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1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26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6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71篇
内科学   674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295篇
外科学   1277篇
综合类   1679篇
预防医学   436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575篇
  3篇
中国医学   967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寰枢椎后路二种内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颈椎标本6例,损伤齿突基底部,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失稳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再在失稳模型上对每具标本进行两种内固定:C1椎弓根螺钉 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内固定系统,C1椎板钩 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钩内固定系统,测量二种不同固定方法的寰枢椎三维运动范围,比较两种状态下的寰枢椎稳定状况。结果:C1椎弓根螺钉 C2椎弓根螺钉的钉棒内固定与C1椎板钩 C2椎弓根螺钉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无显著性差异,左右旋转C1椎弓根螺钉组优于C1椎板钩组。结论:两种寰枢固定方法:C1椎弓根螺钉 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抗左右旋转方面较C1椎板钩 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优越,临床上应优先选择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当C1椎弓根过于细小时可选用C1椎板钩 C2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优化体外培养细胞的外源基因转染方案。方法采用磁性微粒联合脂质体,将重组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AAV-IRES-GFP)外源DNA定向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外源基因的表达,比较不同转染条件及DNA载量的细胞转染效果。结果DNA与Combimag按1:1的比例混合转染可以得到很高的转染效率,过高的DNA载量使转染效率减低。结论利用磁转结合脂质体可使低剂量的DNA达到快速、简便和高水平的转染。  相似文献   
103.
枢械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海波  寇庚 《解剖学杂志》1997,20(4):305-309
作者对180例于燥区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 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量枢椎水平的横突孔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内就枢状突测量之临床意义以及诼椎动脉管外倾角和后倾角在诊断临床推动脉疾患者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利用Unigraphics(UG)三维重建技术寻找枢椎侧弓螺钉安全钉道的经过,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对4例干燥和8例新鲜枢椎行CT扫描, UG软件重建虚拟实体,利用3.5 mm虚拟螺钉模拟进钉,寻找安全钉道经过的特征标记点.以此为基础,测定57例干燥枢椎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与上倾角(AutoCAD环境)及进针点距峡部及下关节突外缘的距离(手工测量).结果:模拟发现横断面安全钉道经过前弓中宽后界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界的外中1/3交界,矢状面经过前弓中宽后界中部及前界中宽与上关节突下界交界处.对另57例干燥标本进行测量发现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为左/右=(10.94±6.53)°/(11.95±2.82)°,上倾角为(13.31±5.44)°/(14.45±3.80)°,在大多数标本椎板后下方有一突起的骨嵴 (左/右=84.2%/84.98%) ,进针点多位于这一骨嵴线上(左/右=87.5%/84.9%).进针点距离下关节外侧缘左/右=(6.71±1.33)mm/(6.28±1.48)mm,距离后弓左/右=(9.93±1.38)mm/(8.47±1.70)mm.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的安全钉道在横断面经过横突孔区域(侧弓前份)中宽后界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界的外中1/3交界,矢状面经过后方中宽中部及前方中宽与关节突下界交界处,不同侧别间及不同个体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5.
该研究首先阐述了婴儿培养箱消毒的重要性,然后从臭氧的消毒机理展开讨论,根据婴儿培养箱的结构特点和臭氧消毒的优势,结合临床应用得到臭氧消毒的实现原理,提出一种外置注入式婴儿培养箱消毒装置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通过在婴儿培养箱箱体外安装一套消毒装置,利用该装置中的电子臭氧发生器现场制取臭氧消毒气体,经输气管将臭氧消毒气体注入婴儿培养箱箱体内,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作用下达到消毒的目的,为婴儿培养箱消毒提供了一套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臭氧消毒方法,且该消毒装置具有设计合理、创意新颖、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消毒无死角、无二次残留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6.
总结李春红教授运用“六经病欲解时”思想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李教授认为,“六经病欲解时”是疾病加重或向愈的关键时间节点,是临床辨治不寐的有效抓手,其精髓在于通过“时间节点”快速定位病变经。李教授指出,不寐的发生是三阴三阳开阖枢转化失调所致,其确立精准定位六经、开阖转枢气机的治疗方法,以伤寒经方加减化裁,对于本病多经合病的情况选择分时服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β1)、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血清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1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TGβ1、IFI16、TTR水平,采用Spearson秩相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血清ITGβ1、IFI16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T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与血清ITGβ1、IFI16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TTR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ITGβ1>2.38 ng/ml、IFI16>24.39 ng/ml、TTR≤315.08 mg/L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无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arve,AUC)为0.861,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0.782、0.813、0.79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1.82%。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TGβ1、IFI16表达明显升高,血清TTR表达水平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8.
脑血流图转颈试验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荣  王红 《中原医刊》2001,28(5):57-57
阻抗脑血流图是一种观察生物器官中血流供应强度,血管紧张度及动脉壁弹性的生物物理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应用脑血流图诊断脑动脉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 目前转颈试验是临床脑电阻图中常用来测定椎-基底动脉功能试验之一。试验方法是将头部最大限度地转向左或右侧90°,供以观察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状态。根据脑血流图能间接反映脑部供血情况,对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将我院近年来已经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50例颈椎病患者及对照组50例脑血流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第一组…  相似文献   
109.
患者 ,女 ,4 5岁。因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2d ,于 2 0 0 1- 0 5- 2 9入院。患者于 2d前因所乘坐的三轮车翻车后摔落于地 ,头部着地 ,当即昏迷 ,醒后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双上肢麻木。急诊于当地医院 ,行常规颈椎X线片检查 ,诊断为枢椎骨折脱位 ,给与头颈部制动后转来我院。查体 :BP18/ 13 7kPa ,呼吸心跳平稳 ,头颈前倾 ,颈枕部触痛 ,头部活动障碍 ,双上肢皮肤感觉迟钝 ,左上肢肌肌力Ⅳ级 ,Hoffmann征阳性。颈椎X线片示 :枢椎椎弓根骨折 ,椎体完全脱位 ,位于颈 3椎体前方 (图1)。明确诊断后行颅骨牵引复位治疗。最初牵引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基因转梁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II(MHC-II)的影响,方法:将IL-2基因质粒DNA导入人卵巢癌细胞系(3AO),用逆转录PCR(RT-PCR)观察转梁后3AO细胞IL-2mRNA表达,细胞免疫化学SP法观察细胞增残和MHC-II表达,原位末端标志法观察凋亡,结果:显示3AO细胞转梁60h后可表达IL-2mRNA,增残细胞核抗原表达减弱,MHC-II抗原表达增强,未观察到凋亡改变.结论:IL-2基因导入3AO细胞可通过抑制瘤细胞增残,增加MHC-II抗原表达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