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31篇 |
免费 | 637篇 |
国内免费 | 6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8篇 |
儿科学 | 121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751篇 |
口腔科学 | 163篇 |
临床医学 | 3101篇 |
内科学 | 726篇 |
皮肤病学 | 106篇 |
神经病学 | 1656篇 |
特种医学 | 6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3405篇 |
综合类 | 6035篇 |
预防医学 | 1188篇 |
眼科学 | 280篇 |
药学 | 2461篇 |
79篇 | |
中国医学 | 1123篇 |
肿瘤学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4篇 |
2023年 | 451篇 |
2022年 | 530篇 |
2021年 | 881篇 |
2020年 | 610篇 |
2019年 | 652篇 |
2018年 | 255篇 |
2017年 | 455篇 |
2016年 | 542篇 |
2015年 | 572篇 |
2014年 | 1121篇 |
2013年 | 1125篇 |
2012年 | 1386篇 |
2011年 | 1464篇 |
2010年 | 1269篇 |
2009年 | 1203篇 |
2008年 | 1263篇 |
2007年 | 1245篇 |
2006年 | 1137篇 |
2005年 | 1245篇 |
2004年 | 1036篇 |
2003年 | 967篇 |
2002年 | 600篇 |
2001年 | 448篇 |
2000年 | 273篇 |
1999年 | 220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141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34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8年开始 ,笔者应用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配合脊柱经椎弓根固定技术 ,对适合于后路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了切开减压内固定及后路融合治疗 ,近期效果满意[1,2 ]。为了观察评价钛网椎管成形及对后路融合的远期效果 ,笔者对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期间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1998年 6月~ 1999年6月 ,我科共应用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43例 ,3 2例患者获得随访 ,随访率 74.4%。随访时间 3 6~48个月 ,平均 44个月。 3 2例患者中 ,男2 4例 ,女 8例 ;年龄 2 5~ 54岁 ,平均 3 3 .… 相似文献
992.
探讨无放射影像脊柱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影像学资料 ,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或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术 ,截瘫有不同程度好转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潜水减压多普勒超声气泡信号的模糊识别方法。方法 根据气泡信号的频谱分布特征,构建f-f-△p三参量模糊算法,并通过减压病动物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对66例氦氧150m饱和-180m巡回潜水减压的数据进行检测。结果 在减压病动物模型中分别检测到I~Ⅱ级气泡(按Spencer分级标准),气泡数量6~113个/3s内不等;在饱和潜水减压资料中,检测到1人两次有I级气泡音,气泡数量分别为3个(11s录音)与6个(17s录音),与人工监听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用三参量模糊分析方法充分借鉴了多年来人工分析所积累的经验,同时利用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气泡信号的检测分析较为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应用精准定位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式(full endoscopic fenestration,FE-F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探讨其临床实用性及术后疗效。方法:参照传统开放手术中椎板开窗减压术,应用操作水介质椎板间脊柱内镜技术完成腰椎管减压。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FE-FE手术治疗的37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55~83(67.1±18.9)岁。记录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JOA评分、Oswestry功能残障量表(ODI)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分值,观察患者自觉疼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13.7±6.1)个月。术后VAS、JOA、ODI及SF-36分值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估,术后6个月优17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末次随访优19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术后影像学显示椎管容积明显扩大,临床症状有满意的改善,腰腿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活动适应性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准定位是全内镜下完成椎板开窗减压的关键,FE-FE治疗LSS创伤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78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开展心理支持和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做好体位、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及出院教育。结果 78患者中52例患者面肌痉挛立即停止,14例患者术后2~4周面肌痉挛停止,10例患者偶有阵发性痉挛,经过治疗,3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2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面瘫,4例听力下降,分别经针灸、药物等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脑脊液鼻漏、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fusion,ACDF)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5-01-2017-03行ACDF治疗的12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值及术后1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情况,分析术前骨质疏松分级、骨质疏松变化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年无异位骨化(0级)65例,骨化1级35例,骨化2级20例;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术前骨质疏松分级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程度正相关(P0.05);术后骨质疏松变化越好,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程度越低,即两者负相关(P0.05);术前、术后1年患者骨密度均随异位骨化分级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骨质疏松可能是导致ACDF患者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抗骨质疏松干预可能降低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背景 通过多年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发现,桥小脑角区血管压迫多根脑神经进出脑干区可导致相应的综合征,即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已经成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可能出现心动过缓及出现脑搏动干扰手术操作等不良事件;术后也可由于麻醉医师体液管理不当等原因,出现包括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低颅压反应. 目的 拟对以上不良事件总结合理解决方案,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内容 主要描述三叉神经痛MVD的手术体位、方式和麻醉的基本要求,包括呼吸及循环管理、神经电生理的监测、补液原则及脑搏动的处理等;此外还叙述了麻醉相关并发症及其解决方案. 趋向 MVD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现有的麻醉手段已经日趋成熟,但仍需不断完善,以保障患者手术安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伴椎管狭窄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6年12月确诊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椎管狭窄症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结合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53例。其中超声骨刀组(A组)24例,共切除椎板101个节段。高速磨钻组(B组)29例,共切除椎板124个节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全椎板切除时间、手术过程中单节段椎板切除平均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损伤、脑脊液漏等),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后评估两组患者神经症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术前JOA评分和减压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单个节段全椎板截骨时间为1.7±1.1min(1.4~3.3min),低于B组的2.9±1.8min(1.9~5.6min)(P0.05),手术过程中两组单节段椎板切除平均出血量为52.4±36.5ml(35.1~285.6ml)和60.3±34.2ml(41.1~281.4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JOA评分分别由术前9.3±3.1分提高到术后12.7±2.0分和术前9.1±3.4分提高到术后12.9±2.8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JOA改善率(分别为45.6%和5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无截骨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均能安全有效地完成颈椎OPLL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在减轻术者工作强度、不增加出血及并发症的同时,超声骨刀能有效缩短全椎板切除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评价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行前路减压、钛网与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5.7±4.2岁。患者影像学上均表现为连续3个节段及以上的脊髓受压,且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1例患者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JOA评分及Odom标准评价神经功能及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手术的并发症、融合率、融合器下沉及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钛网及融合器置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3.0±12.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23.0±9.4ml。平均随访时间23.2±2.3个月(12~41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均获得融合,平均融合时间6.4±0.7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无浅表及深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1例(3.1%),经保守治疗7d后治愈。钛网沉降2例(6.2%),患者无临床症状;自锁定融合器无沉降。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根据Odom标准,术后疗效优11例,良好17例,一般4例。结论: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减少长钛板相关并发症,并获得满意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