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58篇
  免费   6948篇
  国内免费   2559篇
耳鼻咽喉   554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619篇
基础医学   3619篇
口腔科学   934篇
临床医学   23440篇
内科学   4422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733篇
特种医学   39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6篇
外科学   17736篇
综合类   57531篇
预防医学   11167篇
眼科学   768篇
药学   25483篇
  472篇
中国医学   7501篇
肿瘤学   11959篇
  2024年   1076篇
  2023年   4014篇
  2022年   3557篇
  2021年   4709篇
  2020年   4290篇
  2019年   4667篇
  2018年   2189篇
  2017年   4287篇
  2016年   4478篇
  2015年   4937篇
  2014年   8788篇
  2013年   8485篇
  2012年   10334篇
  2011年   11026篇
  2010年   10172篇
  2009年   9397篇
  2008年   9624篇
  2007年   8775篇
  2006年   7602篇
  2005年   7665篇
  2004年   6797篇
  2003年   6679篇
  2002年   5385篇
  2001年   4541篇
  2000年   3595篇
  1999年   2838篇
  1998年   2268篇
  1997年   1979篇
  1996年   1700篇
  1995年   1392篇
  1994年   1128篇
  1993年   798篇
  1992年   616篇
  1991年   543篇
  1990年   437篇
  1989年   527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电针复合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在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拟行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切除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及TCI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深度,试验组30例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辅助电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T)、插管前即刻(T)、插管后1 min(T)、切皮即刻(T)、去骨时(T)、拔管即刻(T)时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心率(HR)、BIS值;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2 h(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IL-1β、IL-6、IL-10、TNF-α浓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麻醉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异丙酚、舒芬太尼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rate, HR)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T时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T时对照组MAP、HR明显高于T时,而试验组MAP、HR与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3天试验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1、T2、T3时试验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复合TCI靶控输注麻醉方案可有效提升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手术麻醉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脉搏氧灌注指数(PI)预测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拟择期实施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低血压组(55例)与非低血压组(65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性比例、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和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脉搏指氧饱和度[Sp(O_2)]、鼻咽温),记录2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PI及PI增加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价值。结果 2组男性比例、年龄、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基础值(P均0.05),低血压组诱导后SBP、DBP、MAP均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各指标降低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2组基础HR、诱导后HR及降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PI均明显高于基础PI(P0.05),低血压组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分别与SBP、DBP和MAP降低率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679,0.851,特异度分别为84.3%,67.2%,87.7%,灵敏度分别为79.2%,74.3%,81.4%,最佳界限值分别为3.6%,4.8%,46.4%。其中PI增加率预测的AUC最高,其次是基础PI,诱导后PI最低。结论 PI增高可能是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有效预测因素,尤其以PI动态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甄别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74.
75.
冯玉臣 《工企医刊》2015,(1):1240-124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要求术后美观度提高,保乳术逐渐发展。改良根治术本身为切除乳房组织进而达到根治目的,但影响患者乳房形态而保乳术正可以弥补此缺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胃癌根治术者作为观察组行全麻+硬膜外阻滞,选同期胃癌根治术42例作对照组行全麻,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1.4%,低于对照组47.6%,P<0.05.结论 该麻醉方式可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高龄患者择期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58例,采用0.75%布比卡因6mg腰-硬联合麻醉后,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收缩血压(SBP)、舒张血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呼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前、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中,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8.
79.
<正>乳腺癌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放射治疗是针对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1,2]。虽然放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不良反应同样不可忽视。放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缺乏,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同时还会出现皮肤、黏膜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3]。因  相似文献   
80.
苏润 《大家健康》2015,(3):151-152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方法、效果以及后期处理。方法:选取80例老年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患者麻醉的特点及方式。结果:80例临床患者中有46例进行了全身麻醉,34例进行了局部麻醉。其中25例患者在临床麻醉中血压升高,7例患者频发室性早搏。结论:术前做好麻醉准备,术中采用正当的麻醉方式,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有效提升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