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65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200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481篇
口腔科学   231篇
临床医学   5933篇
内科学   662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735篇
特种医学   14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738篇
综合类   10231篇
预防医学   2922篇
眼科学   479篇
药学   4139篇
  57篇
中国医学   3071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893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683篇
  2012年   2067篇
  2011年   2207篇
  2010年   2234篇
  2009年   2173篇
  2008年   2329篇
  2007年   2282篇
  2006年   1940篇
  2005年   2004篇
  2004年   1641篇
  2003年   1450篇
  2002年   1141篇
  2001年   1043篇
  2000年   730篇
  1999年   616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颅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血肿,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颅内血肿患者427例,经头颅CT检查证实迟发性颅内血肿92例,占颅内血肿病人数22.55%,本文通过对92例外伤性迟发颅内血肿进行讨论,旨在总结我院诊治外伤性迟发颅内血肿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性72例,女性20例。年龄12岁~60岁,平均年龄37岁。车祸伤68例,殴伤12例,坠落伤8例,重物坠击伤4例。发现颅内迟发血肿…  相似文献   
72.
1病历介绍患者,女,32岁,因双眼近视加散光14 a从未戴镜于2005年2月12日在我院行Lasik手术。术前屈光度数:OD-5·50DS 1.50DC×86→0.8,OS-5.75DS 1.25DC×82→0.8。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1天,双眼裸视力均达0.8;术后第8天上班时,左眼不慎被仓库货架上跌落的纸箱擦伤,当即左眼疼痛、流泪,隔日因左眼异物感加重且视物叠影来我院复查。眼部检查:左眼裸视力0.1,验光测不出,结膜充血剧,角膜上皮水肿,颞侧瓣沿呈新月形向下移位,多条水平型角膜皱褶直达瞳孔区,前房瞳孔均正常。诊断:左眼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褶。遂立即在无菌条件下行左…  相似文献   
73.
目的报道应用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改善手指再造与修复效果的应用。方法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中的躅趾腓侧皮瓣、躅趾“C”形皮瓣、躅趾趾腹皮瓣分别应用于手指再造中的第二足趾改造外形、虎口重建、同时修复邻指指腹缺损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4个月,再造与修复效果都取得巨大的改善。手指活动功能,拇指ROM平均76.7°,手指ROM平均139°,指腹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的广泛、灵活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手指再造与修复的尴尬外形。  相似文献   
74.
手指脱套伤是常见的手外伤,而同时两指脱套伤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尤以指体较长的食、中指及中、环指多见。自2001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了两指同时脱套伤16例,均采用单蒂双叶皮瓣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5.
脑部外伤后脑梗死临床较为少见,系指脑外伤患者复查CT时,出现脑梗死灶。它一旦发生将加重原发颅脑损伤,致使病情迁延或恶化,影响病人的康复及预后,应引起临床重视。我科收治有34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运用。方法45例颌面外伤患者其中多发下颌骨骨折18例,上颌骨及颧骨骨折15例,上下颌骨多发骨折且合并有四肢骨折者12例,男38例,女7例,年龄16~38岁。方法术前30min给东莨菪碱0.3mg肌注。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一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2—0.04mg静脉滴注。经鼻腔置入纤支镜和引导插入气管导管由助手扶持患者头部于合适位置,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将套有钢丝气管导管(ID6~7mm)的纤支镜经鼻腔置人,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人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结果全部45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耗时0.5—1.5min。有4例在导管出后鼻孔后有不适感,另有6例插管后轻微呛咳,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多伴颌面部严重挫裂伤及多发骨折,麻醉处理较为棘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通过纤支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给氧,在有条件的单位不失为处理此类气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7.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为治疗气虚血瘀所致之中风代表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后世医家不断扩大其运用范同,效验颇多.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青少年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旨在更好地指导青少年的口腔保健。方法:选青少年前牙外伤病例132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52例,对患者的牙外伤进行检查,分析其外伤类型、外伤原因、外伤后就诊时间等。结果与结论:应该加强社会对青少年保健知识的普及,防止牙外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加以阐述。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并非少见。颅内压增高、脑缺血、伤后止血剂应用是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收缩压正常,避免抗纤溶药物应用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0.
小型游离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型游离皮瓣在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4月至2006年8月,五种共29例不同小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病例,对其手术方法、临床效果、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29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色泽良好,其中携带皮神经的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恢复。结论以小型游离皮瓣修复小面积手部软组织缺损,常可达到最佳的外形及功能效果,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