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8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4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9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46篇
内科学   40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7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21篇
综合类   3504篇
预防医学   45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61篇
  68篇
中国医学   973篇
肿瘤学   18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744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604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背景:虽然椎间cage已被广泛应用,但关于人类脊柱cage内所含组织的组织学资料却很少报道。本文旨在描述从人体取出的、临床失败的椎间cage内容物,以及关于cage内植骨类型对骨质存活的影响。方法:对78枚取自48例患者体内的cage进行分析:其中碳纤维cage8枚,金属螺纹cage70枚。有植骨资料的67枚cage中,56枚为单纯移植自体骨,6枚为局部自体骨加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4枚为同种异体骨植骨,1枚单纯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导致取出cage的原因包括融合不良、cage位置不良或术后移位、脊柱损伤(融合节段的压缩骨折)、腰痛、进行性椎关节退变强直、神经根受压和(或)感染。cage置入时间平均为22个月。对每个包埋在cage中心的部分进行不脱钙切片观察,对被存活骨、坏死骨、纤维软骨、透明软骨、纤维组织及移植替代物所占据的邻近区域进行直观评估。碎屑微粒通过半定量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在78枚中有71枚cage内容物显示有组织学存活的骨组织,有血管长人证据,说明移植骨已融合。存活骨所占的区域范围平均为44%(范围,0%~80%)。虽然有些cage中有相对较大的皮质植骨块,但仅有微弱的新骨形成迹象。在这些cage中,纤维软骨成分占50%。失败cage的植骨块间存在小的纤维软骨缝隙,提示cage松动。另外,78枚中有31枚cage发现植骨区域内有≥5%的范围被透明软骨占据,这可能是来源于椎体终板或小关节面。结论:本研究并非检验cage及植骨的效果,而是通过研究透明软骨及纤维软骨在这些失败病例中的发生率,来说明植骨及植骨部位的准备对最大限度地提高植入骨融合的重要性: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4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日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个社会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给医学及社会带来的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一词最早于 1885年由Pronmer首先提出。其定义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 (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的绝对减少 ,从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一组疾病[1] 。而1999年 10月 2 2日通过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 )》 ,中 ,将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定义为 :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 (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 ,皮质骨多孔、变薄 )为特…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SF)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为临床应用和离床活动指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具冻存的新鲜尸体,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脊柱的骨密度(BND),取胸腰段脊椎(T_(12)~L_2 12具,L_1 6具)随机分成三组:PVP组、PSF组(T_(12)L_2)和正常对照组(L_1),每组6具。PVP组和PFS组实验椎体均制成骨折模型,PVP组给予经双侧椎弓根注入低粘度的含显影剂骨水泥各2.5mL。PSF组于T_(12)、L_2椎弓根置入钉棒系统固定,测试并比较两组和对照组静态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PVP组骨水泥分布面积皆大于50%,其平均最大抗压强度与刚度分别为(2645±478)N,(117±81)N/mm;PSF组平均最大抗压强度与刚度分别为(1862±620)N,(125±33)N/mm。两组比较平均最大抗压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大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PMMA,其抗压强度优于椎弓根钉方法,对于轻度骨质疏松者尤为适用。PVP术后患者可早期(3~5d)下床活动,而PSF术后患者离床活动时间可适当延后。  相似文献   
44.
熊勤  王咏梅 《现代护理》2006,12(28):2709-2710
目的探讨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胸椎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3例胸椎人工椎体置换术患者围手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胸腔积液2例,重新行闭式引流后消失。术后23例患者获得6~7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4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因全身转移死亡,但死亡时均未出现截瘫情况。X线及CT复查椎体无脱出,移位,植骨融合良好,肿瘤局部复发5例,复发率21.7%。结论妥善全面的围手期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组和椎体后凸成形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  相似文献   
46.
微创TLIF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椎间孔椎体问融合术(T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2001年由Whitecloud等[1]报道以来,已引起许多脊柱外科医生的广泛关注.相比传统的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TLIF具有术后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可早期恢复活动等特点.Lowe等[2]报告采用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40例,术后随访3~3.9年,85%的患者效果优良,2/3的患者日常活动无困难(术前低于10%),术前因腰痛不能工作的10例患者有8例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47.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因具有微创、快速止痛、即刻稳定、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已备受亲睐。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笔者应用PKP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新鲜胸腰椎骨折25例29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性,19岁,主因骶尾部肿物手术后1年,进行性增大3个月以“骶骨肿瘤术后”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收入院。患者于1年前,曾于当地医院以“骶骨肿瘤”(图1)行“骶骨肿瘤刮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骶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入本院后,  相似文献   
49.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及3h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人骨水泥1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各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一过性血液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50.
患 女性,48岁,因腰部外伤后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30h,以L4椎体Ⅴ度脱位伴不全瘫由外院转入。患于蹲位被一辆汽车自后方撞伤腰部,当时神志清醒,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影像学检查并导尿后转入我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