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沈丕安教授是明代忠烈沈青霞的后裔,又是民国南社诗人沈眉若的嫡孙。许多名家的成才和出名都是与他们的家庭文化背景、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本人独特的成才之路分不开的。沈丕安教授的成才和出名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的成都之路。方法:收集国医大师从年轻治学到成年后的发展路程的丰富资料,介绍了大师的成长历程。结果与结论:国医大师一生成才和治学归纳为五个字:勤、恒、精、博、悟。  相似文献   
33.
查玉明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医人才培养工作近60个春秋,传承古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师古不泥,大胆实践,善于创新;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学贯中西,炼就精湛医术。本文对查老的成才之路从学医经历、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等4个方面作了全面总结,并系统分析了查老成才的经验。  相似文献   
34.
通过学习吴鞠通的著作,分析他的学术思想与成才过程,并借此探讨面对新疾病谱、新时代要求该如何学习、发展中医:借鉴先贤,理论——临床——理论——临床,层层深化,不断升华,创新、完善、发展适应现代疾病特点的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35.
徐珊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35-236
光阴荏苒,恩师张兆智老中医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然而,恩师的慈祥面容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恩师的谆谆教诲时时环绕于我的耳旁,恩师的敬业精神则每每激励着我的历程。今天,我虽然在中医学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获得了些许荣誉,如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指导老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等。  相似文献   
36.
王雪之 《开卷有益》2014,(11):60-61
<正>黄元御半途学医,到而立之年时,不幸被庸医治坏了左眼,沦为独眼龙。他异常悲怆,立志走自学中医成才之路,发愤学医,自此卧薪尝胆,车胤囊萤,探赜索奥,研习岐黄,遂成清代大医。乾隆十五年(1750),黄元御行医至京,适遇乾隆皇帝病重。太医院与京城名医多方调治无效,百医束手无策。当时,宫中有一太监为昌邑玉皇庙村人,深知黄元御医术高超,便向朝廷推荐。黄氏难以推诿,遂入宫。乾隆欲试其医术高低,故虚设一帐,令宫女卧其内,只露一手  相似文献   
37.
从耳濡目染,家传手授;文化奠基,悟性聪慧;坚持临床,实践探索;参与科研,不断创新;进行交流,切磋经验;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等六个方面系统总结探讨了张学文教授成才的经验,为培养中医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8.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我们最近对湖南省15位农村基层中医的成才经历进行了深入调研。这15位农村中医师数十年来,坚持在农村基层行医。运用中医药为人民群众解除了不少疾苦,在勤谨实践中潜心学习,在热诚服务中无私奉献,学验俱优,德艺双馨,名垂一方, 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农村基层优秀中医”光荣称号;其中大部分在2003年即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农村名中医”。在与他们本人及其经验材料的接触中,不仅使我回想起自己早年在农村艰辛而充实的学医、行医经历,更使我联想到一些古今名医成才的感人经验,并从中体悟到,一个优秀中医的成才之路必须经过如下3个方面的认真锤练:善于学习,勤于临床,严于修德。  相似文献   
39.
回首往事,20年如云烟。站在生命的起点,人生也许有很多可能。但今天,我相信,这一条人生路,是生活对我的最好的安排。1985年8月,14岁的我接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护校的入学通知书。这是军医大学首次招收初中毕业的中专生,也是三医大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在湖南批量招生。我是30名幸运少女中的一名。其实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40.
余瀛鳌教授谦逊恭谨,出身世医家庭,师承秦伯未,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参加首届全国西医离职学中医研究班,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在中医研究院编审室,从事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工作,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曾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赴内蒙古包钢职工医院支边开展中医医疗与培训,致力于中医临床文献和通治方研究60余年。在临床和文献研究的工作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