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228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70篇
  5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应用MSCT对喙突下撞击综合征(CIS)患者第二肩关节骨性结构进行研究,测量喙突下间隙骨性距离及喙突外倾角大小,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方法:使用GE Ligtspeed 16层螺旋CT对18例CIS患者患肩及22例健康人双肩关节进行扫描,分别在薄层横断位图像及后处理VR、MPR图像上观察撞击征患者第二肩关节骨性结构;并测量病例组及对照组喙突前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最短距离(简称C-H)及喙突外倾角大小。结果:①病例组C-H均值及标准差为(5.89±1.86)mm,正常组左、右肩C-H值分别为(8.67±3.22)mm、(8.38±2.54)mm;正常组中左、右肩C-H值差异不大,P〉0.05,而病例组与正常组左、右肩C-H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对照组外倾角均值及标准差为28.8°±4.33°,病例组为32.2°±5.18°,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中有5例外倾角明显大于对照组上限值(38°),介于41°~54°之间;③18例CIS患者中,5例有喙突或肱骨小结节骨赘形成;5例喙突外倾角增大解剖变异;2例为肩部陈旧性骨折;7例肩关节无骨质结构异常改变。结论:CIS患者喙突下间隙较正常人狭窄,当C-H≤5.5 mm时应考虑有撞击综合征存在。骨赘形成及喙突变异(外倾增大)为CIS产生的重要原因。MSCT是诊断CIS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2.
邵立新 《人民军医》2011,(7):601-602
目的:探讨肩关节外展位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喙突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喙突撞击综合征50例,采用肩关节外展位和(或)正侧位DR摄片进行回顾性诊断。其中行肩关节外展位结合正侧位直接数字X线摄影(DR)摄片30例(外展位结合正侧位组),行单纯肩关节正侧位DR摄片20例(单纯正侧位组),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外展位结合正侧位组检出喙突撞击综合征18例,诊断符合率60.00;可疑4例,占13.3%;未能做出诊断8例,占26.70。单纯正侧位组检出喙突撞击综合征5例,符合率25.O%;可疑7例,占35.0%;未能做出诊断8例,占40.0%。外展位结合正侧位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纯正侧位组(P〈0.05)。结论:采用肩关节外展位结合正侧位DR摄片诊断喙突撞击综合征,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3.
64.
<正> 近7年来,我们采用前肩峰成形术治疗20例严重肩部撞击综合征,全部治愈,现予报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7~66岁,平均54岁;病程6~30个月,平均12个月。20例中2例曾误诊为颈椎病,1例因轻度外伤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腱病理断裂者,曾先后2次行腱修复和腱固定手术,术后症状反而加剧,其余17例均无明显外伤史。全部病人术前撞击  相似文献   
65.
崴脚,也叫急性踝关节扭伤。在基层部队军事训练、山路行军、跑跳等激烈运动中,不慎摔倒、滑倒、踩空、外力撞击等因素,都会造成踝关节韧带撕裂、关节囊软组织拉伤、小关节错位、轻微骨折骨裂,大多在崴脚瞬间有"嘎巴"响声,同时伴随剧烈疼痛。笔者在此提醒战友们注意:崴脚发生时应该就地躺卧,不可随意搬运、移动扭伤部位,迅速冷敷并送医就诊。  相似文献   
66.
股骨髋臼撞击症(FAI)是引起青年人髋关节运动障碍及髋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股骨、髋臼解剖形态学异常密切相关,髋关节运动时异常撞击进而导致软骨损伤。X线摄影、CT定量测量及MRI等观察软骨的影像方法可进一步明确FAI的分型,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就FAI的影像学典型表现及其定量测量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7.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根据不同的解剖异常可分为Cam凸轮碰撞和Pincer钳形碰撞两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8.
脊髓撞击并压迫性损伤减压价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5):316-319
  相似文献   
69.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与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关节镜下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5年4月,本所共收治21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4·7岁。运动员7例,非运动员14例。左踝9例,右踝1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探查,镜下切除造成撞击的组织,同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于踝关节扭伤后,其中16例为内翻伤。单纯前外侧撞击9例,单纯前内侧撞击2例,单纯外侧撞击1例,前内和前外撞击同时存在9例。关节镜下发现撞击组织为滑膜组织的20例,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5例,纤维瘢痕组织4例,距腓前韧带组织3例,半月板样组织3例。合并关节软骨损伤16例。病理检查确认造成撞击的组织为慢性炎症性滑膜组织、韧带组织、肉芽组织。半月板样组织病理表现为慢性滑膜炎或致密结缔组织伴软骨化生,或慢性滑膜炎伴肉芽组织形成。结论: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多发生在创伤后,尤其内翻伤后较常见。部位以踝关节前外侧多见,内侧也可发生。撞击组织以滑膜组织最常见,其次为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增厚、纤维瘢痕组织和损伤的距腓前韧带组织。软组织撞击部位与软骨损伤部位符合程度不显著(χ~2=2·524,P=0·112)。  相似文献   
70.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特点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并提出新的诊断标准。方法对1998年12月~2004年12月治疗的123例腕尺侧疼痛患者进行仔细检查,采用顾玉东等提出的诊断标准,特别结合腕部MRI检查,确诊尺骨撞击综合征48例。总结尺骨憧击综合征的X线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腕部临床症状与Chun和Palmer评分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本组33例患者存在尺骨阳性变异(68.8%),X线检查发现患者出现腕骨坏死比例为27.1%,其中以月骨坏死为主(64.7%);MRI检查均发现腕骨不同程度信号改变,腕部骨坏死均位于月骨尺侧部分的近端和三角骨腰部及底部;患者腕部临床症状与Chun和Palmer评分及影像学表现关系密切。结论提高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认识水平,以临床症状为基础,充分利用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该病征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