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精神疾病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精神病人出现攻击性暴力行为。如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病人的行为杂乱无章,粗暴、谩骂,有时出现突然袭击的暴力行为。此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警惕,精神集中,加强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162.
别误会,我们并不是要为性爱暴力唱赞歌。不过,性欲在成为一种沟通形式之前,首先是一种冲动,它原始、本能,充满攻击意味。现在,这种攻击性也开始成为需要被撩拨的能量。无论男性女性,基本上都有动物性,这是李安导演拍完《色·戒》后的感想之一。电影常常是我们的性爱导师。我们也可以在性爱中加入一些"暴力"吗?性欲首先是一种冲动"今天,当我们讨论美满性爱的必要条件时,总是过分关注柔情蜜意,而忽略甚至忘却了攻击性。"法国性学家布里吉特·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了解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的冲动性、攻击性特征.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哈尔滨市某高校286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使用Beck抑郁问卷、冲动性问卷、攻击性问卷考察有抑郁情绪大学生冲动性、攻击性的特点.结果 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在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均分[冲动性总体水平(78.81±14.99)分,攻击性总体水平(73.21±16.91)分]都高于无抑郁情绪的学生[冲动性总体水平(68.68±12.39)分,攻击性总体水平(61.69±14.46)分,P<0.01],抑郁与冲动性、攻击性呈正相关(r=0.308,0.363,P<0.01),进一步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抑郁与攻击性(面向自我的攻击性维度),冲动性总体水平有关,其回归方程为"抑郁=0.579攻击性(面向自我的攻击性维度)+0.059冲动性(总体水平)-3.213".结论 有抑郁情绪的学生比较无抑郁情绪的学生具有冲动性和攻击性特征,根据这些冲动性和攻击性特征,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心理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某中学初中学生316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和中学生攻击性量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攻击性进行评定。按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总均分将学生分为高心理健康水平组和低心理健康水平组。结果高心理健康水平组177人(61.89%),MMHI-60总分为(1.51±0.27)分;低心理健康水平组109人(38.11%),MMHI-60总分为(2.52±0.47)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中学生在不同的攻击性水平上的人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心理健康水平组在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高心理健康水平组(P〈0.01)。MMHI-60总分与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攻击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究了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社会支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以某市3所学校的309名初中生为被试,构建线性模型,分析社会支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在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维度(t=-2.60,P0.05)和其他支持维度(t=-2.54,P0.05)的男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同时在认知情绪调节中自我责难维度(t=2.03,P0.05)和责难他人维度(t=3.52,P0.01)的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在家庭支持维度(t=22.57,P0.01)、朋友支持维度(t=6.53,P0.05)与其他支持维度(t=-12.12,P0.01)上,不同年级获得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攻击(t=-16.00,P0.01)、敌意(t=-12.05,P0.01)和愤怒情绪(t=-10.08,P0.01)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初中生的朋友支持和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Teacher's Checklist)、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均分为2.12±0.92,主动性攻击均分为1.39±0.6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成功性高是儿童反应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看电视时间长是儿童主动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反应性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男童两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均显著多于女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应根据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和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冲动/预谋攻击性量表、童年创伤问卷-短版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于2011年对来自北京三所大学共290名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在攻击类型的分布上,男女大学生类似,都是冲动攻击性主型的个体更多,都超过60%;②影响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的因素有所不同:冲动攻击性的影响因素有运动冲动,以及情感忽视的童年创伤经历,而预谋攻击性的影响因素是注意冲动,以及躯体忽视的童年创伤经历。结论:大学生以冲动攻击性为主型的个体占大多数;影响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的因素有所不同,冲动性和童年创伤经历的不同方面和两类冲动性存在有区别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8.
林红 《心理与健康》2011,(11):24-25
12岁的男孩小力,他淘气得有些出了圈。上课不守纪律,作业经常不完成,还时常和同学打架。他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利用各种办法捉弄同学,比如用粉笔头砸同学的后脑勺,往女同学的桌斗里放吓人的昆虫,而当同学被捉弄得哇哇大哭时,他不仅没有同情之心和后悔之意,反而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了解网络暴力游戏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现实暴力接触问卷》调查373名大学生的现实暴力接触现状,并从中筛选出62名大学生作为试验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考察暴力游戏对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 ①性别主效应不显著,男女大学生在内隐攻击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游戏类型主效应显著,网络暴力游戏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显著(P<0.05);③现实暴力的主效应显著,高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低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P<0.05);④游戏类型和高低现实暴力接触对内隐攻击性的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网络暴力游戏对低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影响显著(P<0.05).结论 网络暴力游戏对低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增强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0.
目的:了解攻击性人格、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内12所高校的10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对山东省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91份,有过自杀行为者29(2.9%)人。通过分析发现攻击性人格、负性生活事件对有过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有影响。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独生子女(OR =4.17,95% CI =1.04~5.78)、单亲(OR =9.71,95% CI =2.06~23.82)、言语攻击性(OR =3.99,95% CI =0.72~1.00)、指向自我的攻击性(OR =8.85,95% CI =1.08~1.46)是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过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更趋向于攻击性人格,遭遇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有:独生子女、单亲、言语攻击性、指向自我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