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57篇
  免费   2646篇
  国内免费   2215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244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1994篇
口腔科学   1478篇
临床医学   5206篇
内科学   2619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1072篇
特种医学   13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35篇
综合类   11103篇
预防医学   3296篇
眼科学   423篇
药学   6367篇
  135篇
中国医学   2964篇
肿瘤学   1942篇
  2024年   378篇
  2023年   1357篇
  2022年   1305篇
  2021年   1516篇
  2020年   1332篇
  2019年   1391篇
  2018年   746篇
  2017年   1176篇
  2016年   1317篇
  2015年   1498篇
  2014年   1943篇
  2013年   1988篇
  2012年   2557篇
  2011年   2500篇
  2010年   2249篇
  2009年   2200篇
  2008年   2207篇
  2007年   1872篇
  2006年   1655篇
  2005年   1665篇
  2004年   1413篇
  2003年   1225篇
  2002年   1021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778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539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353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12例脑动脉系统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脑动脉系统微栓子 (MES)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 112例 MES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微栓子检出率为 33.93% ,且全部见于有明显脑卒中症状者 ;脑梗死 MES检出率为35 .87%且以原发性大面积梗死为主 ;MES阳性与病程有明显相关 ,病程 <72 h易检出微栓子 ,阳性率为 4 7.72 % ;颅内血管狭窄是微栓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颈动脉异常与正常组微栓子出现率无明显差异 ,但发现本组病例中微栓子出现以左侧为主 ,与颈动脉病变部位一致率为 5 5 .5 5 % ;确定微栓子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外颈动脉 2例 ,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内颈动脉系 5例 ,来源于同时伴有颅内外血管病变 12例 ,表明颅内外动脉同时伴有病变时微栓子检出率增高 ;MES的阳性率与血液成分无相关性 ,但在血液成分异常组中血粘度增高以及血小板聚集降低 MES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脑动脉系统中监测到微栓子说明患者有活动的栓子来源 ,易发生或复发脑梗死 ,TCD能正确的监测、判断脑循环中微栓子 ,确定其发生率、性质、来源以及与疾病的联系  相似文献   
72.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操作故障和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99年12月-2000年7月接受微侵袭手术治疗的150例颅内血肿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操作故障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墨旱莲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75.
<正>全脾栓塞由于术后反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多不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作为治疗脾功能亢进.已广泛应用。PSE又包括低压流控推注法和选择性脾下极动脉栓塞法.其所用栓塞剂种类较多,现将2004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和解放军第88医院介入中心应用海藻酸钠微球(KMG)行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资料报  相似文献   
76.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  相似文献   
77.
HBV两种感染模式患者血清CG、β2—MG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ALT、CG、β2-MG浓度变化对HBsAg、HBeAg、HBcAb阳性(A组)及HBsAg、HBeAb、HB鄄cAb阳性(B组)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将180例HBV感染者按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模式分为A组(94例)和B组(86例)二组,同时选取健康人4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ALT、CG、β2-MG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记物;酶法测定ALT;放射免疫法测定CG、β2-MG。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ALT、CG、β2-MG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组ALT、CG、β2-MG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定血清CG、β2-MG可较早期、较全面的反映乙肝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在临床应用中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8.
垂体位于颅腔底部蝶骨的蝶鞍内、悬垂于大脑半球之下,故又名脑下垂体。垂体与颅腔之间隔有一层硬脑膜,称为鞍膈,将垂体隔离在颅腔之外。鞍膈中央有一小孔,名为漏斗孔,其直径通常小于3mm,垂体柄由此通过,向上与下丘脑相连(图1)。  相似文献   
79.
超声引导穿刺置入微导管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微导管法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3例恶性心包积液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微导管),通过导管抽出心包积液并注入化疗药物.结果13例均成功穿刺并顺利置入微导管,引流积液400~780 ml,平均530 ml.治疗后3、12、24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2%(12/13),78%(7/9)和60%(3/5),无心包积液复发.结论超声引导穿刺置入微导管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微创、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