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4篇
  免费   1151篇
  国内免费   944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1540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3207篇
内科学   1616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807篇
特种医学   8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863篇
综合类   6141篇
预防医学   190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272篇
  50篇
中国医学   1663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692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890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239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215篇
  2007年   1063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898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处理中已成为判断胎儿宫内状况和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根据.我院对高危孕妇常规进行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时发现高危胎儿,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现将监护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行为学及胃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行为学及胃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 每组10只, 对后二组大鼠进行夹尾激惹刺激持续4wk, 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柴胡疏肝散水煎剂灌胃, 每日观察其一般情况,进行饮食饮水量的测定,每周进行体质量的测定,4wk后观察大鼠胃大体情况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夹尾激惹刺激大鼠4 wk, 模型组出现了靠边、扎堆状, 兴奋性及活跃程度下降, 打斗减弱, 活动相对迟缓、反应迟钝, 毛发蓬松枯黄、不顺等现象, 而柴胡疏肝散组上述表现则较不显著. 模型组大鼠饮水量、食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第4周: 22.0±1.51 vs 25.70±1.4, 10.33±0.84 vs 11.29±0.29, 均P<0.05), 柴胡疏肝散组大鼠饮水量、食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第4周:24.27±2.3 vs 22.0±1.51, 11.71±1.26 vs 10.33±0.84, 均P<0.05).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柴胡疏肝散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模型组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疏肝理气法能减轻长期夹尾应激大鼠抑郁、饮食量减低、体质量增长缓慢等情况,并改善胃组织学, 具有一定的"身心同治"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蛋白激酶1(MSK-1)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低氧预适应(HPC)保护小鼠缺血脑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常氧假手术组(NS)、HPC假手术组(HS)、常氧缺血组(NI)和HPC缺血组(HI).利用已建整体HPC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小鼠模型,并结合神经行为学评价、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HPC对小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检测小鼠脑皮层不同缺血区域内MSK-1和CREB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HPC可明显改善小鼠脑缺血后神经行为学表现,减小MCAO致脑缺血皮层梗死体积和水肿率;MCAO致小鼠脑局部皮层缺血后,其缺血核心区内MSK-1和CREB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HPC可明显增加缺血半影区内MSK-1和CREB磷酸化水平(P<0.05),而MSK-1和CREB总蛋白表达量在缺血核心区和半影区内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HPC可能通过提高缺血半影区内MSK-1及其底物CREB的磷酸化水平来降低小鼠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西洋参茎叶总皂苷 (Panax quinquefolium saponin, PQ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 (sham) 组、AMI组、牛磺酸 (300 mg·kg-1·d-1) 组及PQS (50、100和200 mg·kg-1·d-1) 组 (n=15)。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AMI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各用药组用饮用水10 mL·kg-1·d-1溶解药物灌胃,sham组及AMI组予等量饮用水灌胃。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比色法测定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TUNEL法检测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钙网蛋白 (CRT)、C/EBP同源蛋白 (CHOP) 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与AMI组比较,PQS低、中、高剂量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降低17.2%、20.3%和38.8%,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降低8.9%、9.0%和17.2%,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降低31.4%、38.5%和66.9%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分别降低18.2%、18.8%和34.2%,射血分数分别升高44.9%、60.1%和118.0%,左室短轴缩短率分别升高55.4%、71.0%和148.0%,梗死范围分别降低4.6%、39.5%和55.8% (均P<0.05);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34.5%、35.9%和48.7% (P<0.01)。与AMI组比较,PQS 200 mg·kg-1·d-1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27.3% (P<0.05),GRP78和CRT蛋白表达分别降低79.9%和80.8% (P<0.01),CHOP和Bax分别降低42.5%和53.1% (P<0.01),Bcl-2表达升高1.1倍 (P<0.01);上述保护作用的程度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酸相近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CHOP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正相关 (r=0.797, P<0.01)。结论: PQS剂量依赖性减轻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其机制与抑制CHOP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26个月灾区高三学生生命质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用WHO生命质量量表简化版(WHOQOL-BREF)、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PCL-C)和自编量表对559例灾区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灾区高三学生生命质量得分(12.78±3.13)低于常模(13.3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P<0.01);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11.40,-3.03,P<0.05);②女性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11.14,4.44,P<0.05);③有心理咨询需求和没有的学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态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F=33.01,35.18,21.76,16.23,10.58,P<0.01);④PTSD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态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73.89,77.92,17.11,36.94,45.19,P<0.01)。结论震后26个月灾区高三学生生命质量仍旧低,受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且女性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调查煤矿伤工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煤矿伤工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210名煤矿伤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煤矿伤工PTSD发病率高;②地面组和井下组的伤工在PTSD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5.76,-9.37,-7.77,-8.26,-7.62;P<0.001);③不同年龄段的伤工在PTSD总分以及回避维度和警觉性增高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2.92,3.33,2.99;P<0.05);④受教教育程度不同的伤工在PTSD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52,0.95,0.34,0.04,0.33;P>0.05);⑤受伤部位不同的伤工在PTSD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1.54,-1.67,-1.81,-1.41,-0.81,-1.70;P>0.05).结论 煤矿井下伤工存在较高的PTSD发病率,工作环境和年龄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AMP活化的蛋白激酶α2亚基(AMPKα2)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转染H9c2心肌细胞,探讨其在氯离子(Cl-)介导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靶向AMPKα2基因的shRNA重组质粒pSuper-AMPKα2 shRNA,转染H9c2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AMPKα2的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分5组,每组重复6次:(1) Control组;(2) A/R组;(3) Cl--free A/R组;(4) pSuper+Cl--free A/R组;(5) pSuper-AMPKα2 shRNA+ Cl--free A/R组。处理结束后,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LDH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Super-AMPKα2 shRNA经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转染心肌细胞后,AMPKα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l--free A/R组较之A/R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含量下降,细胞凋亡减少,ROS生成减少,SOD和GSH-Px活性增加;转染pSuper-AMPKα2 shRNA质粒后,阻断了Cl--free液的保护作用,且ROS生成增加,SOD和GSH-Px活性也下降。结论:成功构建pSuper-AMPKα2 shRNA重组质粒。AMPKα2基因沉默阻断了Cl--free液对心肌细胞A/R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内一种适应性机制,持续或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则诱导细胞凋亡,造成组织损伤.多项研究显示内质网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及糖尿痛心肌病等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干预内质网应激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内毒素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高尔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生成;使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汶川震后山区幸存者成人急性应激障碍(ASD)流行病学特征和MMPI-PK的最佳筛查阈值。方法:整群抽取禹里乡2433例幸存成人,采用ASDI进行访谈,并根据DSM-IV-TR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随机抽取70例确诊病例为研究组,91例适应良好幸存者为对照,完成PK检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山区幸存成人ASD发病率16.79%,女性高于男性(χ~2=10.11,P0.01),中青年高发,散居者高于集中居住者(χ~2=10.57,P0.01),受教育程度不同,发病存在差异(χ~2=6.31,P0.05);婚姻状况、经济收入不同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受损程度越高发病率越高(χ~2=34.60,P0.01)。居住状态(Wald=15.69,P0.01)、受损程度(Wald=13.54,P0.01)、年龄(Wald=9.82,P0.05)和性别(Wald=11.74,P0.01)与ASD发病显著相关。警觉性增高症状群最常见,其次是再体验症状群和一般症状群,67.55%伴有自主神经反应,女性分离性症状群和回避性症状群较男性常见(χ_(0.01(1))~2=6.63,P0.01)。PK28分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最佳截断点(Z=9.41,P0.01),灵敏度92.75%,特异度96.59%,约登指数89.34%,总符合率94.90%,阳性似然比=27.2010,阴性似然比=0.0750.1。结论:震后山区幸存者成人ASD流行病学显示了一定的人群特异性,需要采取针对性心理救援策略,PK对这一人群ASD的最佳筛查阈值为28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