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93篇 |
内科学 | 214篇 |
特种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149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药学 | 3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对体外循环术后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体外循环术后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重症监护室(ICU)安全护理.结果 120例患者均起搏成功,心博正常有力,起搏器使用时间1~15d,平均(7.15±3.04)d.经ICU... 相似文献
72.
73.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位于心包与心肌之间的特殊内脏脂肪库,可能通过脂肪细胞直接浸润心肌、炎性介导和自主神经作用等机制诱导心房颤动的发生。研究显示心外膜脂肪与心房颤动的发生、进展程度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用无创影像学方法,如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超声定量检测心外膜脂肪的体积、厚度和密度等相关指标对评价心房颤动的发生、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现主要就心外膜脂肪组织影像学指标与心房颤动的发生、预后及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75.
76.
该文评价了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引导选择冠脉和冠脉导管置入中的作用。 方法 18只体重在25~60kg的健康猪经静脉注射盐酸氯胺酮麻醉,术中用氯胺酮、芬太尼、乙咪酯维持麻醉。切开胸骨,建立心包支架, 相似文献
77.
李朝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85,(4)
本文报导了我院从1980年12月到1983年6月对施行的162例心内直视手术,选择性地安置了53例心外膜起搏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8.
目的应用高频二维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心肌超声造影以及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健康比格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及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情况,通过测量分支点角度,利用流体力学原理以及心脏舒缩运动的特点分析其分支结构特点与冠状动脉循环的关系,深入认识心肌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 (1)8只健康比格犬,常规动物术前准备,开胸制作心包吊篮模型;(2)应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心肌超声造影经心外膜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斜角支(OB)及其心肌内分支的连接和走行方向,尤其是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分支,采集其长轴和短轴二维超声灰阶、心肌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实时图像,并储存;(3)图像采集后,处死比格犬,取出心脏固定后游离左心室前壁,沿LAD、OB长轴及短轴制作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切片,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心外膜冠状动脉及心肌内冠状动脉走行、连接,并摄影存图;(4)脱机应用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沿所观察血管长轴和短轴的二维超声灰阶图上于LAD、OB上段(SSOB)和下段(ISOB)走行区域选取3支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冠状动脉血管(SIMCA),测量其收缩末和舒张末与其上级主干血管夹角角度θ(θs、θd)。同时测量大体标本或组织病理切片上感兴趣区域(ROI)冠状动脉分支角度;(5)对所有进入分析的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x-±s表示。LAD、OB上段和下段走行区域心外膜-心外膜下层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角度三者之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节段舒张期和收缩期分支角度两两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比格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分支多以锐角"旋入"心外膜下层心肌;从LAD主干近端到分支OB远端,心外膜-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角度逐步减小;膈面血管绕过心尖到达左心室前壁,其分支夹角开口与左前降支在心外膜下层心肌内的分支夹角开口方向相反。(2)大体标本及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LAD分支多以锐角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并斜行于中层心肌片层间隙,在中层心肌内其反向延长线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长轴略垂直;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分支处内弹力膜明显增厚,凸入管腔内形成内膜垫。(3)长轴切面LAD、SSOB及ISOB组间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角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AD组>SSOB组>ISOB组。ISOB组内θs和θ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D组和SSOB组组内θs和θ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轴切面LAD组、SSOB组间心外膜下层心肌冠状动脉分支夹角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组、SSOB组及ISOB组内θs和θ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成锐角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角度从LAD主干至斜角支下段分支逐步减小,斜角支下段分支冠状动脉进入角度在收缩和舒张期存在明显差异。"锐角连接"更符合伯努利方程和雷诺方程原理以及心脏自身舒缩运动特点。(2)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旋转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及随心肌旋转运动而旋转,符合心室肌壁扭转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冠状动脉管壁结构特点。(3)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冠状动脉循环功能的解剖学基础。(4)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以及心肌超声造影技术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心外膜冠状动脉进入心外膜下层心肌时角度变化和旋转运动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外膜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学及结果。方法本中心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AP患者1865例(共1972条AP)中,36例心外膜AP患者,男17例,年龄9-74岁,均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有1-3次导管消融失败病史,经心内膜途径标测无理想消融靶点和(或)经导管消融失败后,分别经冠状静脉系统(尤心中静脉)、无冠窦、右心耳、右侧游离壁标测到理想AP电位或A-V(V-A)相对最近或融合处,应用普通射频导管或换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分别于上述部位消融。结果 36例中,在冠状静脉系统内消融成功28例,其中25例在心中静脉内或其口部附近消融成功,其余2例和1例分别在心后静脉内和心大静脉远端消融成功;无冠窦内消融成功1例,此例患者心动过速时消融导管标测提示逆向心房激动最早点位于前间隔希氏束附近,在此处及二尖瓣环前壁有较早心房激动时间处消融均无效,最后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应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右心耳内消融成功2例,其中1例复发后再次消融失败,最终经心外科手术成功;5例右侧游离壁心外膜AP,4例有1~2次消融失败或复发病史,其AP均位于三尖瓣环7~9点处,局部标测前向或逆向旁路传导均无理想消融靶点,换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和/或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沿三尖瓣环心房侧较大范围线性消融以试图电隔离AP传导,最后4例消融成功,失败1例。结论心外膜AP的发生率为1.9%,多数(78%)位于心脏静脉系统(尤心中静脉)内,部分位于右侧游离壁,心耳内或无冠窦内罕见。术前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极性可预测多数伴显性预激的心脏静脉系统心外膜旁路,在经心内膜标测或(和)导管消融AP过程中如有疑问时应注意排除心外膜AP。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可能有助于提高心外膜AP的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0.
研究发现,一些异位激动点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折返环位于心肌内,靠近或位于心外膜,普通心内膜消融很难触及靶点。往往需要外科开胸、经胸腔镜或经冠状静脉窦途径接近心外膜达到消融目的。前两种方法创伤大,病人很难接受,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而后一种方法只能用于消融冠状静脉窦周围的心外膜心动过速,且发生心脏压塞的风险较大。1996年,Sosa首先报道了经皮心包穿刺治疗心外膜心动过速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已治疗近300例病例,安全、有效。目前国内未见正式报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