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自制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设计制作一套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并在该定位器的X线探测器的固定板上装置一条长5mm,直径0.8mm的金属条。采用X线牙片机和ODIS-I型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对20人次拍摄20对平行投照根尖定位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0对牙片中金属条测量值的一致性及目标牙根尖到金属条近中端的距离和角度关系的一致性。结果 等效性检验显示20对定位片的金属条测量值与金属条实际长度、直径均元差异(P<0.05),且两种测量方法下,金属条长度与直径和金属条近中端点与目标牙根尖的连线距离及角度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结论 这套数字化根尖片平行投照定位器重复性好,可比性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2.
目的:测量口腔常用X线检查片的辐射剂量,评估其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方法:使用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器芯片和ART-210型头颈部体模测量根尖片、曲面体层片、头影测量片和锥形束CT片的有效剂量,结合天然本底辐射剂量,评价所测片位的辐射剂量水平。结果:各检查片位的有效辐射剂量如下,全口根尖片为72.32μSv,曲面体层片为10~23μSv,头颅正位片为1~5μSv,头颅侧位片为1~3μSv,锥形束CT为249.1μSv。结论:口腔常用X线检查具有相对较低的辐射剂量,锥形束CT的使用要有严格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0例需行翻瓣术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40颗下颌磨牙),术前进行根尖片及CBCT检查,对根分叉病变进行诊断及分度,测定垂直骨丧失、水平骨丧失、根分叉区骨缺损近远中向距离、根柱长度等相关参数,对病变牙进行翻瓣术清创,同时术中对根分叉进行探诊。结果:40例患者,术中共发现存在73个根分叉病变,其中0度5个、Ⅰ度15个、Ⅱ度41个、Ⅲ度12个,分别占6.85%、20.55%、56.16%、16.44%;CBCT检查共显示70个根分叉病变,根尖片检查共显示63个根分叉病变,CBCT对根分叉病变的检查阳性率为95.89%(70/73)、根尖片检查阳性率为86.30%(63/73),CBCT检查阳性率高于根尖片检查(P<0.05);CBCT检查与术中实际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对根分叉病变的准确分度诊断的敏感度为95.59%(65/68)、阳性预测值为92.86%(65/70)、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根尖片与锥形束CT运用于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纳入的9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复查时采取根尖片与锥形束CT检查,观察治疗后患者根尖病变情况及病变变化.结果 共90例研究对象,经过根尖片检查发现根尖病变有57例,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比数字化根尖片和普通根尖片在评价牙齿长度及牙根吸收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颗上颌恒中切牙建立体外牙根吸收研究模型.模拟牙根吸收前、后的情况,分别从6个投照角度拍摄普通根尖片和数字化根尖片.分别统计数字化根尖片和普通根尖片反映牙齿实际长度和实际牙根吸收的差异.结果 在同一X线投照角度下,数字化根尖片与普通根尖片的影像长度误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牙根吸收误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数字化根尖片下的牙齿影像长度比普通根尖片更接近实际的牙齿长度.数字化根尖片与普通根尖片在对牙根吸收的测量诊断上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补肾固齿丸促进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牙槽骨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33例GTR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常规进行术后维护,一组在常规进行术后维护后给予补肾固齿丸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摄数字化X光根尖片.借助治疗前后拍摄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应用ODIS-Ⅰ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测量牙槽骨吸收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补肾固齿丸治疗组患牙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表明比常规进行术后维护有更明显的牙槽骨再生.补肾固齿丸治疗组患牙的治疗前后牙槽骨吸收率的变化(即牙槽骨增长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常规术后维护组治疗前后的牙槽骨虽然有所增长,但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有促进引导组织再生术牙槽骨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估利用数字化根尖片作为种植术前骨质测量手段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根尖片术前测量上下颌、前后区共257例种植牙位的植体颈部、中部、根尖部骨密度值,对比术中术者评估的Lekholm和Zarb颌骨分类及植入扭距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下颌后牙骨密度93±12高于上颌前牙、上颌后牙及下颌前牙83±28、80±23,81±14(P<0.05),后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类骨平均骨密度值(63±5)显明低于其它三类(93±32,90±21,85±24)(P<0.05).除颈部骨密度值与植入扭距中度相关外(r=0.6734,P=0.0325),骨密度与骨分类、植入扭距间无明显相关.结论:数字化根尖片量化评估种植区骨质量精度不足、敏感度差.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影响数字化X线根尖片摄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Kodak 2100数字成像系统,对200例患者的218颗牙齿行根尖片拍摄。结果:与传统的X线根尖片胶片摄影技术比较,数字化摄影技术在曝光时间上减少80%~87%,218张根尖片质量评价:甲级172张,乙级21张,丙级25张。结论: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X线根尖片摄影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比锥形束CT(CBCT)与数字化根尖片(DR)对根折诊断的准确性,评价是根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症状怀疑为根折,并最终确诊的患牙50颗。经由两名有临床经验的牙体牙髓科医生及一名放射科医生共同对其DR根尖片和CBCT进行阅片得出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在根折诊断上的差异性和准确度。结果:50颗根折患牙,CBCT检出率100%,DR检出率20%。 CBCT与DR在根折诊断的准确性上有显著差异。结论:相对于DR,CBCT在根折诊断的准确度上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3D打印头颅模型用于口腔放射科X线根尖片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名志愿者,随机平均分配至3 D打印教学组和对照组。经口腔放射科带教老师实操演示,对10名志愿者进行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拍摄方法的教学。3D打印教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3D打印模型的教学环节,两组志愿者教学时长均为2 h。收集志愿者1周内所拍摄的上颌磨牙区根尖片并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志愿者根尖片拍摄质量。结果:3D打印教学组拍片成功率为83.1%,高于对照组7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上颌磨牙区,失败原因最多见于投照区域不当,其次为水平投照角度不当、牙片摆放错误,最少见为垂直投照角度不当。结论:3D打印模型应用于口腔放射科教学之中可有效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上颌磨牙区根尖片的拍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