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745篇
  免费   13191篇
  国内免费   5856篇
耳鼻咽喉   2679篇
儿科学   1612篇
妇产科学   2028篇
基础医学   6993篇
口腔科学   2524篇
临床医学   55048篇
内科学   14958篇
皮肤病学   1104篇
神经病学   2689篇
特种医学   379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8篇
外科学   18459篇
综合类   75165篇
预防医学   25427篇
眼科学   2613篇
药学   28606篇
  372篇
中国医学   11266篇
肿瘤学   12201篇
  2024年   1256篇
  2023年   4522篇
  2022年   4929篇
  2021年   5677篇
  2020年   5798篇
  2019年   4930篇
  2018年   2858篇
  2017年   4572篇
  2016年   5747篇
  2015年   7015篇
  2014年   13334篇
  2013年   13698篇
  2012年   17909篇
  2011年   19607篇
  2010年   19089篇
  2009年   18648篇
  2008年   20425篇
  2007年   17989篇
  2006年   18140篇
  2005年   17758篇
  2004年   15172篇
  2003年   14510篇
  2002年   9251篇
  2001年   7860篇
  2000年   4764篇
  1999年   4037篇
  1998年   3532篇
  1997年   3369篇
  1996年   2962篇
  1995年   2617篇
  1994年   2093篇
  1993年   1325篇
  1992年   1418篇
  1991年   1308篇
  1990年   867篇
  1989年   1072篇
  1988年   386篇
  1987年   363篇
  1986年   286篇
  1985年   271篇
  1984年   169篇
  1983年   134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8例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1:1匹配方式分为对照组(n=59)与试验组(n=59),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术及在此基础上行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比较两组插管效果、术中与术后临床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插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ALT、AST、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清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术,腹腔镜下逆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细径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插管效果,降低操作难度,促进早期康复,有助于减轻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72.
目的筛选并分析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靶基因。 方法(1)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检索早发性乳腺癌样本及非早发性乳腺癌样本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对上述数据使用GEO2R、R4.1.2及Venn软件筛选出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运用在线分析工具(Web Gestalt)对DEGs,进行相关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2)同时,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DEGs编码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ba插件对该网络中的基因进行评分,筛选出枢纽基因。将枢纽基因导入Kaplan-Meier生存分析工具(Kaplan-Meier Plotter),评估枢纽基因在早发性乳腺癌的预后价值。(3)将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肿瘤组织以年龄为标准进行分组,分析枢纽基因在各年龄组中的表达,并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对得到的枢纽基因进行验证。DEGs表达量的多组间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1)筛选出编号为GSE89116、GSE109169、GSE36295的基因芯片数据集,共得到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17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63个。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脂质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以及PPAR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上。(2)在PPI中发现主要的关键基因为PPARG、ADIPOQ、LIPE、PCK1、PDK4、ACACB、PLIN1、CAV1、CD36、ANGPTL4。ACACB、ADIPOQ、CAV1、LIPE、PLIN1、PPARG基因的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OS相关(HR=0.69、0.84、0.76、0.88、0.78、0.82;95%CI:0.59~0.80、0.76~0.93、0.67~0.83、0.79~0.97、0.70~0.86、0.73~0.90;P均<0.050)。(3)ACACB、ADIPOQ、LIPE、PLIN1、CAV1及PPARG这6个与预后相关的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远高于各年龄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χ2=104.03、179.57、161.85、189.87、118.56、103.62,P均<0.001),早发性乳腺癌组(21~40岁)的LIPE、PLIN1表达量低于41~60岁、61~80岁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IPE: Z=21.07、23.12, P均<0.050; PLIN1:Z=16.89、18.76, P均<0.050)。 结论早发性乳腺癌与非早发性乳腺癌存在差异基因表达谱,LIPE、PLIN1可能是早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Ⅰ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远端切缘长度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Ⅰ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福尔马林固定后,根据病理科测量的远端切缘长度,分为A组(远端切缘<1 cm+吻合环)、B组(远端切缘≥1 cm+吻合环)与Miles组,对比分析3组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结果:Ⅰ期低位直肠癌,Miles组与B组相比,5年无瘤生存率(94.7%vs. 94.7%,P=0.794)、5年总生存率(97.1%vs.94.4%,P=0.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5年无瘤生存率(69.6%vs. 94.7%,P=0.020)、5年总生存率(80.6%vs. 94.4%,P=0.042)较差。结论:远端切缘长度是影响低位直肠癌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中需保证远端切缘长度≥1 cm(标本固定后),外科医生术中离断肠管前应预留更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感染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预后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呼吸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非危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指数呈负相关(r=-0.455,P<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470,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存活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P<0.05),其截断值为20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50%和75.00%。 结论 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8.
《中华肿瘤杂志》2022,(4):364-369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77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 客观缓解率(ORR)为33.8%, 疾病控制率(DCR)为71.4%。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RR为23.1%, DCR为57.7%;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ORR为40.0%, DCR为77.8%;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ORR为33.3%, DCR为83.3%。艾立布林为一线至二线治疗患者的ORR为50.0%, DCR为66.7%;三线至四线治疗患者的ORR为29.4%, DCR为76.5%;五线至十一线治疗患者的ORR为28.6%, DCR为71.4%。艾立布林单药治疗组患者的ORR为40.0%, DCR为66.0%;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组患者的ORR为22.2%, DCR为81.5%。在辅助治...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