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710篇
  免费   16434篇
  国内免费   14945篇
耳鼻咽喉   1396篇
儿科学   2985篇
妇产科学   2288篇
基础医学   19781篇
口腔科学   3565篇
临床医学   32739篇
内科学   31474篇
皮肤病学   2260篇
神经病学   8207篇
特种医学   57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4篇
外科学   12976篇
综合类   78001篇
预防医学   15297篇
眼科学   2713篇
药学   37020篇
  311篇
中国医学   22932篇
肿瘤学   14047篇
  2024年   2332篇
  2023年   7874篇
  2022年   7242篇
  2021年   8475篇
  2020年   7176篇
  2019年   8092篇
  2018年   4249篇
  2017年   6965篇
  2016年   7623篇
  2015年   8451篇
  2014年   11894篇
  2013年   12133篇
  2012年   16105篇
  2011年   17689篇
  2010年   15950篇
  2009年   16021篇
  2008年   17880篇
  2007年   16088篇
  2006年   15169篇
  2005年   15365篇
  2004年   12220篇
  2003年   11146篇
  2002年   8948篇
  2001年   8107篇
  2000年   6394篇
  1999年   4916篇
  1998年   3750篇
  1997年   3191篇
  1996年   2696篇
  1995年   2137篇
  1994年   1535篇
  1993年   1198篇
  1992年   1153篇
  1991年   1138篇
  1990年   946篇
  1989年   1001篇
  1988年   247篇
  1987年   218篇
  1986年   179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s)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例SLE患者(女性192例),记录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抗ENAs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和英岛狼疮评定组评定表(BILAG)2种评估方法评价疾病活动度。结果抗SSA抗体与头痛(r=0.26,P=0.04)、视物模糊(r=0.31,P=0.02)、皮疹(r=0.39,P=0.01)、脱发(r=0.23,P=0.04)、口腔溃疡(r=0.37,P=0.04)和SLEDAI(r=0.27,P=0.03)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r=-0.29,P=0.003);抗SSA抗体与抗SSB抗体呈正相关(r=0.69,P<0.01),但与抗dsDNA、抗RNP和抗Sm抗体无相关性。抗SSB抗体与头痛(r=0.34,P=0.02)、视物模糊(r=0.27,P=0.04)、SLEDAI(r=0.36,P=0.02)和BILAG血管炎评分(r=0.23,P=0.03)呈正相关,与C3(r=-0.27,P=0.007)呈负相关;抗SSB抗体与抗RNP抗体或抗Sm抗体无相关性。抗Sm抗体与疾病病程(r=0.16,P=0.001)、肾炎(r=0.32,P=0.02)、尿蛋白定量(24 h)(r=0,23,P=0.004)、SLEDAI(r=0.37,P=0.004)和BILAG肾脏评分(r=0.31,P=0.01)呈正相关,并且与发病年龄(r=-0.31,P=0.02)、白细胞(r=-0.35,P=0.01)和C4(r=-0.23,P=0.04)呈负相关。抗RNP抗体与雷诺现象(r=0.32,P=0.04)、抗dsDNA抗体(r=0.46,P=0.007)和BILAG皮肤黏膜评分(r=0.33,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r=-0.27,P=0.03)呈负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抗SSA抗体与头痛、视物模糊和C3仍相关,抗SSB抗体与C3和头痛仍相关。抗Sm抗体与疾病病程和总SLEDAI评分相关,而抗RNP抗体仅与BILAG黏膜皮肤评分相关。结论抗ENAs抗体与SLE的临床表现相关,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提示检测抗ENAs不仅可以反映SLE患者的临床表现,且其在疾病活动的评估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抽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实验室检测和超声测定比较中,可知在颈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的情况下,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且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低,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现增高状态,与前段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逐步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现下降趋势,但纤维蛋白原水平则表现为增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 方法:报道我院1例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表现为渐进性加重 的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和轻度精神行为异常。颅 脑MRI-T2/Flair序列提示双侧颞叶(左侧为甚)内侧、海马异常高信号。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经激 素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检索既往报道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患者237例,多数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最 常见是记忆障碍、癫痫(含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低钠血症,头颅MRI(特别是MRI-T2/Flair序列)显示单 侧或者双侧海马区、颞叶异常多见,早期免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有其特 有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热疗对TIME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热疗与TIME中几类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全面而透彻的了解热疗对TIME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的最终确诊为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10例,另选取同时期内急性CO中毒患者1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浆HMGB1水平进行检测。另外,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分析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浆HMGB1水平变化及与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期血浆HMGB1水平为(14.23±10.32)ng/mL,明显高于恢复期的(7.93±4.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CO中毒迟发性脑病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HMGBl水平与HDS以及ADL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r=0.610;r=0.605;r=0.607;r=0.610,P<0.05)。结论HMGBl参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炎症反应前过程,且与HDS以及ADL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赵桂东 《山东医药》2015,(6):65-66,7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