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5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3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5篇 |
内科学 | 27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9篇 |
综合类 | 384篇 |
预防医学 | 159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7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78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181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混合痔吻合器切除闭合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附3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混合痔吻合器切除闭合术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国产可重复使用痔吻合器治疗混合痔360例,分析、总结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住院3~6 d,愈合期为14~19d.随访1~12个月,疗效满意.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疼痛、尿潴留、吻合钉存留、黏膜下脓肿、吻合口裂开等.经过预防和治疗,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混合痔吻合器切除闭合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观察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中的80只构建青光眼模型,高眼压状态持续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联合针刺组、常规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剩余20只为空白组。联合针刺组针刺球后穴、风池穴、太阳穴、行间穴、枕视皮质对应区,常规针刺组针刺球后穴、风池穴、太阳穴、行间穴,枕视皮质组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每2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3周。空白组、模型组不针刺。观察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及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XL)、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光密度值(OD),免疫印迹法检测Bcl-XL、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RGC数量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RGC数量高于常规针刺组及枕视皮质组(P<0.05)。空白组RGC形态大致正常,排列整齐、紧密;模型组RGC形态异常,有拉长变形,甚至出现溶解情况,排列无序;联合针刺组RGC形态较正常,排列较整齐,无明显溶解、变形;枕视皮质组和常规针刺组RGC形态相对正常,排列较模型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回顾和临床研究,运用经典统计学原理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与方药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相关文献15篇、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回顾160例以及临床研究中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92例,运用单因素相关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变量进入联系数学集对分析,从而量化方药与血热证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联系数学集对分析显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丹皮、生地、蚤休、赤芍、地肤子、莪术等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均为强同势(按势值大小排序),势值均≥7.00。结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丹皮、生地、蚤休、赤芍、地肤子、莪术等15种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与方药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患者1238例,包括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相关文献15篇986例、课题组前期临床数据资料160例以及前瞻性临床研究92例,运用单因素相关系数法分析相关性并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变量分别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联系数学集对分析.结果 单因素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苦参、金银花、重楼、蛇莓、土茯苓、赤芍、白鲜皮、荆芥、牡丹皮、生地黄、水牛角(片)、白芍、蜈蚣、全蝎、凌霄花等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的正相关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草、磁石、牡蛎、赭石、赤芍、菝葜、知母、生地黄、山豆根、全蝎、蜈蚣、重楼为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联系数学集对分析显示,荆芥、白芍、白鲜皮、蜈蚣、全蝎、苦参、金银花、土茯苓、蛇莓、牡丹皮、生地黄、蚤休、赤芍、地肤子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均为强同势.结论 荆芥、赤芍、生地黄、重楼、苦参、白鲜皮、金银花、土茯苓、蛇莓、牡丹皮、知母、山豆根、水牛角片、菝葜、地肤子、磁石、全蝎、蜈蚣、牡蛎、赭石、白芍、甘草等22种中药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的相关因素,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系统综述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的临床研究,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任何分歧通过协商一致或通过第3名研究人员来解决。结果 最终纳入34项研究,其中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类型包括基因多态性、差异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涉及的生物学功能有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血管平滑肌增殖、血脂水平等,采用的技术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TOF-MS)、基因芯片杂交测序(Gene Chip)等。结论 基因组学研究可阐明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为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演变提供更好的依据,更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8.
蒋戈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1):44-48
随着巨刺、缪刺和远道取穴刺在针灸临床中的广泛运用,这些针刺法已发展为一种新的针刺治疗方法——对应取穴针刺法。它包括左右对应取穴刺法,上下对应刺法和上下左右取穴刺法。近年来,有关这一刺法的探讨颇多,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均有不少进展。本文拟就此进行分类综述,从中可了解对应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29.
30.
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客观评价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医证候研究大部分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以现代医学的逻辑思维去审核验证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对于目前开展的各项研究,成果显现的应该继续下去,而对收效甚微的则应结合意见,变换思路,在未形成更完善医疗模式之前,都不应轻易偏废。今后中医证候的研究一方面仍需大力挖掘古籍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现代医学直观、微观和定性、定位、定量等优势,以期更好地明晰证候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