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布渣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布渣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柱色谱以及制备性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 L.)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布渣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①、山萘酚②、异香草酸③、对香豆酸④、阿魏酸⑤、脱落酸⑥、牡荆苷⑦、异牡荆苷⑧、水仙苷⑨、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⑩、异佛莱心苷、表儿茶素及山萘酚3-O-β-D-(6-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结论 其中化合物1~6以及化合物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布渣叶中山柰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布渣叶药材山柰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钻石)C18(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2∶48);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7nm。结果:山柰素进样量在0.01021ug~0.20420u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1.0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布渣叶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近几年来布渣叶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布渣叶的性状、显微鉴别文献报道较多,而薄层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则为最近才有零星报道,未有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布渣叶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报道。结论布渣叶质量控制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布渣叶中牡荆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 (4.6 mm×250 mm,5μm)柱分离,以甲醇-0.4%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柱温为35℃,在339 nm处检测.结果:牡荆苷在88.96~2 224μg质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牡荆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61%( RSD 1.32%).广东的布渣叶其牡荆苷含量要比广西的普遍要高,均符合现行版药典规定.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布渣叶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岳春华  张初梅  林爽  黄奕辉  李坤平 《中草药》2018,49(17):4118-4124
目的克隆布渣叶查耳酮合酶基因(Mp CHS)全长c DNA,并对其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布渣叶叶片总RNA逆转录合成c DNA为模板,根据其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引物序列,PCR扩增Mp CHS基因全长c DNA,经质粒连接、转化、扩培,挑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Mp CHS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得到Mp CHS基因全长c DNA(Gen Bank:KY47260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为1 176 bp,编码含391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2 700,理论等电点6.11,具有CHS家族蛋白3个保守的功能活性位点(165 C、304 H和337 N)和特征多肽标签序列RLMMYQQGCFAGGTVLR和GVLFGFGPGL。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Mp CHS与可可、陆地棉等木本植物的亲缘关系比较近。RT-q PCR结果表明,Mp CHS基因在不同部位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着生长过程逐步降低。结论首次克隆得到Mp CHS基因,并分析了Mp CHS基因在布渣叶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为Mp CHS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解析布渣叶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了家兔灌胃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后血浆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HPLC/MS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家兔灌胃给于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MS测定兔血浆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柱: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水溶液(V/V),梯度洗脱,柱温20℃,质谱检测采用ESI离子源,同时测定血浆样品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估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均在0.2~2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提取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家兔口服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后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分别是10.13,8.92,15.12 mg·L-1·h,Cmax分别是3.04,2.62,3.51 mg·L-1,tmax分别是0.75,0.75,1.00 h,t1/2分别是2.96,3.20,3.93 h,MRT0-∞分别是5.01,5.58,6.33 h。结论:该方法可特异、准确、灵敏地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血药浓度,家兔口服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后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可迅速吸收入体内,其药时曲线存在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HPLC/MS方法,并分析了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BZY)和布渣叶总黄酮固体分散体片(SDT)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评价SDT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灌胃给予BZY和SDT,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MS测定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运用kinetica4.4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比较口服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和布渣叶总黄酮固体分散体片的药动学参数,牡荆苷AUC_(0→12)分别为(3.425±0.135)和(5.257±0.257)mg·L~(-1)·h,MRT_(0→t)分别为(4.317±0.129)和(4.467±0.104)h,t_(1/2)分别为(9.128±2.556)和(11.335±4.102)h,tmax分别为(0.500±0.000)和(1.0±0.000)h,Cmax分别为(0.7±0.049)和(1.295±0.042)mg·L~(-1),异牡荆苷AUC_(0→12)分别为(3.547±0.056)和(6.057±0.242)mg·L~(-1)·h,MRT0→t分别为(4.417±0.109)和(4.235±0.147)h,t_(1/2)分别为(6.382±1.429)和(7.411±3.566)h,tmax分别为(0.692±0.047)和(0.583±0.204)h,Cmax分别为(0.692±0.047)和(1.455±0.024)mg·L~(-1),水仙苷AUC_(0→12)分别为(11.962±0.584)和(20.400±0.444)mg·L~(-1)·h,MRT0→t分别为(4.270±0.088)和(4.310±0.056)h,t1/2分别为(2.879±0.840)和(3.054±0.588)h,tmax分别为(1.500±0.000)和(1.500±0.000)h,Cmax分别为(2.542±0.134)和(4.665±0.060)mg·L~(-1)。以BZY为对照,SDT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78.9%、187.5%、166.2%,且各指标的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提示制剂技术能提高布渣叶总黄酮中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生物利用度,达到了实验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8.
涂瑶生  朱颖  孙冬梅 《中成药》2014,(4):728-734
目的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提高布渣叶提取物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EG6000和泊洛沙姆407联合应用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物相特征、溶出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PEG6000和泊洛沙姆407按1∶4比例制备的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总黄酮、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溶出度分别为80%、100%、100%、90%。在相同药辅比情况下,二元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比单一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以PEG6000和泊洛沙姆407联合应用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的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布渣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布渣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确定布渣叶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方法观察布渣叶不同提取部位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水提液、乙酸乙酯部位、剩余水层部位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胃排空率和促进小肠的推进作用(P〈0.05或0.01)。结论:布渣叶胃排空、小肠推进活性组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布渣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建立布渣叶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为对照品,对16个不同产地来源的布渣叶进行鉴别分析.结果: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等10个特征荧光斑点构成了布渣叶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结论: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布渣叶药材的质量控制与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