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80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7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2篇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根据地理位置和城乡差异抽取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518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人口学资料、是否患有慢性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首诊行为、对社区首诊制的认知、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18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8.8%。72.5%(371/512)的居民有社区卫生服机构就诊经历,其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最高,为86.5%(321/371);而对药品的满意率最低,为57.7%(214/371)。49.8%(255/51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主要原因为就近方便(93.7%,239/255)、服务态度好(45.5%,116/255)、价格便宜(44.3%,113/255)、病情较轻(39.6%,101/2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的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知晓率为46.3%(237/512),接受率为56.8%(291/512),不愿接受的主要原因为医疗设备(65.0%,143/220)和药品(59.5%,131/220)不能满足要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位置、婚姻状况、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首诊行为和社区药品能否满足要求、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及对就诊过程的方便程度、报销比例、诊疗环境、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否满意的居民社区首诊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知晓率偏低,社区首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7—8月,采用拦截式调查法对广州市两中心城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患者(190人)以及辖区居民(12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就医行为、社区首诊意愿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累计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187份,辖区居民115份),有效回收率为97.4%。64.2%的居民(194/302)愿意接受社区首诊,其原因主要为距离近(72.2%,140/194)、排队等候时间短(46.9%,91/194)、价格合理(39.7%,77/194)和服务态度好(26.8%,52/194);28.8%(87/302)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其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50.6%,44/87)、医疗设备少(50.6%,44/87)、药品种类少(41.4%,36/87)。女性(70.1%,129/184)社区首诊意愿高于男性(55.1%,65/118),<35岁(68.4%,104/152)、50~岁(69.3%,70/101)者高于35~岁者(40.8%,20/49),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70.2%,40/57)高于小学及以下者(45.7%,21/46),有医保者(70.2%,134/191)高于无医保者(54.1%,60/111),社区卫生服务“满意或很满意”者(78.4%,127/162)高于“一般或不满意”者(57.3%,67/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仍有近30%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居民;社区首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广州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模型,探讨影响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方法 在保定市2个县的6个村,采用多阶段与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结合的方法,确定1 397名研究对象,调查保护动机理论变量、社会人口经济学变量和接种意愿等内容,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在控制其他变量条件下,除易感性外,严重性、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反应成本等保护动机理论变量对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具有影响。结论 保护动机理论模型对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具有一定解释作用,可根据其针对性设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服务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城市家庭医生式服务筹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864名城市空巢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空巢老人人口社会学特征、家庭医生式服务知晓、需要情况以及支付意愿等方面。以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重庆市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医生知晓率为81.94%,家庭医生式服务需要率为87.73%,家庭医生式服务支付意愿率为82.64%。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重庆市城市空巢老人支付意愿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自评疾病经济负担。结论 愿意为家庭医生式服务付费的重庆市城市空巢老人较多。经济因素是重庆市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服务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病人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率及意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病人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率,分析影响病人双向转诊意愿的因素,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影响病人双向转诊知晓率的因素有:病人对社区首诊的态度;病人居住地附近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影响病人双向转诊意愿的因素有:病人对双向转诊可行性的态度;若社区与医院合作,病人对康复回社区的态度;若社区给予优惠,病人是否选择社区就医.结论 应加强双向转诊和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尽量给病人提供更多优惠,同时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合作范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家长对干预子女肥胖相关行为的意愿,并通过对家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为随后开展的学生肥胖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的徐汇区和长宁区的初中学校中各随机抽取2所,对其中的初中预备班和初一的所有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逻辑纠错后分析有效问卷,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90%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与肥胖相关的不良行为;有77.2%的家长希望在未来的6个月中孩子能够改变这些与肥胖相关的行为。家长的知识得分,家长在调查前1周内是否陪伴孩子锻炼、是否给孩子买零食与改变孩子的行为意愿有关。家长的意愿与孩子的意愿不一致。[结论]对干中学生行为的干预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的范围,而应该扩展到学校、社区和社会。增加家长的知识和促进家长采取积极的行动,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与肥胖相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20例医务人员的基线资料,将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较强、意愿一般的医务人员纳入愿意组,将无意愿的医务人员纳入不愿意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的220名医护人员,不愿意接受流感疫苗166例,占75.4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他科室、不知晓疫苗接种时间、不认可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佳手段、不知晓免费政策是导致医护人员不愿意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较低,其他科室、不知晓疫苗接种时间、不认可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佳手段、不知晓免费政策是导致医护人员不愿意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对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和推广适合我区的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模式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从乌鲁木齐市7个区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抽取5个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以303名社区医务人员和3 762名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03名医务人员中,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为88.0%;64.4%的医务人员愿意开展签约制服务。多因素分析发现对签约制服务知晓情况、参加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培训、带教经历、是否能够节约人力、提高居民就医依从性和是否能够密切医患关系是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2)社区居民3 762名,46.0%知晓此项服务,80.6%愿意开展此项服务。族别、是否具有医保、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否知晓什么是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是否会选择相对固定的全科医师、是否能够接受以全科医师为核心的社区首诊和是否有上级医疗中心的转诊经历7个指标是影响社区居民签约全科医师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及所辖居民对签约制服务意愿尚可,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效果乐观,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及资源配置是影响医务人员的主要因素,就医机构受限、签约益处知晓度低及对全科医师信任度低是影响社区居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取吉林、浙江、江苏、四川4省6个城市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219例,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结果 47.0%的社区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92.3%认为需要建设更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入住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独立生活能力(P<0.05),尤以独立生活能力(P<0.01)为最。结论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群机构养老意愿比例日渐上升,机构养老将成必然趋势,入住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会是普遍选择。需强化政府作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4个地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影响4个地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和自我药疗意愿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北京、西安、成都和昆明4地区4 400户城乡居民进行健康询问调查,选择明确回答半年内是否采取自我药疗行为及是否愿意自我药疗的15岁以上居民(n=8 826),再从中选取无任何缺失项的8 585个居民作为分析对象,以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先决、使能和需要3个层面的相关因素与自我药疗行为和自我药疗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控制其他变量条件下,25~44岁居民、45~64岁居民、65岁及以上居民采取自我药疗行为的概率分别是参照组(15~24岁居民)的1.52倍(P=0.000)、1.59倍(P=0.000)、1.53倍(P=0.001);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少采取自我药疗行为(P=0.000);半年内至少有1种常见病症的居民采取自我药疗行为的概率是参照组(未有常见病症居民)的10.85倍;患有慢性病居民的自我药疗意愿是参照组(未患有慢性病居民)的1.22倍(P=0.035);半年内至少有1种常见病症居民的自我药疗意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