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2985篇 |
免费 | 25803篇 |
国内免费 | 141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82篇 |
儿科学 | 8794篇 |
妇产科学 | 6472篇 |
基础医学 | 13185篇 |
口腔科学 | 9386篇 |
临床医学 | 131041篇 |
内科学 | 71583篇 |
皮肤病学 | 11431篇 |
神经病学 | 17261篇 |
特种医学 | 2190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45篇 |
外科学 | 69338篇 |
综合类 | 299889篇 |
预防医学 | 67997篇 |
眼科学 | 10400篇 |
药学 | 139444篇 |
1997篇 | |
中国医学 | 157531篇 |
肿瘤学 | 284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4681篇 |
2023年 | 9533篇 |
2022年 | 12159篇 |
2021年 | 20555篇 |
2020年 | 14966篇 |
2019年 | 10758篇 |
2018年 | 5511篇 |
2017年 | 11107篇 |
2016年 | 13446篇 |
2015年 | 16114篇 |
2014年 | 36532篇 |
2013年 | 37225篇 |
2012年 | 49073篇 |
2011年 | 54938篇 |
2010年 | 55057篇 |
2009年 | 55238篇 |
2008年 | 70984篇 |
2007年 | 60839篇 |
2006年 | 58028篇 |
2005年 | 67773篇 |
2004年 | 67082篇 |
2003年 | 72648篇 |
2002年 | 62310篇 |
2001年 | 55344篇 |
2000年 | 35651篇 |
1999年 | 24989篇 |
1998年 | 22219篇 |
1997年 | 15259篇 |
1996年 | 14696篇 |
1995年 | 11418篇 |
1994年 | 9123篇 |
1993年 | 3243篇 |
1992年 | 2444篇 |
1991年 | 2461篇 |
1990年 | 2879篇 |
1989年 | 3038篇 |
1988年 | 900篇 |
1987年 | 803篇 |
1986年 | 524篇 |
1985年 | 447篇 |
1984年 | 338篇 |
1983年 | 213篇 |
1982年 | 114篇 |
1981年 | 84篇 |
1980年 | 47篇 |
1979年 | 12篇 |
1958年 | 81篇 |
1957年 | 13篇 |
1956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
43.
正医院图书馆是专业性图书馆,立足于服务本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广泛,对患者身心健康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依托医院图书馆打造音乐治疗临床实践的前沿阵地,发挥自身技术、资源和人员优势,在医疗人员和医学信息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将有助于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希望水平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8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治疗性沟通。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价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量表(S-AI)、Herth希望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希望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及希望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治疗性沟通能够减轻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治疗期间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跌打七厘片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3-2019-03间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跌打七厘片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4周2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2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七厘片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6.
总结1例亚木僵病人的护理措施。通过对精神卫生科收治的1例亚木僵病人进行安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动态评估等一般护理措施以及病人病情变化时的特殊护理措施和相关健康教育。病人能够简单地回答医护人员的问题并可以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躁动、自杀等行为,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