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40篇
预防医学   200篇
药学   354篇
中国医学   168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拔毒散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szechuensis Matsuda的全草,在云南作为常用中药王不留行习用品种,又名小拔毒、迷马庄、小粘药等,主要分布于滇、黔、川等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南地区。《滇南本草》记载“王不留行,一名拔毒散。味苦,性寒,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溃散”[1]。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莉、妇女闭经以及疔疮、肿毒、跌打损伤等[2]。拔毒散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3~5],为了进一步探明其有效成…  相似文献   
72.
柴胡饮片古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柴胡品种和功效的历史演变,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的历史沿革方面,概括了柴胡饮片的本草研究;从不同地区柴胡的有效成分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化学成分的影响,阐述了柴胡饮片的化学成分研究;从柴胡的中枢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抗炎作用,抑菌及抗细菌内毒素作用,抗肿瘤及抗辐射作用,防醉作用,对腺苷酸环化酶的双重调节作用,抗胃溃疡作用,降血脂及利胆作用等方面,总结了柴胡的药理作用.对柴胡及其炮制品的规范化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对其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蒙药旺拉嘎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传统蒙医学所用的"旺拉嘎"不尽相同,其基源植物有1科7属22种,经考证,正品旺拉嘎应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B.Rown.,朝格达格拉格巴为红门兰Orchis incarnala L.,淖得劲拉格巴为凹舌兰Coeloglossum viride (L.) Hartm.,日易萨拉格巴为宽叶红门兰Orchis latifolia L.,特得仍拉格巴为丝叶玉凤花Habenaria sagittifera Reheib.;次品旺拉嘎为授草Spiranthes lancea (Thunb.) Backer、裂瓣角盘兰Herminium alaschanicum Maxim..  相似文献   
74.
泽兰和佩兰的本草考证与紫外光谱法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灵秀  罗集鹏 《中药材》2005,28(7):549-551
本文对泽兰与佩兰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表明,古代多数本草记载的泽兰,其形态特征"茎方,节紫色"、"茎秆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地笋……即泽兰根也"及生境"生水泽中及下湿地",与今之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及毛叶地瓜儿苗L.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相符,古今应用基本一致.现今使用之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与古代本草记载之"生下湿地,叶似泽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的"兰草"相一致.古今应用亦一致.泽兰与佩兰的零阶、一阶及二阶紫外光谱差异显著,易于鉴别.  相似文献   
75.
《本草纲目》中食疗文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仅对本草学有卓绝贡献,对饮食疗法亦有很高见解。《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属常用食物或作食用者就达518种之多,其中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了亦食亦药的品种和药膳方,内容丰富多彩。今就《本草纲目》食疗文献作一探讨。1、对选择主副食的指导作用人们生活不断提高,多注意对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水、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等营养素的摄入。吃精弃粗,各种强化食品的出现,随意吃喝,难免造成不合理营养之弊,病态肥胖则是极好之例证。若从《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谷类果类及荤食诸类的亦食亦药品种,就可以…  相似文献   
76.
<正>1汉代本草概况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1.1综合性本草类《药论》,西汉·公乘阳庆传,见《史记·仓公列传》。《神农本草经》3卷,见《隋志》,张华《博物志》。《神农本草经》4卷,见陶弘景《集注序》。《神农本草经》4卷,《雷公集注》,见《隋志》。  相似文献   
77.
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 Benth.为唇形科植物,全草具有类似生姜的气味,故称姜味草。本品始载明朝《滇南本草》,是云南常用中草药,资源丰富,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嫩枝叶作药茶还可预防感冒。有关文献报道含有挥发油,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丰富的姜味草资源,本实验研究了其非挥发性部分的化学成分。从姜味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6个成分,  相似文献   
78.
每一学科都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正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石。本草本草学、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就是中药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对“中药学”的解释为近代中药学科的通称,中国药学古称“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本草”或“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这样的解释令人难以满意。下面是笔者对这几个概念的检索(见表1)和探讨,请雅正。  相似文献   
79.
李万庆 《陕西中医》2005,26(8):840-841
本草从新一书,为清代吴仪洛所撰写。全书共十八卷,采录药品七百二十多种。是在清代汪昂所编《本草备要》的基础上加以重订而成的药物学著作。纵观全书,与其它药物学著作比较,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80.
勿将委陵菜混作翻白草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811-812
翻白草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 .的干燥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消肿。近年来文献报道,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1 3] ,这些信息使民间糖尿病患者大量自购翻白草代茶饮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现翻白草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及全身奇痒、口唇肿胀、皮疹等过敏反应[4 ] ,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故对此地区翻白草的品种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所用翻白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