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4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9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及时掌握依兰县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动态,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依兰县人口、气象、人间和畜间布病疫情等信息进行搜集、统计和分析,抽样调查2个乡(镇)人间布病流行情况.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2000人份,其中有布病接触史人数384人,占流行病学监测总数的19.2%;有布病临床症状14人,血清学检测490人,阳性12人,阳性率2.45%.结论 依兰县布病疫情以散发疫情为主,连续多年处于较高发病率,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2.
宁秀君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15-716
目的:了解布病104M菌苗接种后阳转率,分析布病的发生原因,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重点人群接种布苗,一个月后采静脉血进行抗体检测,进行阳转率调查。结果::布苗接种阳转率为74.9%,达到了预期免疫效果。结论:布苗接种是预防布病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仍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期布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抗菌药物是治疗急性期布病的首选药物,并于上世纪40年代用于布病的治疗,给布病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布病患者带来了希望。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问世和应用,急性期布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34.
中医学和藏医学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体系,二者对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藏医真布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藏医学对真布病的认识不仅理论上有据可循,其疗效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药物疗法与药浴等外治疗法结合更是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安全经济等优点。本文以藏医和中医的理论背景为基础,通过藏医真布病、中医痹症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对比,讨论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优势与特点,提出对藏医未来发展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对冷水滩区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例的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MINI VITAL系统对病例进行血培养,采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标本培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患者发病前有屠宰、喂养山羊和出售羊肉,并曾划伤手指等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关节痛、乏力和针刺样头痛等;血培养菌株鉴定结果: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A因子血清阳性、M因子血清阴性。结论该病例为冷水滩区报告的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确诊病例,本例病例的传染源为来自布病流行区的染病羊只;冷水滩区目前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必须加强卫生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相似文献   
36.
2005~2006年布氏菌病全国监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布病疫情曾得到较好控制,发病率一度低至0.02/10万左右,90年代中后期疫情开始回升,特别是2000年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部分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我国曾经于1990年在农业部、卫生部共同领导下,在全国14个省(区)开展监测工作,设监测点15个.2005年中国疾控中心重新组织制定了<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将布病纳入全国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截止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区均开展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1036例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作了系统地观察。临床资料表明单纯以面积大小来判定皮试结果的方法不能全面地恰当地反映患者的皮肤变态反应程度,应在记录红、肿面积同时记录反应的其它内容,如双圈反应,淋巴管炎,发热……。这些内容在判定皮试强阳性和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时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皮试标准提出了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38.
目的:浅析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法。方法:加强领导,建立防控工作机制,严控外源性输入;抓好宣教工作,强化防控意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行为干预工作;加强患者诊治,有效提高治愈率。结果:从2011年开始,白城市人间布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发病率下降至49.80/10万,并实现了全年没有出现布病暴发点。结论:需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群防群控,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9.
进入21世纪,我国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布病疫情在一些畜牧业大省出现复燃,人间布病疫情出现爆发和回升。特别是2000年以后布病疫情强势走高,每年的报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由全部37种报告传染病的第17位升至2006年的第10位[1]。为控制布病疫情的蔓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0.
据英国牛津大学的Neil Ferguson及其同事估算,在牛海绵状脑病(BSE)的灾难性事件中,英国最多发生136 000例新的变异型克罗伊茨费尔特雅戈布病(VCJD)病例。这个数字与以前所预测的50万病例数相比要低得多。病例总数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疾病的潜伏期,目前对这个问题尚不清楚。但本文作者认为,除非该疾病的潜伏期大约与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一样长,其最终的病例数之差不会超过600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