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43篇
预防医学   200篇
药学   357篇
中国医学   169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鲜竹沥被中医誉为“痰家圣剂”,具有清热化痰、开窍定惊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痰黄气促、中风痰盛等证。其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是实现其工艺现代化和质量标准化的关键。笔者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对鲜竹沥进行本草考证,梳理鲜竹沥的药用历史沿革,对比其传统与现代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基于历史文献记载,提出鲜竹沥传统及现代炮制工艺尚存在诸多问题,传统工艺产量低、生产工艺较为粗放,不能满足大规模绿色制造的需求。目前关于鲜竹沥基原、品种及炮制工艺对比研究的文献较多,但大多仅限于化学成分方面,未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鲜竹沥的药理药效也多限于镇咳祛痰方面,鲜有其他药理药效的相关报道。综上分析,建议后续研究工作可从5个方面进行:①正本清源,丰富和完善鲜竹沥的用药资源;②规范鲜竹沥的炮制工艺,建立相关质量标准体系;③阐明鲜竹沥药理作用机制,加强鲜竹沥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④传承古法炮制,研究开发鲜竹沥专用制造设备,规范生产操作规程;⑤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中药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中华本草》所收录中药进行一一筛选,以“来源”项下为花、花序、花托、花蕾、花柱等的中药名称纳入数据库,并将纳入的中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华本草》可外用花类药材的性味归经、毒性、外用功能、用法、用量等信息及花类中药临床使用前处理方式与方法与作用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华本草》共明确记载外用功能的花类中药有127味,来源最多为花(95种,占比74.80%)。性味多寒凉(72种,占比56.69%),药性全面,临床一花可治疗多种疾病或一种疾病多种花类药物联用治疗。外用用法多种多样,临床使用前处理方法主要为捣敷、研末敷及研末调敷。部分花类中药临床外用功能与主治存在差异,导致花类药物虽作用强大但临床使用较为复杂且很难规范其外用功能与主治。花类中药外用主治疮疡等皮肤病,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多种领域。统计发现部分花类中药记载不规范,外用用量不明确,大部分为外用适量。结论 花类药材临床外用应用广泛且数量总体较大,但花类药材的外用功能、用法用量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3.
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与现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异名山漆、金不换、(《纲目》),血参《医林篡要》,参三七(《本草便读》),田三七、田漆(《伪药条辨》),田七(《岭南采药录》)。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其性平无毒、甘微苦温。能止血散淤,消肿定痛。主治体内外各种出血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三七成分的深入研究,其开发利用价值日益被国内外所重视,现代临床应用更为广泛,现将三七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4.
当归,又名乾归,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本草新编》中有云:“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入心、脾、肝三脏。”具有调经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5.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莱的根或全草。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除湿、健胃消食。《名医别录》谓:“主蠼螋溺疮。”《滇南本草》谓:“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本草纲目》谓:“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  相似文献   
106.
中药“浙八味”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玄参、麦冬、延胡索”这8味浙江地区道地药材,具有品质稳定、临床效果佳等特点。中药“浙八味”历史悠久,根据历史史籍的记载,“浙八味”作为浙江省道地药材种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新昌县志》记载:“白术出十四都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随着历史的发展,浙江道地药材的品类己远不止八种,而“浙八味”也不仅仅指上述八味药材,而是指以“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玄参、麦冬、延胡索”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7.
深山天麻真是奇,神仙播种地下生,果实成熟见其踪,凡人无法能栽种。天麻无叶,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来养活自己。天麻无根,自身不靠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那它如何生存?民间久有栽培之意。但不知何故"天麻仙人脚,不能家栽,栽了就会飞",于是就有了"天麻会走,种下没有"的民谚。  相似文献   
108.
地榆的历史沿革 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云:“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一茎长直上。”李时珍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载:“今处处平原川泽皆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综合历代本草关于地榆的记载,并结合“江宁府地榆图”的特征看,古代所用地榆即是现今的地榆,而“衡州地榆”似为长叶地榆。《药物出产辨》云:“地榆产于广东北江、星子连州,湖南、湖北亦有出。”本品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症。  相似文献   
109.
正"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是我国南朝历史上著名道教思想家陶弘景的名句。当时,他毅然放弃所有名利,决定在江苏句容茅山隐居,并用此诗来答复梁武帝为何退隐山林的诏问。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博学多才,地位显赫,却将大半生隐迹于山林。他用40  相似文献   
110.
聂难 《现代养生》2014,(8):20-20
菠菜,是一年四季各地都有的常见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鲜嫩可口。菠菜所含的营养不仅种类众多,且大部分营养的含量要比其他蔬菜多好几倍,因而被称为"营养的宝库"。中医认为,菠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等功效。《食疗本草》认为菠菜"利五脏,通胃肠热,解酒毒。服丹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