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25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533篇
药学   184篇
  9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对比敏感度(CS)检查的结果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Vector Vision公司生产的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查空军飞行员73例(146眼)明视、暗视和暗视眩光条件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pd)的CS,分别对性别、眼别、机种不同空间频率的C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飞行员CS在中频区(6cpd)最高.左右眼比较、歼击机与运输机飞行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暗视、暗视眩光CS依次呈下降趋势,除低频(3cpd)和高频(18cpd)暗视和暗视眩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飞行员CS在多个频段均好于男飞行员,仅明视12cpd和18c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客观反映了军事飞行员CS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航空医学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2.
张春元  奚婷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880-1881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2眼,其中植入非球面IOL(Alcon SN60WF)22眼,植入球面IOL(Alcon SN60AT)20眼,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0.2,术后6mo对视力、表观调节力、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检查。

结果:术后6mo非球面IOL和球面IOL两组的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表观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低、中空间频率非球面IOL组CS和GCS优于球面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区、明视及明视眩光状态下两组间CS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非球面IOL植入术后CS和GCS优于球面IOL植入术后,可以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比较近视患者戴镜矫正后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1a以上、裸眼视力1.0以上的患者,在暗视下有和无眩光下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以MesotestⅡb对比敏感度仪(德国Oculus公司)检测暗环境下有和无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其背景亮度分别为无眩光情况下(0.032±0.003)cd.m-2和有眩光时(0.100±0.010)cd.m-2共4个对比度8个等级。其中对照组近视患者72例,最佳矫正视力(BCVA)≥1.0,等后残存等效球镜度数(0.24±0.58)D。结果暗视下无眩光情况,试验组未通过检测的发生率:grade112.3%、grade223.6%、grade344.9%、grade464.0%,均高于对照组(grade10%、grade21.4%、grade39.7%、grade4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下有眩光情况,试验组各等级未通过率:grade513.4%、grade616.8%、grade730.3%、grade840.4%,高于对照组(grade51.3%、grade62.7%、grade74.1%、grade829.1%);5~7等级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有眩光情况下三个对比度等级(15、12.7、12.0)的未通过率低于无眩光,其中1:2.7、1:2.0两个等级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IK术后患者尽管裸眼视力达到正常,并且术后恢复1a以上,暗视下对比敏感度仍低于未手术的近视患者;背景光亮度对术后患者暗视下对比敏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对比植入Akreos AO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Tecnis Z9000 IOL后的波前像差及视功能等指标。方法 82例(10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50眼植入Akreos AO IOL(Akreos AO组),50眼植入Tecnis Z9000IOL(Tecnis Z9000组),于术后3个月观察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并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Akreos AO组及Tecnis Z9000组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ecnis Z9000组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下的总体高阶像差及球面像差Z(4,0)均明显低于Akreos AO组(均为P<0.001)。两组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下的总体三阶像差均方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Akreos AO组与Tecnis Z9000组在明视、暗视、明视眩光、暗视眩光下各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Akreos AO组患者满意度为95.9%,高于Tecnis Z9000组的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9,P=0.023),术后眩光、光晕及暗处功能视力的不满意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Akreos AO IOL与Tecnis Z9000IOL相比保留了患眼的部分球面像差,但植入Akreos AO IOL的患眼仍能够获得满意的术后客观、主观视功能及很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角膜刀与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患者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接受SBK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根据制瓣方式分为One Use-Plus微型角膜刀组(OUP组)和FEMTO-LDV飞秒激光组(FEMTO-LDV组),每组各30例(60眼)患者。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r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等。结果视力:两组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UCVA与术前BCVA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像差: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两组的总高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FEMTO-LDV组总高阶像差低于OUP组(P<0.05)。对比敏感度: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在明视有或者无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无眩光术后1个月时6.0c·d-1处及暗视有眩光术后3个月时18.0c·d-1处,对比敏感度FEMTO-LDV组(分别为2.009±0.210和0.582±0.571)好于OUP组(分别为1.831±0.194和0.217±0.378)(均为P<0.05)。结论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辅助SB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恢复相同,前者的总高阶像差小,暗视状态下中、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好。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 ~1.20,屈光度数为(-13.25 ±2.05)D(-11.25~-20.00 D),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屈光状态检查、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 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5者79眼(90.80%),≥1.0者22眼(25.29%),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69眼(79.31%).高阶像差均方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0.66±0.24)μm、(0.60±0.16) μm和(0.56 ±0.12) μm,与术前的(0.41±0.18) 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术后早期,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66例66眼高度近视眼,观察其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 术后1个月,暗环境下低频段(3c/d)、中频段(6、12)和高频段(18c/d)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下降,术后6个月低频段对比敏感度可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中和高频段对比敏感度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屈光度与术前和术后的对比敏感度均呈负相关,手术切削光区直径的大小与术后对比敏感度呈正相关,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有眩光时对比敏感度均较无眩光时对比敏感度低.结论 高度近视LASIK术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下降;对比敏感度与术前屈光度呈负相关、与手术切削光区直径呈正相关;眩光降低对比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术中头位偏斜和眼球旋转导致散光轴位变化对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人自身对照研究.对在解放军180医院眼科准备行LASIK的患者,经详细检查选取无眼部疾病、术前矫正视力1.0、双眼等效球镜度数差别<-1.00 D、双眼散光均>-1.50D的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1只眼坐位视远时标记角膜水平和垂直轴位、术中调整,1只眼按常规卧位标记,对两眼术后6个月的视力、残余屈光度数和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两眼术后在夜眩光下3.0 c/d(t =2.268,P=0.031)和夜眩光下6.0 c/d(t=2.649,P=0.013)2种空间频率的C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1.50 D的散光患者,术中头位偏斜和卧位眼球旋转造成激光实际切削散光轴位与坐位视远时验光所确定散光轴位的误差会影响术后视觉质量,最好在坐位视远时标记角膜水平和垂直轴位,术中调整,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了解视力恢复良好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术后对比敏感度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有无累及黄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50例(50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4.9的单纯性RRD患眼,根据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分为黄斑脱离组(20眼)和黄斑未脱离组(30眼).另选30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采用CSV- 1000E测定各组在眩光及无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最佳矫正视力、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结果 平均随访(12.2±5.3)个月,3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00,P>0.05).在有眩光和无眩光状态下,黄斑脱离组和黄斑未脱离组在各个空间频率下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577~45.438,P均<0.01).黄斑脱离组和黄斑未脱离组在有眩光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分别为0.69±0.33、0.8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8,P<0.05),其余空间频率黄斑脱离组和黄斑未脱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尽管部分RRD患者视力可以恢复良好,但对比敏感度仍不能恢复至正常人水平.与术前黄斑未脱离者相比,术前黄斑脱离的患者术后有眩光18.0 c/d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较差.  相似文献   
160.
屈光手术已成为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常见手术方式之一,现代屈光手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简单地提高视力,还追求视觉质量及手术后光学质量的完美和自然。本述评就各类屈光手术后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夜间视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影响患者手术后满意度因素等予以分析,并提出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改善切削模式及应用现代更新的各种技术是减少术后视觉不良症状、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的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