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2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5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24篇 |
内科学 | 111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3篇 |
综合类 | 277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5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73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新色原底物的合成及α—L岩藻糖苷酶速率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α-L岩藻糖苷酶新色原底物2-氯-4-硝基苯-α-L-岩藻糖苷,并以此底物为基础建立α-L-岩藻糖苷酶的速率检测法,方法 以L-岩藻糖为原料,采用Westphal-Feier合成法制备底物2-氧-4-硝基苯-α-L岩藻糖苷,研究α-L-岩藻糖苷酶的新底物2-氯-4-硝基苯-α-L-岩藻糖苷,首次建立了α-L岩藻糖苷酶速率检测法。血清α-L岩藻糖苷酶作用于此底物的最适pH为4.8,米氏常数 相似文献
962.
评估血浆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ECVCSA)检测了100例献血员和400例各型肝炎的FⅡ:CA。结果FⅡ:CA正常参考范围为(85.0~131.0)%;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和肝硬化A级为(84.0~72.5)%,轻度下降;慢性肝炎中、重度和肝硬化B级为(72.4~54.6)%,中度下降;重症肝炎和肝硬化C级为(54.5~25.9)%,重度下降。当FⅡ:CA低于30%,肝病患者存活率为4.0%,而高于50%存活率为92.9%。结论在肝病中对FⅡ:CA的测定可估计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63.
胰岛素受体底物—2和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作为接头蛋白,主要连接胰岛素受体和含SH2区蛋白,介导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信号通道,而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生长和分化。剔除IRS-2基因的纯合子动物(IRS-2^-/-)具有2型糖尿病的全部特征,因此IRS-2基因被确定为2型糖尿病的候选基因。人类IRS-2基因有两个内含子,孕酮可以增强IRS-2的转录。 相似文献
964.
OLETF大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各种靶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和胰腺 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是导致 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1〕,但机制不明 ;为探讨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以一种自发发病的 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为对象 ,研究其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内胰岛素信号传导分子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蛋白表达水平。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OLETF大鼠 (由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研究所提供 4周龄雄性大鼠 ,在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普通饲料喂养至 16周 )为研究对象 ;Wistar大鼠为对照组。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试验前禁食 14小时 ,先取空腹眼眶… 相似文献
965.
尽管胰岛素抵抗(IR)与糖尿病(DM),肥胖,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但其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在细胞水平,IR是指胰岛素信号传导能力的减低,这种信号传导从胰岛素受体向下到达胰岛素作用的终未底物,涉及到细胞功能的多种代谢和促有丝分裂方面。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了解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基因1057G/A多态性的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受损(IGT)患者的IRS-2基因型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929例重庆及周边地区汉族人(包括462例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IGT患者和303名正常对照者)的IRS-2基因1057G/A多态性进行测定,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血脂、血糖、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非酯化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分别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糖尿病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0.326 vs 0.388,χ2=6.19,P=0.01);AA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而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04 vs 0.135,0.452 vs 0.360,χ2=6.8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值为1.461(95%CI:1.082~1.973,P<0.05).糖尿病组GG型的空腹血糖(FPG)和HOMA-IR值明显高于AA型(P<0.05).IGT组GG型甘油三酯、FPG、空腹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HOMA-IR高于AA型(P<0.05);而DI指数低于AA型(P<0.05).结论 IRS-2基因1057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与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8例海南黎族T2DM患者(T2DM组)和78例糖耐量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对照组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频率5%,T2DM组未发现该基因突变.结论 IRS-1基因Cly972Arg突变可能不是海南黎族T2DM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罗格列酮对胰岛B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NOD鼠胰岛β细胞株NIT-1,以胰酶消化离心、收集细胞,按5×10^4个细胞/孔移至24孔培养板,继续培养48h后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6—27.6mmol/L的RPMI1640培养基处理,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1~3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10^-5mol/L的罗格列酮培养;分别于干预24h和48h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四组细胞增殖活性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均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罗格列酮1-3组细胞增殖活性和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②罗格列酮3组在葡萄糖浓度为22.5、27.6mmol/L培养24h及葡萄糖浓度为11.1mmol/L培养48h时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下罗格列酮3组细胞中IRS-2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变化趋势同上。结论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罗格列酮可促进NIT-1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机制可能与其上调IRS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69.
高糖对大鼠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高糖)对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活动、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在5,10,15和25mmol/L葡萄糖中孵育24h,然后测定:糖转运活动;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及蛋白激酶B(PKB)的磷酸化;IRS1,IRS2,肌醇磷脂-3-激酶85亚单位(p85)和PKB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抑制了这些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活动,削弱了IR、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及PKB的丝氨酸磷酸化;下调IRS1而上调IRS2蛋白表达。结论 高糖能抑制脂肪细胞的糖转运活动,诱导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蛋白多部位的磷酸化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0.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不相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2例糖耐量正常的患者配偶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进行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2%,明显低于白人。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