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8篇
内科学   362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894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1篇
  2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可减少失血,但用血价格昂贵且存在许多并发症。新近研究证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促进红细胞生成。作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使用rHuEPO,并探讨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2.
弥漫性冠状动脉疾病不适合常规介入治疗及旁路手术,心肌激光打孔术、分子搭桥术、冠状静脉动脉化等为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3.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并不少见,发病率也不甚清楚。经颅多普勒(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已经渐渐取代脑血管造影用于颈内动脉闭塞的诊断。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受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药物治疗的作用有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颅内-颅外搭桥术(EC/IC)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总结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方法,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62例,治愈率91.18%,治愈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6例,死亡率8.82%,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3例,左心衰竭1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纵膈感染1例.结论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低温和体外循环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创伤小、不用或减少输血、恢复快、费用低,但对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提出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用不同浓度七氟烷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于河南科技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 7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七氟烷浓度的不同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各 39 例。 两组均予 以舒芬太尼 + 丙泊酚麻醉,低浓度组接受低浓度七氟烷麻醉,高浓度组接受高浓度七氟烷麻醉。 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 6%h 、麻醉 后 12%h 、麻醉后 24%h%Ramsay 镇静评分, T 0 、 T 1 、 T 2 、 T 3 、 T 4 血流动力学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 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后 6%h 、麻醉后 12%h 、麻醉后 24%h%Ramsay 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 T 0 、 T 2 ~T 4 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05 );高浓度组 T 1 时刻平均动脉压较低浓度组低,心率较低浓度组高( P <0.05 )。 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用低浓度七 氟烷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不影响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6.
87.
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早期和晚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已逐渐受到重视,目前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现就其发生率、原因、危险因素等作一综述,并分析其研究结果差异、结论矛盾等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2例患者并进行OPCAB,探讨研究使用该手术方法时,患者在术中的生理指标情况、术后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并选取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组48例作为对照。结果 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所有患者进行搭桥1~6支,平均(3.1±1.7)支;手术时间(1.8~6.7)h,平均手术时间(3.3±1.5)h。在手术过程中,在吻合回旋支时,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心率(HR)和平均血压(MAP)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而乳酸脱氢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患者在术后3月的射血分数为(47.6±6.9)%,明显高于术前的(39.1±5.1)%(P0.05)。OPCAB组的ICU治疗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心电监测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进食时间、坐起时间与留置引流管时间均明显小于cCABG组(P0.05)。OPCAB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CABG组(P0.05)。结论采用OPCAB进行治疗能够很好地降低患者心肌缺血、免疫损伤、再灌注损伤等情况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心脏,促进患者的康复。OPCAB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进一步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的管理,总结该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观察组)在我院以及100例(对照组)在乡镇卫生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具有针对性适当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管理。选取H T 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主动脉根部阻断时间为71~155min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自动复跳82例,复跳率高达82%;而对照组自动复跳81例,复跳率为81%,这说明了尽管两组治疗环境、各种设备以及术者水平相差很大,但是2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以及 HTK液顺灌、逆灌相结合的体外循环灌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国产舒芬太尼在三种不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NYHAⅡ~Ⅲ级的心脏手术患者24例。按手术类型随机分为脱泵冠脉搭桥组(CABG)、心脏瓣膜置换组(HVR)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矫治组(CHD)三组,每组8例。入室后建立动静脉通路,麻醉后前臂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3、5、10、20、30、60、120、240和360 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 m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内,-8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分析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三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HVR组P和A分别是CABG组和CHD组的2.1倍和2.8倍及2.0和1.6倍(P<0.01);HVR组的AUC、t1/2β和k10分别是CABG组的1.65、1.8和1.3倍(P<0.01),而B、β、k31、Vc和CL均小于CABG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的t1/2π和t1/2α在分布项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β,k31,CL和AU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HVR与CHD两组间的P、A、B、β、t1/2β、k31、Vc、Vd,CL和AUC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舒芬太尼在三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心脏功能状态及代偿能力、体外循环与血液稀释、心内分流性疾病等均可影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特征。在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用药剂量做到临床用药个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