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608篇
  免费   10616篇
  国内免费   4589篇
耳鼻咽喉   1133篇
儿科学   626篇
妇产科学   402篇
基础医学   4860篇
口腔科学   1022篇
临床医学   38907篇
内科学   35755篇
皮肤病学   1925篇
神经病学   2066篇
特种医学   44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5篇
外科学   7799篇
综合类   83001篇
预防医学   19978篇
眼科学   962篇
药学   41298篇
  734篇
中国医学   47609篇
肿瘤学   1107篇
  2024年   1864篇
  2023年   6697篇
  2022年   8177篇
  2021年   8953篇
  2020年   7587篇
  2019年   7836篇
  2018年   3319篇
  2017年   6986篇
  2016年   7623篇
  2015年   8949篇
  2014年   16299篇
  2013年   15571篇
  2012年   18575篇
  2011年   20212篇
  2010年   18042篇
  2009年   16777篇
  2008年   17654篇
  2007年   16167篇
  2006年   14752篇
  2005年   14214篇
  2004年   11555篇
  2003年   10895篇
  2002年   8738篇
  2001年   7224篇
  2000年   4802篇
  1999年   3398篇
  1998年   2682篇
  1997年   2049篇
  1996年   1492篇
  1995年   1234篇
  1994年   870篇
  1993年   472篇
  1992年   458篇
  1991年   463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181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3.
14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初诊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0例AMI患者按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采用自制表格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和相关指标。结果 160例AMI患者中58例(36.25%)确诊为首发心力衰竭。两组患者在年龄、心率、发病至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总死亡率、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A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因素由高至低依次为Killip分级、并发心源性休克、并发心力衰竭、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VEF、年龄和CKMB。结论 AMI首发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应及时检测相关指标,积极预防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就诊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就诊心肌梗死病患作为对象,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其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对患者心肌梗死改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33例显效,22例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总体有效率为94.83%(55/58)。治疗期间,8例休克,14例心律失常,21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43/58)。结论:为急诊就诊的心肌梗死病患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需加以针对性控制。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抽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护肝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抽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未发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即运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观察组的可能危险因素[患病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耱核酸(DNA)、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存在高HBV DNA、ALT,患病时间长,HBeAg阴转,高血清铁,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其中家族史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肝硬化的成因很多,包括患病时间长、高HBV-DNA、ALT、HBeAg转阴、高转铁蛋白饱和度等,其中家族史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在掌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诱因后,进一步加强临床危险因素的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CPHD并发RHF患者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祛痰,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扩张血管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苓桂术甘汤。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右心室短轴缩短率(right 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RVFS)[(43.3±1.6)、(26.5±1.0)%]显著高于对照组[(40.5±2.7)、(23.4±2.5)%],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RVVd)、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RVVs)[(45.3±1.9)、(36.7±1.6)ml]显著低于对照组[(48.0±2.7)、(39.4±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Lee氏心衰积分[(9.4±2.8)、(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7±4.6)、(4.2±0.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64.6±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1±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并发RHF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8.
149.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67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护理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治愈率为71.42%,无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7.14%,无效率为17.85%,总有效率为82.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比较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s 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CRSs N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112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综合药物治疗,每日喷施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00μg,每日口服克拉霉素片250 mg,每日口服3次黏液溶解促排剂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每次300 mg;综合治疗组采用FESS结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结果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101/112),综合治疗组为93.8%(105/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VAS总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1.1±0.5)分比(2.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心理健康、躯体功能及SNOT-20总评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13.0±0.8)分比(15.1±6.2)分、(11.0±1.3)分比(15.8±5.1)分、(12.3±2.3)分比(19.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药物治疗组满意率为86.6%(97/112),综合治疗组为98.2%(11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S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CRSs NP的总体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和时间均优于单独药物治疗,综合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