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41篇
  免费   3449篇
  国内免费   3695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786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2858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8720篇
内科学   9141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2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2743篇
综合类   19361篇
预防医学   6057篇
眼科学   287篇
药学   10927篇
  75篇
中国医学   6158篇
肿瘤学   1495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1468篇
  2021年   1542篇
  2020年   1330篇
  2019年   1471篇
  2018年   780篇
  2017年   1284篇
  2016年   1344篇
  2015年   1587篇
  2014年   2406篇
  2013年   2508篇
  2012年   3267篇
  2011年   3633篇
  2010年   3470篇
  2009年   3458篇
  2008年   4368篇
  2007年   3882篇
  2006年   3823篇
  2005年   4159篇
  2004年   3600篇
  2003年   3210篇
  2002年   2443篇
  2001年   2395篇
  2000年   1883篇
  1999年   1675篇
  1998年   1455篇
  1997年   1323篇
  1996年   1199篇
  1995年   1204篇
  1994年   878篇
  1993年   684篇
  1992年   608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536篇
  1989年   473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目的 探讨不同流量冠脉灌注的离体兔心肌对 99m Tc- Q3和 2 0 1 Tl的清除及存留特性 ,进一步揭示 99m Tc- Q3和 2 0 1 Tl在不同流量冠脉灌注的离体兔心肌中的摄取、清除及存留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 2 0只新西兰大白兔 ,于麻醉下开胸 ,摘取心脏 ,建立离体兔心脏灌流模型。采用双核素法进行离体兔心脏灌注。结果 心肌对 2 0 1 Tl的净摄取值大于 99m Tc- Q3,但其改变受血流灌注量影响也比 99m Tc- Q3更明显。高流量灌注组 ,注射示踪剂后4~ 2 5分钟内 ,2 0 1 Tl的清除比 99m Tc- Q3清除更快 ;低流量灌注组 ,注射示踪剂后 40分钟内 2 0 1 Tl清除比 99m Tc- Q3快。高流量灌流组中观察到的 2 0 1 Tl早期快速清除现象在低流量灌注组中未出现 ,而 99m Tc- Q3在两组中均未见早期快速清除。结论 由于 2 0 1 Tl的清除比 99m Tc- Q3清除更快 ,其较高摄取的优势在药物注射后 10分钟时已完全丧失 ,故 99m Tc- Q3仍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心肌灌注显像剂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2.
心肌灌注显像常规检查方法包括运动 /静息两次显像。静息心肌显像是受检者在静脉注射 740MBq99mTc MIBI 1~ 2h后采用SPECT进行图像采集。运动实验是受检者在次极限量运动后 ,静脉注射 740MBq99mTc MIBI 1~ 2h后采集图像。本文通过对 30例正常人及 2 18例冠心病人所做的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统计分析 ,探讨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人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 5 3岁。冠心病人组 2 18例 ,男 12 9例 ,女 89例 ,…  相似文献   
923.
超速起搏预适应保护缺血心肌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超速起搏预适应 (P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梗塞范围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2 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 (IR组 )和超速起搏预适应组 (PP组 ) ;测定两组梗塞区、危险区的心室重量 ,计算梗塞范围 ,并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评分。 结果  (1)心脏 IR组和 PP组梗塞区检测结果 :梗塞区心室重量为 44 1.3± 31.0 3m g比 175 .7± 41.8m g,梗塞范围为 42 .4%± 3.6 %比 16 .7%± 1.2 % ,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2 ) IR组和 PP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评分为 3.6 7± 0 .89比 1.83± 0 .72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1) PP降低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时梗塞范围 ;(2 ) PP降低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4.
20例需行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 ,随机等分为 2组。实验组 (CP组 )于术前 2d静脉滴注护心通 ,总量为 4g ;对照组 (C组 )用 5 %G S滴注。结果示实验组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对正性肌力药物的需求、缺血再灌后的MDA活性增高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则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两组间的心肌酶活性和心肌AT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护心通是一有效的心肌保护药物  相似文献   
925.
目的 观察MVP与ME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72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随机分成MVP、MEP组 ,每组各 36例。MVP组用药MMC 8mg/m2 ivd1,VDS 3mg/m2 ,ivd1、8,DDP 5 0mgivgttd1~ 3;MEP组MMC、DDP用法同上 ,VP - 16 0 .1givgttd1~ 5,每疗程均为 2 1~ 2 8d。每组均完成 2个疗程以上化疗。结果 MVP组CR 3例 ,PR 14例 ,有效率 4 7.2 % (17/ 36 ) ;MEP组CR 0例 ,PR 14例 ,有效率为 38.9% (14 / 36 )。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 ,MVP组为 2 2 .2 % ,MEP组为 2 7.7%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MVP组有静脉炎及周围神经炎、腹痛 ,病人均可耐受。全部病例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MVP方案与MEP方案疗效相似 ,MVP方案稍优于MEP方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两者均可作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926.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链脲左菌素(STZ)糖尿病大鼠物质代谢、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DM),成模后分组,APS组每日给予黄芪多糖灌胃,DM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另设一正常对照组。实验6周后采血,测血糖、血脂,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原子吸收光谱测心肌钙含量。结果 APS组的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钙含量较DM组明显降低,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明显减轻。结论 APS可以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物质代谢,对其心肌超微结构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研究高胆固醇血症对雄性Wistar大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5%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制备高胆固醇动物模型,分别于实验第30、60和90d测定肾功能、24h尿蛋白、肾皮质胆固醇(Ch)及各磷脂含量,并进行病理形态及组织定量分析。结果 在实验周期内实验组(E组)大鼠血浆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第90d,E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肾皮质Ch、磷脂酰胆碱(PC)及磷脂酰乙醇胺(P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组);病理形态及组织定量分析显示肾小球系细胞增垂、炎性细胞浸润、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塌陷、上皮细胞足突融合,肾小球体积增大。IgG直接免疫荧光阴性,肾小球内无电子致密物沉积。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体积、肾皮质Ch含量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与血浆总胆固醇(TCh)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饮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Wistar大鼠肾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92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确诊为ICM心力衰竭患者44例,按 有无行介入冠脉再通治疗(PTCA)分为内科药物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和PTCA、支架治疗组(简称介入组)。常规组20例 行内科综合治疗,介入组 24例均行 PTCA,必要时放置支架。结果经 28.l±20.9(1~102)月随访,两组病人症状均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介入组心功能改善和左室、左房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介入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 0.05),常规组则无明显变化。随访期内常规组再住院次数明显高于介入组,分别为4.8±l.2次和2.l±0.8次,且常规组总 住院费用高于介入治疗组,并有6例死亡(33.3%),死因多为顽固性心力衰竭;而介入组仅有2例死亡(14.3%),且均非 心力衰竭所致。结论ICM心力衰竭为一进展性疾病,预后差,常规治疗效果一般,病死率较高;PTCA、支架置入术是治 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对于EP<40%的患者成功率较高,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929.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 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 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 (1)来自健康献血 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效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 (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灵敏、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30.
目的观察含益气通络丹的大鼠血清对缺氧24h再给氧4h后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一氧化氮(NO)生成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影响。方法采用AnnexinV-PI双标记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DH释放水平,采用改良Yu方法测定NO浓度,用Ohkawa法测定TBARS含量。结果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后NO、TBARS水平升高,LDH释放增加。含益气通络丹的血清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LDH释放,降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和TBARS水平,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益气通络丹具有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和NO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