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3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122篇
预防医学   231篇
药学   382篇
  7篇
中国医学   242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728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张晓彤  于琦  王伟斌  李姝仪  宋坪 《中医学报》2020,35(5):1020-1025
目的:分析朱仁康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明晰其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以朱仁康教授门诊病历为数据源,运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1.4”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确定处方中核心药物组合、用药模式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湿疹患者168例、190诊次、临床表现190个、舌质65个、舌苔75个、脉象60个、方剂130个、中药130味,挖掘出湿疹常见临床症状、常用中药以及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的频数分布;四诊信息、中药的聚类现象;中药与中药、症状与中药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的复杂网络。结论:常用药有30味;用药以寒凉为主,兼以温药;苦泻淡渗为主,兼用辛甘;调理心、脾为主,兼治肺、肝、肾、膀胱;常用组合有8组及随症加减常用药。  相似文献   
112.
武晏屹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20,35(7):1505-1508
目的:归纳杏仁减毒配伍规律,为杏仁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发掘潜在的药对组合,促进杏仁的开发利用。方法:检索2012—2018年中国知网中关于组方中含有杏仁或苦杏仁的临床研究文献,纳入141篇文献,筛选出152首方剂。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 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为统计工具,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统计处理及关联规则及因子分析。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高频药物因子分析等方面的特点。结果:152首方剂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位中药分别是杏仁(152次,100%),甘草(107次,70.4%),麻黄(78次,51.3%)。频率≥20次的中药药味统计结果为辛(11次,52.4%)、苦(11次,52.4%)、甘(7次,33.3%)。药性主要集中在温(10次,47.6%)。药物归经以归肺经(19次,90.5%)、脾经(10次,47.6%)、胃经(7次,33.3%)等为主。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计得到含杏仁核心药对组合20个。因子分析中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杏仁为止咳平喘要药,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甘草、麻黄、黄芩等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3.
《中国药房》2019,(21):2993-2997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硫唑嘌呤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60个季度的FAERS数据,经过Medex_UIMA_1.3.7系统进行药品名称标准化、《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不良事件系统分类等数据清洗后,提取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信号检测。对硫唑嘌呤相关死亡事件患者的基本信息、报告者信息、报告的时间分布和国家分布、信号检测结果、直接/间接死亡患者用药剂量和合并用药,以及间接死亡患者报告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到硫唑嘌呤不良事件报告记录39 695条,其中直接死亡事件报告707条,间接死亡事件报告3 219条;死亡者中位年龄55岁;医师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报告共占77.38%;硫唑嘌呤口服给药报告占已知给药途径报告例数的90.40%(647/715)。"胎儿死亡"(ROR=4.16,PRR=4.16)和"新生儿死亡"(ROR=4.99,PRR=4.99)检测出信号。在死亡病例中,老年患者约占30%;存在硫唑嘌呤超禁忌症、超剂量使用情况;在合并用药中,免疫抑制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在间接死亡病例中,感染事件报告频率最高(3 122例次)。结论:应重视硫唑嘌呤潜在的致死风险,严格把握硫唑嘌呤禁忌症和剂量,关注老人、儿童特殊人群用药;建议硫唑嘌呤使用前完善基因检测,以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114.
通过收集清代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中所收录的方剂,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析其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肝胃不和证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中共有68首方剂,94种草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455次。高频中药包括茯苓、人参、半夏、白芍、川楝子等,四气以平、寒、温为主,五味主要为苦、甘、辛,归经主要归脾、肝、心、肺,其中归脾经的频率最高。高权值功效为温肺、补脾、健脾、温脾、清心、补肝、疏肝、补气、行气、温阳、活血、化瘀、散寒、消积满、止咳、祛痰等,并归纳了23种中药配伍组合。结果提示叶天士治疗"木乘土"以温中焦、清疏肝为主,兼顾调肝脾、通调气机,且药少效专,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肝胃不和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5.
大数据时代,通过教育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且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促成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文章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育资源四个要素探究教育数据挖掘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剖析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精进对教育各要素带来的影响,阐释个中不足,旨在顺应智慧时代发展,使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周郁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色。本研究收集了2015年09月-2017年10月期间,周郁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药处方数据,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处方用药规律,共纳入1667则处方,中药共229味,频率>15%的高频中药33味,演化得出6类新处方,3个核心配伍。本研究验证了周郁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填精益髓结合健脾调中为主,佐以固脱止血或凉血止血的组方思路;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补骨脂与菟丝子配伍益髓补劳治本,茯苓与当归配伍防治痰瘀之变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艾滋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以期对合并机会性感染的AIDS病人的早期预防性用药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使用数据挖掘中的C4.5决策树算法,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03-2008年的207例AIDS病人的相关数据。结果 AIDS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值在A(0-50)区间,合并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机会很大(概率为82.35%)。如果没有感染PCP,但是感染了隐球性脑膜炎(NMY),其CD4+T淋巴细胞值在A(0-50)区间;既没有感染PCP,也没有感染NMY,但合并感染丙型肝炎(丙肝)及乙型肝炎(乙肝)者,其CD4+T淋巴细胞值在D(201-300)区间;没有感染PCP,也没有感染NMY,但合并感染丙肝未感染乙肝,其CD4+T淋巴细胞值在C(101-200)区间。结论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决策树算法,得出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值在某一个区间,更容易合并某一种机会性感染,CD4+T淋巴细胞值与机会性感染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分析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方法 收集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医案。运用中医丹歌智慧诊疗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结果 共选取105例慢性咳嗽病案,使用方剂36个,中药138味。最常用的前5位的方剂分别是温肺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咽利窍汤、窍痒煎、益气护卫汤。常用的前13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法半夏、生姜、麻黄、枳实、苏叶、天浆壳、矮地茶、薄荷、桔梗、细辛、木蝴蝶、杏仁。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洪教授诊治慢性咳嗽,非局限于某方某药,而是重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灵活应用经方、验方。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构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欺诈风险预测模型,发现欺诈行为的主要特征,进而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医保基金智能监管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利用183万多条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历史记录的大规模真实数据,应用XGBoost算法和EasyEnsemble方法构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欺诈风险评估集成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特征重要度计算进一步识别和量化欺诈行为人的潜在特征以构造欺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83%;阳性与阴性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为95%;参保人欺诈的可能性能够被正确评估的概率为85%;其中,实际产生欺诈行为的所有参保人中,有82%的人员能通过本模型正确识别;各项费用发生金额、各阶段费用发生金额以及各类项目的数量等是区分欺诈与正常参保人的重要指标。结论:基于XGBoost集成模型构建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欺作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用于识别潜在欺诈人员。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发基于医保大数据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于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保障医保基金安全以及维护社会医保的公平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中国药房》2018,(6):769-773
目的:为中医药治疗咳血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咳血的方剂,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中统计用药频次;采用Apriori算法统计药材组合情况(支持度个数为12)和药材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7);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统计2味不同药材间的关联系数(相关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2)和3、4味药材核心组合;采用无监督的熵聚类法提取核心组合和新方。结果:共筛选出105首治疗咳血的方剂,包含198味药材,其中用药频次>6次的有39味药材;得到30个常用药对(包含15味药材)和11个关联规则;演化出3味药材的核心组合48个、4味药材的核心组合5个;提取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1、2各6个,得6个治疗咳血的新方。结论:治疗咳血方剂的单味药材功效多为清热凉血、益气养血、化痰止咳。治疗咳血的药对功效总体为清热凉血与滋阴养血/益气养阴。新方组方特点呈多样性,重视凉血止血、益气养阴或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