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4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1147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1543篇
口腔科学   952篇
临床医学   2005篇
内科学   871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5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91篇
综合类   4080篇
预防医学   1053篇
眼科学   218篇
药学   1219篇
  8篇
中国医学   1354篇
肿瘤学   36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806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1469篇
  2007年   948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1.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兴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03-1004
自1965年最早利用脱钙骨基质在肌肉内诱发异位成骨后,人们在纯化脱钙骨移植物活性成分的过程中发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家族。此后,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骨诱导和BMP的研究日趋活跃,对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做了更深入的研究,BMP已证明是正常胚胎时期骨、牙组织内部骨和成年骨修复中最重要的诱导分化因子。这组蛋白质的发现,无论对基础生物学研究,还是对于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后巩膜改变相关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察。并对26例正常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26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轻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3510.3 1668.1X,R=0.9432,P<0.0001。后巩膜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度近视眼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血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组的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与后巩膜形态变化的类型、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基因修饰的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成骨能力及基因转染对ADSCs成骨分化的生物学调控。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鉴定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的细胞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将ADSCs转染hBMP+2基因,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MP-2表达,确定hBMP-2表达量及表达稳定性,碱性磷酸酶(ALP)染色、ALP定量测定、钙结节染色及RT—PCR分析hBMP-2基因转染对AD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调控,并将转基因细胞注入裸鼠股部肌内,通过X线及组织学检查观察体内成骨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证实从脂肪中提取的细胞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转基因后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法和ELISA法显示转染hBMP-2的ADSCs具有较高且稳定的hBMP-2的表达,转染21d后表达量无明显降低。ALP染色、ALP定量测定、钙结节染色及RT—PCR发现转基因AD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发生分化。裸鼠肌内注射转基因细胞后2周即显示有异位骨形成,4周明显增多,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结论 转染hBMP-2基因的ADSCs在持续稳定高表达目的蛋白的同时,自身向成骨细胞发生分化,并在裸鼠体内形成异位骨。因此,ADSCs有望作为新的基因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介绍原子力显微镜(AFM)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参阅具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分析和讨论原子力显微镜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原子力显微镜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成像技术之一,它在药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5.
116.
观察15个固定心脏标本、12个非固定心脏标本二尖瓣瓣环三维形态,运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了11名健康成年人的二尖瓣瓣环。发现二尖瓣瓣环为非平面的“马鞍”形,在心动周期中二尖瓣瓣环始终保持着程度不同的“马鞍”形。结果认为用硬质人工二尖瓣瓣环作瓣环成形术后的某些并发症,可能与改变了二尖瓣瓣环的天然三维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7.
脊髓损伤对大鼠松质骨BMP、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对局部骨组织中BMP、IL -6、TNF -α表达变化的影响并讨论其在骨代谢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横断大鼠胸髓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 ,对脊髓损伤后 1、6周时股骨近段松质骨中BMP ,IL -6,TNF -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表达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脊髓损伤后 1周时TNF α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BMP表达在 1周时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周时表达增强显著 (P <0 .0 5 ) ,IL -6表达在伤后 1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伤后 6周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TNF -α早期增加 ,BMP和IL -6在晚期增加。BMP、IL -6、TNF -α是影响脊髓损伤后骨代谢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8.
骨形态计量学评价低钙对大鼠皮质骨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低钙饮食对大鼠皮质骨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普通级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第1、2组饲养1个月,分为正常对照组(1mol,ca1.0%)和极低钙组VLCD(1mol,Ca0.1%),余下3组饲养3个月,分为正常对照组(3mol,Ca1.0%)、极低钙组VLCD(3mol,Ca0.1%)和低钙组LCD(3mol,Ca0.3%)。各组动物喂养包含对应钙含量的精制饲料,处死前进行双荧光标记。实验结束时,取左侧胫骨中段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无论是低钙饮食1个月,还是3个月,无论是极度缺钙,还是仅有轻微的钙不足,胫骨中段横截面皮质骨始终未出现显著意义的变化,但骨内膜骨吸收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低钙对皮质骨作用不明显,这可能与机体在低钙状态下动用骨骼的次序或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119.
鼻腔淋巴瘤非常少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现将我院和外院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由病理证实的10例鼻腔淋巴瘤,复习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19~53岁,平均年龄36岁。病理诊断:10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1.2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DR全身CT扫描机,常规层厚5mm,层距5mm,感兴趣区行层厚与层距均为2mm的薄层扫描。其中6例平扫后行团注增强扫描。使用优维显造影剂,剂量为70ml~100ml。扫描范围轴位自口咽至蝶窦下方,冠状位由额窦扫至蝶窦。2结果2.1病灶发生部…  相似文献   
120.
王守丰  邱勇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47-1149
骨骼的纵向生长不仅需要激素的调节,同时也需要旁分泌的局部调节因子的调节,因而调节因子可分为系统性调节因子和局部调节因子。系统性调节因子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雄激素、维生素D3、视黄酸及皮质激素等。局部调节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Ihh/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及类视黄醇等,它们与核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节与控制软骨内成骨的进程。现对近年来软骨内成骨的主要调节因子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