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2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1210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73篇
综合类   4434篇
预防医学   689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2563篇
  36篇
中国医学   328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785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754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具有强化全身麻醉药的镇静催眠作用,减少全麻过程中全麻药的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的效果。罗哌卡因是否存在相似的效应,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旨在比较小儿骶管注入相同浓度(0.2%)左旋布比卡因(1evobupivae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以期为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效果。[方法]60例食管癌病人术后分别用罗哌卡因0.4%1.5ml/h(A组)、0.2%3ml/h(B组)、0.1%6ml/h(C组)混合相同剂量的芬太尼行PCA。分别于术后1d、2d、3d记录疼痛评分、PCA的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动脉血气及副作用,并计算PCA按压次数比。[结果]术后1d静息、运动时疼痛评分B、C组低于A组(P<0.01);术后1d病人实际按压次数B、C组低于A组(P<0.05),术后1dPCA按压次数比B、C组高于A组(P<0.05);术后1dPaCO2A组高于B、C组(P<0.05),术后1dPaO2A组低于B、C组(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浓度高容量罗哌卡因更适合应用于范围广泛的胸科术后镇痛,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估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学龄儿童脐下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脐以下手术的学龄儿童80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A组(n=40):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B组(n=40):硬膜外麻醉组(EA),术中监测患儿的BP、HR、ECG和SpO2,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测定最高阻滞平面,观察术中镇痛效果,术后随访恶心、呕吐、头痛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儿血压、心率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A组使用氯胺酮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A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少于B组(P<0.01),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1),A、B两组最高阻滞平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均无头痛及脊神经损害并发症。A组无恶心、呕吐,B组有1例恶心、呕吐。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起效时间短,用药量少,镇痛及肌松效果优,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是完全、可靠的学龄儿童脐以下手术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5.
106.
叶俐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3):193-193
患者,女,42岁。因“左肾及左输尿管下段结石”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及左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脊柱生理弯曲,神经系统及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术前阿托品0.5mg,鲁米那0.1肌注,入室BP120/80mmHg,P82次/分钟,R21次/分钟。取右侧卧位T9-10、L1-2穿刺,头端置管均顺利,平卧后回抽双管均无回血及脑脊液,予以试验量上、下管各3ml,5min后无脊麻征象及其他异常反应,阻滞平面T4-12,上管首次剂量1%利多卡因加0.375%布比卡因复合液10ml,  相似文献   
107.
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18~47岁;囊肿最大3cm×4cm,最小1cm×1cm。患者均要求手术切除。2 手术方法 先用1%地卡因液喷咽喉部3次表面麻醉,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国产0.75%罗哌卡因(康博宁)与0.5%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单侧下肢骨或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Ⅰ组:国产0.75%罗哌卡因组(康博宁)(n=20);Ⅱ组:0.5%布比卡因组(n=20)。记录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范围、用药总量;进行运动阻滞评定和VAS患者疼痛评分:记录入室时、给药时、给药后15、30、45、60、75、90分钟时的血压(BP)、心率(HR)。结果:2组患者在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范围、起效时间及达T8平面的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Ⅰ组。Ⅰ组VAS疼痛评分优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用药前无显著改变,Ⅱ组患者在给药后30、60、90分钟舒张压有明显下降(P<0.05),而收缩压和心率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国产0.75%罗哌卡因(康博宁)与0.5%布比卡因相比,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程度相似,但运动恢复时间要短于0.5%布比卡因且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9.
肩周炎发病缓慢,病程长,口服药效不理想,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等副作用;外檫剂、贴剂、按摩、火罐等方法不能达到深部组织解除疼痛和松解肌肉;针灸疗法虽能进入深部组织刺激神经感受器起治疗作用,但必须每日治疗,疗程长。神经阻滞法治疗肩周炎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法,  相似文献   
110.
罗哌卡因单独应用于下肢骨科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有些病人仍感疼痛不适,镇痛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将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镇痛,以期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