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51篇
  免费   8871篇
  国内免费   3277篇
耳鼻咽喉   981篇
儿科学   2027篇
妇产科学   1794篇
基础医学   3814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24481篇
内科学   13537篇
皮肤病学   653篇
神经病学   4869篇
特种医学   37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2篇
外科学   10171篇
综合类   48547篇
预防医学   11964篇
眼科学   892篇
药学   18402篇
  436篇
中国医学   5796篇
肿瘤学   13834篇
  2024年   1448篇
  2023年   5853篇
  2022年   5101篇
  2021年   6385篇
  2020年   5906篇
  2019年   5800篇
  2018年   2635篇
  2017年   4467篇
  2016年   4634篇
  2015年   4764篇
  2014年   8084篇
  2013年   7524篇
  2012年   8754篇
  2011年   8980篇
  2010年   8630篇
  2009年   8137篇
  2008年   10137篇
  2007年   8876篇
  2006年   7549篇
  2005年   8218篇
  2004年   6448篇
  2003年   6319篇
  2002年   4502篇
  2001年   3925篇
  2000年   3019篇
  1999年   2208篇
  1998年   1861篇
  1997年   1549篇
  1996年   1252篇
  1995年   1182篇
  1994年   838篇
  1993年   491篇
  1992年   405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276篇
  1989年   29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张瑾  张超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2):1189-1192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进步,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获得延长,但是HCC骨转移发生率则显著升高,HCC骨转移的筛查与诊治已成为全球性热点与难点问题。明确HCC骨转移的致病机制有助于临床肿瘤筛查及诊疗手段的提高,血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HCC骨转移的主要致病机制,骨微环境使得HCC骨转移持续发生。明确HCC骨转移的预后因素有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但目前尚未就HCC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达成共识。本文就HCC骨转移分子病理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保留阴茎头手术在治疗≥2 cm的早期阴茎鳞癌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17年7月69例早期阴茎鳞癌(≤T_(1a)N_0)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保留阴茎头手术,33例行阴茎切除术(阴茎部分切术或阴茎全切术)。结果:36例行保留阴茎头手术组患者的肿瘤平均直径为3.16(2.0~6.0) cm,平均肿瘤厚度为0.89(0.5~2.0) cm;33例行阴茎切除术患者的肿瘤平均直径为3.56 (2.0~6.0) cm,平均浸润深度为1.89 (0.6~4.0) cm。69例患者随访10~102个月,平均42个月,保留阴茎头手术组有5例患者分别于术后40 d、2、4、7、9个月出现原位肿瘤复发,分别再行阴茎头全切除、保留阴茎头手术、阴茎部分切、保留阴茎头手术及保留阴茎头手术后,随访54、34、39、70个月及66个月后未再复发。阴茎切除手术组无局部复发病例。69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保留阴茎头的阴茎肿瘤手术治疗≥2 cm的早期阴茎鳞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讨论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水平进行分组,APG≥11.1 mmol/L为观察组;APG<11.1 mmol/L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大,日后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减少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8.
脑梗死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除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关联外,还与过度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急性心脏病等有关,可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与时间窗有关,且需依据其病理周期设计对应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死率与致残率。因此,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显得极为重要。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脑梗死尚缺乏敏感性,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为功能性成像,可有效观察病灶特征、神经纤维束形态等[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DTI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分析Cys 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验在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9例原发性高血压疑似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99mTc-DTPA(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清除率为标准,将1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肾损伤组与对照组,肾损伤组63例,对照组96例,均进行Cys C检测,分析Cys C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肾损伤组患者血清Cys 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早期肾损伤组血清Cys C>1.26 mg/L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验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