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92篇 |
免费 | 696篇 |
国内免费 | 5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9篇 |
儿科学 | 228篇 |
妇产科学 | 179篇 |
基础医学 | 284篇 |
口腔科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6671篇 |
内科学 | 1377篇 |
皮肤病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289篇 |
特种医学 | 5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4483篇 |
综合类 | 7698篇 |
预防医学 | 2289篇 |
眼科学 | 644篇 |
药学 | 3534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2213篇 |
肿瘤学 | 8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29篇 |
2022年 | 305篇 |
2021年 | 497篇 |
2020年 | 334篇 |
2019年 | 266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251篇 |
2016年 | 315篇 |
2015年 | 417篇 |
2014年 | 961篇 |
2013年 | 1090篇 |
2012年 | 1496篇 |
2011年 | 1731篇 |
2010年 | 1866篇 |
2009年 | 1967篇 |
2008年 | 2063篇 |
2007年 | 1878篇 |
2006年 | 2154篇 |
2005年 | 2081篇 |
2004年 | 910篇 |
2003年 | 1030篇 |
2002年 | 1322篇 |
2001年 | 1854篇 |
2000年 | 1444篇 |
1999年 | 936篇 |
1998年 | 1110篇 |
1997年 | 969篇 |
1996年 | 793篇 |
1995年 | 564篇 |
1994年 | 335篇 |
1993年 | 231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背景: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是临床上诊治的难点,是抑制肝移植发展的瓶颈。
目的:在成功应用胆道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同时,对胆管的损伤进行观察记录并取活检病理,分析不同胆管损伤、组织病理学类型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1-07/2005-10在大连市肝胆外科研究所,友谊医院肝胆外科完成。
对象:将1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根据胆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3组:正常组4例,胆管损伤组12例,肝动脉损伤组3例。
方法:利用内镜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胆管观察、记录,内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对于无T管者,应用子母胆道镜观察、取活检。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胆道内镜观察T管造影、肝内外胆管黏膜外观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供-受体胆管吻合口的愈合情况。胆管损伤组经内镜取石、狭窄扩张治疗后行上述指标的复查。
结果:①正常组患者肝内外胆管解剖正常,无狭窄、瘢痕,胆管黏膜颜色正常,供-受体胆管吻合口愈合佳。病理学检查均可见修复性的黏膜组织,被覆上皮完整。②胆管损伤组患者胆管内有各种类型的单发、多发及铸型结石,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内镜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后,胆管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造影检查胆树恢复正常。③肝动脉损伤组患者胆管壁缺血坏死,丧失胆管的组织结构,明显充血,胆泥和结石完全灌满供体胆树,Ⅲ级胆管间断具有胆管的组织结构;病理学检查发现胆管壁弥漫坏死,结构不清,大量胆汁渗入,可见增生的肉芽组织和化脓灶。
结论:在原位肝移植中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冷保存/再灌注损伤是导致胆管树损害最重要的始动因素,胆管周围血管丛的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胆管损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2.
于2006-09/2007-05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微创方法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患者2例,术后分别随访6,10个月,移植肾功能形态均良好。肾移植后膀胱输尿管吻合口狭窄的微创治疗通常可先通过膀胱镜或输尿管镜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若成功,可带管3~6个月,拔管后观察效果不理想时,可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如果狭窄段不长,采用内切开治疗较球囊扩张治疗更可靠、更理想。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瘤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瘤)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95%CI:1.87~43.22,P=0.006)。结论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瘤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目的比较清醒俯卧位(APP)联合标准护理与标准护理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1例, 女53例;年龄67~96岁[(82.3±6.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45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39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42例术后仅接受标准化护理(标准护理组), 42例术后接受标准化护理和APP干预(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30 d内PPCs(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发生率、术后第4天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第4天与急诊就诊时PaO2的差值、术后第4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P相关不良事件数目。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0~90 d[(86.1±16.5)d]。APP联合标准护理组术后30 d内PPCs发生率为16.7%(7/42), Ⅰ型呼吸衰竭发生率为4.8%(2/42)... 相似文献
998.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的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对115例胸、腹部及盆腔恶性实质性肿瘤患者(其中肝癌101例),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行PCS植入术。术后经PCS行规律性化疗或碘油化疗乳剂栓塞。统计与该术有关的并发症。结果:并发症有气胸5例(4.3%),血胸1例(0.9%),植入药盒部位感染3例(2.6%),切口延迟愈合或开裂5例(4.3%),留置管移位6例(5.2%)。所有并发症经处理均痊愈,无严重后遗症及死亡病例。其中大量气、血胸3例,采用8F胸腔穿刺系统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痊愈;留置管移位者4例进行PCS重植入术成功,3例拔除PCS,均未见并发症。结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行PCS植入术的并发症少而轻,经适当处理多可痊愈,为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化疗乳剂栓塞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9.
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致残、致死率高, 需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髓内与髓外固定, 但均无法避免术后内固定切出或穿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尖顶距学说曾被认为在避免内固定切出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核心观点认为尖顶距≤25 mm时可最大限度避免螺钉切出。但临床工作中符合尖顶距学说的内固定也存在切出和Z字效应并发症, 对此临床缺乏合理解释。笔者结合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和支撑牵张效应, 对尖顶距学说指导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 为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于术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法以及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因此,对具有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或超早期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止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引起的恶性循环[1,2],此为当前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趋势,并已经大最临床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