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4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964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9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23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541篇
内科学   75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035篇
特种医学   6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72篇
综合类   3334篇
预防医学   323篇
眼科学   265篇
药学   998篇
  13篇
中国医学   596篇
肿瘤学   637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川芎嗪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低剂量组(25 mg·kg-1)、川芎嗪中剂量组(50 mg·kg-1)、川芎嗪高剂量组(100 mg·kg-1),每组15只,采用改良的Rivlin法建立小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川芎嗪干预14 d后,采用脊髓损伤评分标准(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法及斜板实验对小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脊髓匀浆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情况,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数目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补体C3蛋白的表达。川芎嗪治疗组对于小鼠脊髓损伤后的后肢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川芎嗪高剂量组BMS评分及斜板实验评分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川芎嗪高剂量组脊髓匀浆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川芎嗪治疗后脊髓形态有恢复,尼氏体数目明显增加且形态规则,神经元丢失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GFAP、C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综上,川芎嗪能促进脊髓损伤后小鼠运动功能的改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胶质瘢痕的过度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92.
探讨小续命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氟代柠檬酸(FC)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续命汤组、小续命汤+FC组、小续命汤+Vehicle组,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的神经行为学变化和脑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亚显微结构,免疫荧光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荧光强度,免疫印迹法测定脑组织GFAP、TSP1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小续命汤组、小续命汤+FC组和小续命汤+Vehicle组均可减轻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模型组大鼠病理改变明显,小续命汤组、小续命汤+FC组和小续命汤+Vehicle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较轻;模型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亚显微结构肿胀明显,小续命汤组、小续命汤+FC组和小续命汤+Vehcile组可保护星形胶质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组GFAP、TSP1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量较假手术组表达增加,小续命汤组、小续命汤+FC组和小续命汤+Vehicl...  相似文献   
93.
原代培养的人胎脑胶质细胞可自发分泌IL—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制备人胎脑胶质细胞(Human fefal glicyte HFGC)的胰酶(0.2%)-EDTA(0.02%)消化方法对HFGC进行原代培养,分不同时相收获上清,并对其上清进行IL-6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3(第1-3天)、d1-d7,d4-d7,d8-d12 4组上清IL-6含量分别为46.68u/ml,30.80.u/ml,8.85u/ml,6.70u/ml,各组均显示明显的IL-6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关系,用含20%d1-d7上清支持IL-6依赖株MH60.BSF-2细胞生长体外长期传代培养120小时,细胞增殖9.6倍,倍增周期为35.82±4.18小时。提示原代培养的HFGC在无任何刺激情况自发分泌IL-6。  相似文献   
94.
哺乳动物的大脑是一个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超过1×1014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的器官。神经元是一组异质的电活性细胞,形成大脑复杂电回路的框架。然而,神经胶质细胞约占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所有神经细胞的一半,主要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OL)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提供营养支持。近二十年来,“三联突触”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概念强调星形胶质细胞是突触的组成部分,并在接受神经元信号后以反馈方式调节神经元活动。自此,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触调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质性的修改。本综述总结了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和OL谱系细胞)如何影响和重塑大脑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最新重要发现。我们的综述强调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串扰的细胞和分子方面,并提供了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异常突触通讯如何导致神经病理学的额外信息。  相似文献   
95.
癫痫发病率高,影响各年龄层次,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都是根据已知的以神经元为中心的机制研发,但有约1/3的患者对现有药物的治疗无效。因此,有必要对癫痫产生和持续的其他替代和补充机制进行研究。神经炎症,广义上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激活。研究发现,神经炎症促进癫痫的发生,但参与该病理生理过程的特定细胞尚不清楚。小胶质细胞是大脑的主要炎症细胞。因为既往研究使用的方法对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较低,或者存在固有的混淆,所以小胶质细胞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使用一种选择性靶向小胶质细胞的方法(以避免上述副作用),我们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在限制化学惊厥、电性和高热性癫痫发作方面有广泛有益作用,并进一步发现小胶质细胞对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成人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愈后。方法:报导1例成人MOG抗体病和抗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病例,并以“MOG、NMDAR”为关键词在CNKI、Sinomed数据库及PubMed(建库至2021年4月)检索中英文文献,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病例总结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5例成人病例,男性9例,平均始发年龄34.7岁,13例呈复发缓解病程,平均复发间隔时间14.4月;首发症状以头痛、抽搐、发热多见。15例患者共有39次发作事件,急性发作临床症状以头痛、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最常见。根据抗NMDAR脑炎及MOG抗体病的诊断标准,39次发作临床分型为:MOG抗体病1例次,抗NMDAR脑炎4例次,未定型10例次,重叠型24例次。共收集到急性发作期头颅MRI影像33次,异常32例次。皮质受累32例次、脑干12例次、放射冠8例次、视神经7例次。所有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均敏感,5例患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8例患者加用二线免疫抑制剂。15例患者中有2例中断治疗,1例遗留双眼视物模糊及被害妄想,1例遗留右眼视力下降,其余13例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11例,2分2例。结论:成人MOG抗体病和抗NMDAR脑炎叠加综合征并不少,多见于男性,大多呈复发缓解病程,发作期症状以头痛、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多见,头颅MRI阳性率高,主要累及皮质、脑干、放射冠、视神经,所有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敏感但大多需要2种以上的免疫治疗且易反复,可能需要更强或更长时间的免疫治疗。建议抗NMDA受体脑炎或MOG抗体病患者同时进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及MOG抗体的检测,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探讨脊髓损伤后脊髓的自身保护机制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损伤脊髓碱性成纤维细胞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1d损伤脊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明显增高,7d达到高峰,14d末回落,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则在1-14d内呈进行性增高趋势,两指标相关性显著(r=0.777,P=0.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细胞胶质化对脊髓的再生和自身修复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脊髓本身存在自身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少突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JAK2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用分离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分别作用于培养的PC12细胞,于不同作用时相点在观察PC12细胞突起变化的同时检测PC12细胞内JAK2mRNA的表达JAK2蛋白的磷酸化。结果 在给予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处理后10min,JAK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但处理12h后,其表达虽较处理10min及4h有显著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JAK2蛋白的活性较低,但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加入后,JAK2蛋白很快便被磷酸化而激活,到处理后12h,激活的蛋白呈较处理10min有显著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对其影响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作用于PC12细胞时可调节PC12细胞JAK2的表达与激活,这种表达与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介导少突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分化过程中中对GFA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定性、定量检测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GFA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NDGA处理后,瘤细胞GFAP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NDGA具有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GFAP基因表达的作用,推测GFAP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NDGA诱导胶质瘤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多种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2例手术切除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p21ras及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组织PCNA标记指数(PCNALI)为55.6±15.5,p53、p2lras及EGFR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6%、52.3%、42%,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CNALI及EGFR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相关(P<0.01),p53、p21ras蛋白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无关(P>0.05).星形细胞瘤中PCNALI与EGFR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p53、p21ras表达相关(P<0.05).结论 p53、p21ras、EGFR异常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相关,PCNALI是评估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