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854篇 |
免费 | 1090篇 |
国内免费 | 7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2篇 |
儿科学 | 149篇 |
妇产科学 | 71篇 |
基础医学 | 1284篇 |
口腔科学 | 508篇 |
临床医学 | 5019篇 |
内科学 | 889篇 |
皮肤病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146篇 |
特种医学 | 14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12561篇 |
综合类 | 13249篇 |
预防医学 | 1751篇 |
眼科学 | 205篇 |
药学 | 4906篇 |
238篇 | |
中国医学 | 4057篇 |
肿瘤学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0篇 |
2023年 | 845篇 |
2022年 | 1057篇 |
2021年 | 1725篇 |
2020年 | 1424篇 |
2019年 | 1164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904篇 |
2016年 | 1167篇 |
2015年 | 1335篇 |
2014年 | 2351篇 |
2013年 | 2419篇 |
2012年 | 2873篇 |
2011年 | 3046篇 |
2010年 | 2945篇 |
2009年 | 2786篇 |
2008年 | 2812篇 |
2007年 | 2511篇 |
2006年 | 2287篇 |
2005年 | 2089篇 |
2004年 | 1734篇 |
2003年 | 1541篇 |
2002年 | 1324篇 |
2001年 | 1358篇 |
2000年 | 1028篇 |
1999年 | 706篇 |
1998年 | 503篇 |
1997年 | 453篇 |
1996年 | 320篇 |
1995年 | 407篇 |
1994年 | 296篇 |
1993年 | 212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本组36例,平均年龄37岁。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种类繁多,现趋向于安全、简单、可靠。本科从1992年至今应用折断式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8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19~93岁,平均年龄54.2岁。骨折类型:头下型8例,经颈型50... 相似文献
103.
104.
胫骨多段骨折又称为节段性骨折,临床上并非少见,治疗上有较多争议,国内少有专题报道。我科自1990年以来,采用梅花针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17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1~62岁,平均36岁。高能量损伤15例,其中车祸伤9例,重物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陷窝蛋白-1(Cav-1)水平与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为延迟愈合组,1∶1配比选取70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正常愈合组患者为正常愈合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血清HMGB1、Cav-1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Cav-1水平对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延迟愈合组血清HMGB1(2.71±0.42 ng/mL vs 3.68±1.04 ng/mL)、Cav-1(10.85±1.89 ng/mL vs 13.03±2.07 ng/mL)水平降低(t=7.204、6.497,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95,95%CI:1.036~1.157)为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1(OR=0.936,95%CI:0.904~0...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4例PHFs患者(2019年6月~2022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7)、B组(n=37)。B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A组接受MIPPO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骨痂生长、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及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3d、7d, A组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组骨痂生长评分更高(P<0.05);肩关节上举及外展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血清OPG水平更高,血清RANK、RANKL水平更低(P<0.05)。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62%(8/37)相比,A组2.70%(1/37)更低(P<0.05)... 相似文献
108.
张学奇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25(2):88-91
锚原纤维具有维持真皮紧密连接的作用,其主要结构成分是Ⅶ型胶原,Ⅶ型胶原基因(COL7A1)突变是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的分子发病机制。本主要综述如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①Ⅶ型胶原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其调控功能;②COL7A1的提早终止密码突变(PTC)和甘氨酸置换突变对锚原纤维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Ⅶ型胶原的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分子折叠、聚合和分泌等发生异常)是DEB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认识多发伤中骨折的主要特点,探讨内固定在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1994-08~1999-08间手术救治多发伤66例,对其161处骨折中的98处进行了“仿AO技术”有关方法内固定。结果:骨折均满意愈合;涉及骨折关节51个,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6.08%。结论:在多发伤中,骨折、合并伤与并发症远较“一般骨折”复杂、严重;有效固定骨折是一种重要的救命措施;内固定手术应争取在伤后24h进行,但如受条件制约,伤后1-3wk内手术也可获得满意效果;仿AO技术中的某些方法,如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及自动加压钢板等,用于内固定可使骨折获得卓有成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