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1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97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688篇
预防医学   30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51篇
  21篇
中国医学   37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0例患者,男3例,女7 例,年龄51~73岁.②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病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心悸、气短,无心绞痛及明显高代谢症状、突眼、甲状腺肿大.其中5例在区级医院诊断过阵发房颤3个月,未治疗 ;5例初次就诊,查体为房颤律.心电示:快速房颤7例,缓慢型房颤3例;心脏B超诊断情况 :4例为冠心病,6例未见异常.全部病例均误诊为冠心病,房颤,给予扩冠、抗凝、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1~3个月,均无明显好转.③确诊及治疗情况:经仔细询问病史、查体、甲状腺B超及FT3、FT4、TSH等检查,发现5例无任何甲亢症状,2例伴有轻度怕热、出汗及双手震颤,3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大,FT4、FT4均增高.全部病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及地戈辛治疗2个月后病情得到控制,8例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治疗4个月时另2例房颤也转复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2.
一组孤立性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1年后左侧心腔重构发生逆转;[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一、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特征与危害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可占成年人口的近7%,房颤也是老年人最常罹患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与人类老龄化密切相关,70%的房颤患者年龄在65~85岁之间。房颤通过引发或/和加重原有心脏疾病,使老年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非房颤者明显升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房颤就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老年人房颤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年龄因素以外,还有其它的促发房颤的病因学因素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劳若平 《内科》2007,2(3):441-443
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AF)是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心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0%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0%无明确病因。房颤病人由于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功能,心房心室收缩不同步,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易诱发或加重心衰。同时房颤易导致心房内附  相似文献   
35.
快速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是急诊首需解决的问题。控制快速心室率临床医生习惯使用毛花甙C(西地兰),但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毛花甙C主要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加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使心率减慢,但在迷走神经张力低下的情况,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或新近发生的房颤时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或少数对毛花  相似文献   
36.
《开卷有益》2008,(5):54
[问]我是男性,67岁,退休干部,平时血压有些高(150/100毫米汞柱左右),1年前因一阵阵心慌,被查出房颤。请问这病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害处?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房颤和老年人脑梗塞的关系,以及房颤对脑梗塞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2例有房颤并且梗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住院无房颤的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房颤组脑梗塞患者年龄大,发病急聚,病情重,意识障碍程度深,常伴心功能不全,易致消化道出血,高热,反应性高血糖,死亡率高。结论房颤是引起脑梗塞的危险因子,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报告一例肌袖性房颤患者在电隔离上腔静脉过程中,房袖传导对期前刺激表现出递减传导。资料与方法:患者,女43岁,发作性心悸气短一年入院,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早(呈“P ON T”样);短阵房速。完善术前准备征得书面同意后,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于冠状窦口起搏,上腔静脉内记录。预设温度55度,能量30瓦,放电共240秒。结果:术中未能诱发房颤,但根据动态心电图特点,且上腔静脉内LASSO电极记录肌袖电位高大、明显,故先行隔离上腔静脉。LASSO电极在窦律下记录到肌袖电位位于心房电位之后,部分与心房电位融合,且LASSO1,10肌袖电位最提前。于冠状窦电极窦口起搏,行S1S2刺激,可见房袖呈递减传导,且肌袖组织较心房组织传导延迟程度严重。随S2提前,心房电位预肌袖电位之间距离间拉开,肌袖电位更加清晰明显。此外,肌袖电位最提前处(LASS01,10)传导延迟程度较其余电极轻,故随S2提前,各电极心房电位与肌袖电位间传导时间差异更明显,肌袖电位传导顺序更显著。于LASS0 1,10极附近放电共240秒,肌袖电位渐渐消失,于上腔静脉内起搏无上腔静脉-心房传导,即传出阻滞。成功隔离上腔静脉。结论:上腔静脉肌袖组织对期前刺激表现出递减传导,且较临近心房组织程度更严重,可使肌袖电位现实更清晰。同时,各电极心房与肌袖间传导时间差异随S2提前程度而加剧,一部分肌袖表现出传导上的“优越”,提示肌袖与心房间存在某种“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40.
荣春兰 《山东医药》2004,44(13):48-48
1996~2003年,我院收治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患者8例。现就其心电图表现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