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目的 评估深圳市采用入校接种方式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高低对缺课的影响。方法 以深圳市小学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286所小学缺课数据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实施后深圳市9个区疫苗接种率和组织方式(入校接种与非入校接种)数据,以缺课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组织方式和区接种率作为分组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采用泊松回归进行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相比于非入校接种和低接种率,入校接种和高接种率可有效降低缺课的发生风险,对缺课的预防效果分别为32.6%(95%CI: 17.0%~45.3%,P<0.01)和53.0%(95%CI:42.1%~61.8%,P<0.01)。结论 深圳市实施学龄儿童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并优先采用入校接种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学生缺课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常见时间序列模型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预测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美国、印度和巴西3个国家COVID-19每日确诊病例数,分别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使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比较不同模型预测9月21-30日确诊病例的表现。结果应用ARIMA模型预测美国、印度和巴西疫情的MAPE分别为13.18%、9.18%和17.30%,RMSE分别为6542.32、8069.50和3954.59;应用RNN模型预测美国、印度和巴西疫情的MAPE分别为15.27%、7.23%和26.02%,RMSE分别为6877.71、6457.07和5950.88。结论ARIMA和RNN模型的COVID-19预测效果存在地区差异,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在美国和巴西较优,而RNN模型的预测效果在印度较优。  相似文献   
23.
一种心电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电信号的相关性,对ECG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差值运算,将得到的差值序列进行DCT变换,从而实现心电数据的压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我国沈阳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学及其基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1年11月沈阳某高校暴发疫情中的学生病例肛拭子和环境涂抹标本共计57份, 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常规腹泻病毒基因检测, 并对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传统RT-PCR方法扩增、序列测定、拼接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26份标本为札如病毒核酸阳性, 成功扩增15份标本的衣壳蛋白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15个阳性标本札如病毒分子分型均为GI.6基因型, 各标本序列间同源性为99.99%, 与2005日本的LC380411毒株亲缘较近为98.84%。结论引起本次暴发的病原札如病毒在东北地区较少检出, 其基因型为GI.6亚型引起暴发全球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25.
据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研究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科学家们公布的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主要描述了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差异的图谱,这对于人们认识疾病和人类进化研究将产生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汉坦病毒(Hantavirus)是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属,是有包膜、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病毒基因包括3个独立的片段:L、M、S,分别编码病毒的多聚酶L蛋白,囊膜糖蛋白(G1、G2),核衣壳N蛋白。与该科的其它属病毒不同,汉坦病毒不经节肢动物传播。宿主动物以啮齿类为主,可使其终生携带病毒,呈无症状的持续性感染。感染主要包括吸入排泄物(如粪、尿、唾液等)形成的气溶胶、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和伤口接触感染等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多年研究认为汉坦病毒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有报道发现南美洲的AND病毒的sout分支能存在人-人之间的感染。  相似文献   
27.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并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从基因层面揭示了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新特点,对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靶点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被认知的有九种机制[1]:β-内酰胺酶的产生、外排泵的激活、opr 孔蛋白的缺失、青霉素结合蛋白结构的改变、抗菌药物修饰酶的产生、位点突变、核糖体的突变或修饰、代谢旁路机制以及脂多糖的突变等。虽然许多研究报道已经从基因乃至晶体结构方面研究了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特点,但多数医院甚至许多大型医疗机构进行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甚好,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依然严峻。因此,单从分子层面研究细菌的耐药性显然不够。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难以消除,在应用分子靶点对抗耐药菌株的同时可以通过发现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其他机制去寻求更为有效稳定的治疗方式。根据新的研究报道[2],细菌对外部不利环境产生的保护性应激机制会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产生显著影响,这为临床上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据研究者所知,目前国内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保护性应激机制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革兰阴性杆菌中的保护性应激机制对菌株耐药性产生的影响是首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人脑是生物进化最高产物,人类智力以S型模式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故现代人处于智力进化的第二个缓慢发展阶段。人类的智商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是无限的。提高人类智力应当在勤用脑,抗衰老,延年益寿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9.
柬埔寨乡17有个10岁大的女孩开始发烧。过了5天,她破送往医院,在重症监护中熬过两天之后,不治身亡。 这个女孩是死于流感病毒H5N1的最新一起在案病例。这种病毒最早出现在1997年,间隔6年后在2003年重新爆发,迄今已造成人类感染的病例达606起,并导致357人死亡。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