访未见椎体滑移,椎体高度、后突畸形矫正及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植骨于术后5~9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和充分脊髓神经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坚强的三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