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40篇 |
免费 | 1911篇 |
国内免费 | 10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4篇 |
儿科学 | 190篇 |
妇产科学 | 587篇 |
基础医学 | 1106篇 |
口腔科学 | 392篇 |
临床医学 | 5466篇 |
内科学 | 2957篇 |
皮肤病学 | 201篇 |
神经病学 | 317篇 |
特种医学 | 101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1782篇 |
综合类 | 11082篇 |
预防医学 | 7340篇 |
眼科学 | 193篇 |
药学 | 5905篇 |
101篇 | |
中国医学 | 3013篇 |
肿瘤学 | 6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9篇 |
2023年 | 854篇 |
2022年 | 1147篇 |
2021年 | 1601篇 |
2020年 | 1142篇 |
2019年 | 1205篇 |
2018年 | 529篇 |
2017年 | 1000篇 |
2016年 | 1106篇 |
2015年 | 1403篇 |
2014年 | 1981篇 |
2013年 | 1956篇 |
2012年 | 2588篇 |
2011年 | 2528篇 |
2010年 | 2220篇 |
2009年 | 2025篇 |
2008年 | 3739篇 |
2007年 | 2216篇 |
2006年 | 1807篇 |
2005年 | 2717篇 |
2004年 | 1469篇 |
2003年 | 1011篇 |
2002年 | 829篇 |
2001年 | 801篇 |
2000年 | 666篇 |
1999年 | 507篇 |
1998年 | 465篇 |
1997年 | 436篇 |
1996年 | 361篇 |
1995年 | 372篇 |
1994年 | 365篇 |
1993年 | 227篇 |
1992年 | 203篇 |
1991年 | 155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15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不孕患者经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与妊娠结局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行IVF/ICSI-ET治疗的46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55个取卵周期作为EMS组;选择同期行IVF/ICSI-ET治疗的126例非EMS患者的156个周期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分析与妊娠结局相关的因素。结果 EMS组CA-125水平、周期取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窦卵泡数(AFC)、hCG注射日成熟卵泡数、获卵数、MII卵数、双原核(2PN)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G注射日成熟卵泡数与EMS患者未妊娠的相关回归系数0。结论 EMS合并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子和胚胎质量下降,更易取消周期。但其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及临床结局与非EMS对照组不孕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hCG注射日成熟卵泡数是EMS患者妊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管内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48个AID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宫颈管内人工授精(ICI)200例360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125例188个周期,对2种授精部位的AID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ICI组的周期妊娠率为14.74%(51/346),其中自然周期妊娠率为18.54%(33/178),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为10.71%(18/168),流产率为11.76%(6/51);IUI组的周期妊娠率为28.49%(51/179),其中自然周期的妊娠率为32.04%(33/103),促排卵周期妊娠率为23.68%(18/76),流产率为5.88%(3/5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精部位可能是影响AID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IUI法可能会提高AID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探讨HCG日雌激素(E_2)降低对促排卵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因注射HCG日E_2上升者791例(上升组)和E_2自然下降者485例(下降组)。将E_2下降组(B组)分为三个亚组:0△E_2≤10%,10%△E_2≤20%,△E_220%。比较各组的卵子回收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下降组的卵子回收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低于上升组(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G日雌激素下降大于20%与低卵子回收率、低卵裂率、低优质胚胎率相关(P0.05),但不影响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论:HCG日E_2自发下降大于20%影响控制性超排卵的结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针对现有玻璃化冷冻载体在胚胎库管理方面的不足,探讨新型管式冷冻载体的囊胚冷冻效果及其在人类胚胎库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D5、D6单囊胚玻璃化复苏移植的患者,其中杆式冷冻载体1257例,新型管式冷冻载体564例,比较复苏后的胚胎存活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杆式冷冻载体与管式冷冻载体存活胚胎率分别为99.05%(1245/1257)、100%(564/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99,P=0.0199),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80%(732/1245)、60.28%(340/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62,P=0.5506)。管式冷冻载体相比杆式冷冻载体更节约空间,胚胎定位精确,取放速度更快。结论:与杆式冷冻载体比较,新型管式冷冻载体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但在空间利用、位置准确性及拿取时间方面存在优势,更适用于实际的临床操作及胚胎库的管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方法:对研究组83例不明原因RIF的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照组96例不明原因RIF患者移植前不给予特殊处理。并按照胚胎移植属性分为鲜胚移植和冻胚移植,所移植胚胎均为卵裂期优质胚胎,接受LIT后新鲜胚胎移植为研究组A(51例);未行LIT接受新鲜胚胎移植为对照组A(57例)。接受LIT后冷冻胚胎移植为研究组B(32例),未行LIT接受冷冻胚胎移植为对照组B(39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情况,并观察LI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结果:(1)研究组A的临床妊娠率(47.06%)高于对照组A(22.81%),研究组B的临床妊娠率(46.88%)高于对照组B(2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的临床妊娠率与研究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LIT后外周血CD3~+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RIF患者成功妊娠有促进作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能促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向增强母胎免疫耐受的方向改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患儿激素治疗后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的早期改变与脂质紊乱及其关系。方法 检测 2 7例原发性NS患儿血脂、血尿蛋白及尿清蛋白指标。结果 经正规激素治疗 ,血尿蛋白相应改善 ,并随血脂指标 (TC、TG、LDL、apoB)缓解而改善 (P <0 .0 1)。治疗前NS患儿血清清蛋白 (Alb)、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与TC、TG、LDL、apoB均显著相关 (P均 <0 .0 1) ,而 2 4h尿蛋白定量 (Up)仅与血胆固醇 (TC)显著相关 (P <0 .0 5 ) ;激素治疗 2周后UAE、Up下降量 (ΔUAE、ΔUp)与治疗 2个月后随访血脂变化 (ΔTC、ΔTG、ΔLDL、ΔapoB)有一定相关性 (P <0 .0 1,P <0 .0 5 ) ;与ΔUp比较ΔUAE与ΔTC、ΔTG、ΔLDL、ΔapoB有更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S患儿UAE早期变化与脂质紊乱治疗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核素排便造影在小儿便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核素排便造影方法在小儿便秘诊断和疾病程度判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5例特发性便秘患儿和 11例正常儿进行核素排便造影检查。根据直肠肛管排空曲线可计算出残留率、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等反映排便能力的客观指标 ,根据采集的直肠肛管图像可获得反映耻骨直肠肌功能的静息、收缩和排便状态下的直肠肛管角。所有患儿同时进行结肠传输实验和X线排便造影检查。结果 便秘患儿直肠肛管排空曲线平直或下降缓慢 ,而正常儿的排空曲线为快速弧形下降曲线。便秘患儿排便能力明显下降 ,正常儿半排空时间、排空率和残留率分别是 1 97± 0 86min、78 30 %± 12 0 3%和 2 0 5 0 %± 7 6 7% ,而便秘患儿这三项分别为 15 16± 3 6 7min、4 4 84 %± 14 0 0 %和 5 3 5 2 %± 15 0 2 %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根据结肠传输实验结果有 6例患儿为慢传输型便秘 ,17例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患儿的排便能力明显低于慢传输型便秘。结论 核素排便造影可以对便秘进行准确诊断和疾病程度判定 ,同时也能对耻骨直肠肌功能进行准确评价 ,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受放射线照射量很低等优点 ,是评价直肠肛管排便功能的重要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