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56篇
  免费   5213篇
  国内免费   4722篇
耳鼻咽喉   795篇
儿科学   629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5988篇
口腔科学   7379篇
临床医学   11978篇
内科学   3174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2090篇
特种医学   4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20051篇
综合类   26201篇
预防医学   4009篇
眼科学   283篇
药学   9305篇
  228篇
中国医学   9824篇
肿瘤学   1484篇
  2024年   740篇
  2023年   2515篇
  2022年   2833篇
  2021年   3414篇
  2020年   2968篇
  2019年   2703篇
  2018年   1353篇
  2017年   2163篇
  2016年   2741篇
  2015年   3175篇
  2014年   4840篇
  2013年   5282篇
  2012年   6280篇
  2011年   6902篇
  2010年   5776篇
  2009年   5819篇
  2008年   5971篇
  2007年   5293篇
  2006年   4859篇
  2005年   5245篇
  2004年   4489篇
  2003年   4004篇
  2002年   3135篇
  2001年   2884篇
  2000年   2211篇
  1999年   1779篇
  1998年   1525篇
  1997年   1425篇
  1996年   1319篇
  1995年   1045篇
  1994年   931篇
  1993年   677篇
  1992年   502篇
  1991年   432篇
  1990年   375篇
  1989年   412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逆行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厨趾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优缺点。方法 对2例外伤致拇趾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应用足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厨趾软组织消灭创面,分析该皮瓣的可行性、实用性。结果:2例拇趾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后应用带血管蒂逆行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均获成功。结论 带血管蒂逆行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厨趾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92.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损伤,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复位骨间内固定,加颌固定6.8周。我科自2000年至今对80例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中面部牵引成骨技术对眼眶周围软、硬组织结构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接受Le Fort III型截骨+中面部牵引成骨术的8例Crouzon综合征患者CT数据,平均年龄11.9岁,实施影像三维重建后,采用眶耳平面(术前)作为测量的基准平面,分别选择眶上点、眶下点、眶内缘点、眶外缘点、眼球前点、眼球后点,以及上、下、内、外四直肌与眼球的附着点作为评估标志,以双侧耳门上点连线作为颅底宽度基准,记录各个主要标志点至耳门上点连线的矢状距(y轴向)、垂直距(z轴向)以及眼球前点、眼球后点的水平间距(x轴向)变化,行配对t检验,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牵引成骨术前后眼球前点的y轴向及z轴向位置并没有显著性变化,但x轴向间距变化为-3.40 mm;眶下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2.24 mm,z轴向平均4.25 mm;眶内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0.11 mm,z轴向平均2.80 mm;眶外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9.86 mm,z轴向平均2.31mm;下直肌支点移动,y轴向平均3.63mm,z轴向平均2.98mm.其余各标记点未见有临床意义的位移变化.结论 以Le Fort III型截骨为主的面中部牵引成骨技术,可以使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术后眼眶内、外、下侧壁均出现明显的前、下方移位,而患者的眼球没有显著性的矢状向位置变化,仅呈现轻度的内移、下降和前上方旋转.  相似文献   
994.
1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残留骨瓣开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1997年6月至2006年12月本院600例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血肿残留及迟发继发硬膜下出血患者行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血肿内膜剥离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SD大鼠骨组织冷冻预处理温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冷冻预处理温度对骨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保存移植提供依据。方法 以15%二甲基亚砜(DMSO)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SD大鼠骨组织进行-45,-50,-55,-60,-65和-70℃冷冻预处理,-196℃液氮保存1周,复温后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温度-55℃冷冻预处理和液氮保存的大鼠骨组织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其余温度组的骨细胞轻度水肿,线粒体肿胀,嵴破坏,细胞核有固缩现象,部分骨细胞变性明显,甚者细胞膜不连续。结论 骨组织冷冻预处理温度在-50~-60℃之间,-55℃是最佳温度值,可获得最大部分生物活性的骨组织。  相似文献   
996.
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多使用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但常有螺钉拔除,钢板断裂的病例报道,过去常再次钢板内固定配合植骨治疗,因此感染、再次骨折和关节僵死的风险非常大。笔者自1999年1月~2003年6月间用记忆合金板治疗钢板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经成骨诱导后的脂肪成体干细胞(ADASCs)在体内的成骨分化行为.方法 分离培养兔ADASCs,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标记结果.将标记的ADASCs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后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共培养7d后植入自体肌袋内.术后8周取材,固定、脱钙、包埋后切片染色,镜下观察.结果 大量ADASCs被标记,标记率达(82.3±8.6)%;体外标记后的ADASCs可以向成骨方向分化;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示体内有新生骨形成,切片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新生骨处有阳性细胞.结论 ADASCs经体外成骨诱导后植入体内能够继续维持成骨分化,并进一步形成新生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较之传统的内固定方法,因其有显著的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9—2006年,我们应用闭合复位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骨折62例,经随访观察,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糖膏剂是维吾尔医药学中广泛使用的传统的民间药物剂型之一.它是用植物花瓣、嫩叶与蜂蜜、白砂糖为辅料加工而成的传统的剂型。古代维吾尔医师在配制糖膏剂时,利用阳光(一般5月上旬到6月上旬配制,晒阳光期间为40~50天的一种配制方法)把植物花瓣(玫瑰花瓣,棉花花瓣,沙枣花瓣,石榴花花瓣等)、嫩叶(新鲜薄荷叶,新鲜藿香叶等)与适量(原药的3~3.5倍)蜂蜜、白砂糖为辅料加工,  相似文献   
1000.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是早产儿最主要的脑损伤类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是病变的关键靶细胞,OPC对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引起的损害高度敏感.了解OPC的易损机制可为防治脑窒周周白质软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