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1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40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6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1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1372篇
预防医学   108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16篇
  22篇
中国医学   304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双相情感障碍(Biplar Dsorder,BPD)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8%,终生患病率1.5%~3.0%。BPD占精神科临床情感障碍约50%,是当今全球主要精神卫生问题。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以及混合发作,可伴有焦虑、冲动、物质滥用,自杀率约15%。该病功能残疾相对较高,病程复杂,易复发,治疗难度大。由于BPD极易被误诊和不恰当的治疗,因此对其未能获得满意的识别率和及时有效的治疗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鉴于上述情况作者对BPD的临床治疗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与变化,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出院,主要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的1522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住院费用构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5 385.01元,不同年份间住院总费用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构成的前四位分别为:药费(20.06%)、治疗费(19.89%)、化验费(19.81%)和检查费(15.91%),药费呈现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P<0.05)。住院天数、治疗方式和婚姻状况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51、0.392和0.034。结论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住院费用较稳定,住院费用构成较合理。医院可以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医疗流程,缩短住院天数,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心理联合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B组43例接受心理干预+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症状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A组护理后的智商评分、操作智商评分、言语智商评分低于B组护理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护理后的记忆商数评分、瞬时记忆评分、短时记忆评分、长时记忆评分低于B组护理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护理后的症状评分高于B组护理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B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给予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心理干预联合认知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认知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4.
45.
亚健康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琼  黄邵新 《河北医药》2004,26(8):682-683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空气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医学模式也随之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致病因素有: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而生命的状态也在健康和疾病之间划分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6.
夫妻玩笑     
人们总是抱怨说爱是沉重的,其实爱从来就不沉重,真正沉重的是婚姻。相得益彰也罢,灵肉合一也罢,结婚毕竟是两个人绑在一起过日子,压抑个性是难免的,没有天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护理中应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研究,开展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22例。2019年8月前入院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记为对照组,2019年9月后入院患者给予陪伴式情感干预记为观察组,对比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2周后认知功能(BAC-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BA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C-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在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陪伴式情感干预的效果突出,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8.
艾滋病救治网点患者的情感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0例网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情感支持,包括亲情关爱和心理安抚,以疏导患者心理障碍,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示个性化的情感支持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还能使部分潜在艾滋病患者解除恐惧心理,主动参加到普查普治工作中来,为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Seroqu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处方药》2008,(5):19-19
阿斯利康公司宣布,FDA已批准其抗精神病药物Seroquel(quetiapine)作为锂(1ithium)或丙戊酸(divalproex)的辅助药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它是唯一获准治疗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症和躁狂症的单用药治疗产品。双向情感障碍,又称踩狂抑郁症,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据研究,全球有0.4%~6%的人患有该病。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HAMD、 BRMS和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HAMD、BRMS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及躁狂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